中华农历论坛知识讨论区民俗民风 → [转帖]春节(旧历新年)风俗的历史渊源、社会功能和文化意义


  共有16025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

主题:[转帖]春节(旧历新年)风俗的历史渊源、社会功能和文化意义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春光
  1楼 个性首页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版主 帖子:917 积分:7577 威望:10 精华:1 注册:2005/3/17 11:37:00
[转帖]春节(旧历新年)风俗的历史渊源、社会功能和文化意义  发帖心情 Post By:2008/1/2 12:40:00

春节(旧历新年)风俗的历史渊源、社会功能和文化意义






     2006-01-10
民族国家的日历:传统节日与法定假日国际研讨会论文
 陈连山
  一、旧历新年和春节

  我国各种传统历法(夏历、殷历、周历)的正月初一就是新年。在古代被称为“新正”、“元旦”、“正旦”、“元日”、“上日”、“岁首”、“新年”,即一年的开端。又名:“三朝”、“三始”、“三元”。汉代的《尚书大传》说:“正月一日为岁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故曰:‘三朝’,亦曰:‘三始’。”意思是说:正月一日是一年的开端,一月的开端,一日的开端。隋代杜台卿《玉烛宝典》说:“正月一日为元日,亦云‘三元’:岁之元,时之元,月之元。”意思是说:这一天是新年的开端,新季节的开端,新月份的开端。
  春节,是我们现代人对于夏历 (农历)新年的称呼。
  在古代汉语中,“春节”二字的原始含义是指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日,它是一个迎接春季到来的重要节日。但是,辛亥革命之后,为了打破封建正朔观念,并与国际接轨,在公务活动中改用公历。同时,为了便于农业生产和民众生活,仍保留夏历。于是,公历新年第一天取代夏历(农历)新年第一天而称为“元旦”。夏历(农历)新年第一天改称“春节”。不过,立春和夏历(农历)新年在时间上比较接近,现代中国的春节风俗已经在很大程度上融合了古代的立春和新年的内容,所以,用“春节”指代新年还是具有一定合理性的。
  基于“春节”二字目前已经成为全社会公认的夏历(农历)新年的代名词,本文也在这个意义上使用它。不过,由于夏、商、周三代所用历法的正月分别相当于夏历的正月、腊月和十一月,所以,为避免混淆,本文有时也用“新年”代指“春节”。   
  新年的开始时刻
  中国传统历法对于新年时间点的设置曾经有过变化,即学术界所谓的“三正”问题――夏、商、周各自历法的正月不同。从《史记?历书》可知,汉代人普遍认为夏代历法建寅――以寅月作为每年第一个月,“寅月”相当于现在农历正月。夏代新年相当于现在农历正月初一。而商代历法建丑――以丑月作为每年第一个月,“丑月”相当于现在农历十二月。商代新年相当于现在农历十二月初一。周代建子――以子月作为每年第一个月,“子月”相当于现在农历十一月。周代新年相当于现在农历十一月初一。秦王朝建亥――以亥月作为每年第一个月,“亥月”相当于现在农历十月。秦代新年相当于现在农历十月初一。汉代初年沿袭秦制,直到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实施太初历,才恢复夏历建寅。太初历的这一规定一直延续至今。从此,正月一直在春季。
  一天十二个时辰,24个小时,究竟以哪一个时刻为新旧交替的时刻?新年到来的具体时刻在历史上也存在变化。夏代以平旦(实指黎明的寅时,3点至5点)为一天的开始时刻,商代以鸡鸣时(实指丑时,1点至3点)为一天的开始时刻,周代以夜半(实指子时,23点至1点)为一天的开始时刻。此后主要沿用周代人的日始概念,以子时为准。新年来临被称为“交子时”,所以,古人是把除夕夜的子时刚刚到来的子初(即23点)时刻作为新年的开始时刻。不过,也有人把子正(0点)时刻当作新年开始时刻。
  现代实行公历以后,我们以0点为一天的开始时刻。所以,人们通常在半夜开始放鞭炮庆祝新年的到来。
  二、春节是自然性质的非宗教节日

  春节是一个自然性质的节日,主要反映大自然的节律。我国旧历属于阴阳合历,同时兼顾太阳和月亮的“视运动”规律,所以,春节是一个反映太阳月亮运动规律的自然节日。把春节这样一个自然性节日作为第一大节,而不像其他民族那样把宗教性节日作为第一大节,反映了中华民族文化的核心价值的非宗教性质!!!
  世界每一个拥有自己历法制度的民族都有自己特定的新年,即各自历法的1月1日。世界历法主要分为三种:太阳历(阳历)、太阴历(阴历)和阴阳合历。
  1582年,罗马教皇格里高利十三世开始实施、并一直沿用至今的格里高利历(即所谓“公历”)是一种太阳历,其新年即1月1日。它的新年与太阳回归年的差别最小(每四年差一天,通过闰月解决)。但是,由于该历法不考虑月相,所以,公历新年那天的月亮形状每年不同。
  伊斯兰教的宗教性历法是一种太阴历,它的新年即回历1月1日。
  而古代世界广泛流行的历法是阴阳合历――即兼顾太阳和月亮视运动周期的历法。像古希腊历、古巴比伦历、印度历、中国夏历(农历)都是阴阳合历。
  中国的传统历法也是阴阳合历。它以月亮圆缺一次的周期为一个月,并把其中的朔日 规定为初一,这样每到望日(即十五)这一天,就一定是月圆之日。大月三十天,小月二十九天,平年十二个月,为354或355天。这样就比太阳回归年大约少了11天,所以每十一年设置七个闰月,有闰月的年份实际上就有十三个月,为383天或384天。通过平年与闰年的搭配,这样就最终与太阳回归年保持一致。至于十一年之内各年日期不同,不便于农时安排,于是,旧历中设置了完全阳历性质的二十四节气。所以,旧历是阴阳合历。
  中国旧历全面反映了日、月、天、地的运动节律,旧历新年是一个反映大自然节律的节日。春季是大地上万物复苏的季节,所以夏历把正月设置在早春时节最能体现出正月作为第一个月的意义。正月确定在春天,正月初一就叫“新年”、“春节”。初一是朔日,月亮运行在太阳和地球之间,地面上看不见月亮。因此,夏历正月初一是月亮从“无”(看不见)到“有”(能看见)的一个新周期的开端;它也大致是太阳从南回归线向我们回归的开端;而且此时正好大地回春(春节总设在立春前后),大地正处于新的四季循环的开端。所以不论从日(阳)、月(阴)两方面讲,还是从天(阳)、地(阴)两方面讲,春节都是最为名副其实的开端。
  旧历春节的设置充分展示了中国人对于大自然规律的认识,它是一个自然节日。它不属于宗教纪念性节日,例如基督教世界最大节日圣诞节、伊斯兰教最大节日宰牲节和开斋节等等。对于春节这样一个纯粹自然性质的节日如此重视,反映了我们民族对于大自然规律的无比关注。
  同时,它也反映了中华民族传统的核心价值观念――阴阳和谐。反映了我们民族对于顺应天地自然的人生境界的向往。
  1928年5月7日,南京政府内政部决定“实行废除旧历,普用国历” ,企图改变1912年以来公历、农历并存的制度。1930年4月1日,南京政府又强令把贺年、团拜、祀祖、春宴、观灯、扎采、贴春联等习俗“一律移置国历新年前后举行” 。但是,这种不顾民族文化传统和人民希望的行为最终都遭失败。
  三、春节是中国第一大节

  春节不仅是汉族第一大节,也是我们39个民族的共同节日。
  春节是汉族第一大节日,其间的活动既包括严肃的国家礼仪,大臣在春节向皇帝贺正,皇帝赐宴,大臣之间团拜。春节同时也包括大量的民间风俗。它在古代是全体国民共同的盛大节日。
  春节不仅仅是汉族的节日,也是其他三十八个少数民族的重要节日。按照高占祥主编的《中国民族节日大全》的材料逐一统计,目前,春节已经成为我国包括汉族在内的39个民族的共同节日。其中31个民族普遍过春节,他们是汉族、满族、朝鲜族、赫哲族、蒙古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土族、裕固族、锡伯族、普米族、羌族、彝族、白族、哈尼族、僳僳族、纳西族、景颇族、阿昌族、怒族、苗族、布依族、侗族、水族、仡佬族、壮族、瑶族、京族、黎族和畲族。而另外8个民族中也有部分群众过春节,他们是回族、东乡族、土家族、毛难族、佤族、仫佬族、傣族和柯尔克孜族。可见,春节是中国最为普遍的传统节日。没有任何一个其他节日可以和春节的普遍性相提并论。
  春节不仅是最普遍的节日,它常常也是许多民族最重要的节日。汉族、满族、朝鲜族、赫哲族、蒙古族、鄂伦春族、裕固族、锡伯族、羌族、僳僳族、纳西族、景颇族、普米族、怒族、仡佬族、壮族、京族、黎族都把春节作为一年中最大的节日来过。春节受到人们普遍的重视。
  从国际范围看,由于历史影响,春节也是朝鲜、韩国和日本等国家的重要节日。海外华人更是一直把春节视为民族文化的代表。他们身处异族文化之中,但是每年仍然坚持过春节,并加以展示。既强化自己的文化信念,也宣传了中华文化。
  春节,在我们中华民族的共同生活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我们中华民族分布如此广泛,却能保持强烈的民族认同感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是得益于春节民俗的存在。这一点对于我们建立现代国家制度也是有益的。
  因此,春节是我们最重要的节日。
  四、春节民俗的起源和历史演变

  综括地看,春节的各项活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辞旧岁,迎新年。与春节相关的国家礼仪和民俗活动非常丰富。从腊月初八的“腊八节”、腊月二十三的祭灶节、除夕守岁、初一拜年、初五“破五”、初七人日,一直延续到正月十五“元宵节”,其间的各种民俗活动都和春节相关,人们通常都把它们看作新年的一部分。换言之,广义的“春节”概念可以包括腊八直到元宵节。不过,为避免烦琐,本文重点在于介绍除夕和正月初一的节庆活动。   
  起源

  由于远古时代文献缺乏,春节的具体起源时间不详。学术界关于春节起源的几种假说(例如“源于腊祭或蜡祭”说、“源于巫术”说、“源于鬼节”说等),证据尚不充分 。
  考古资料显示,我国七八千年前已经出现发达的农业生产。出于生产需要,当时人应该已经有了一岁、一年的概念。“岁”字原来是一种斧类砍削工具,用来收获庄稼。当时是农业是一年一熟制,每年收获一次。收获之后,人们用这种工具杀牲祭祀,“岁”又成为该祭祀的名字。最后,“岁”字成为时间段落标志,成为年岁的岁。“年”字原来也是标志农业生产的字,《说文解字》说:“年,谷熟也。”后来,“年”的字义也发展为时间段落标志,与岁相当。《尔雅?释天》说:“夏曰岁,商曰祀、周曰年……”。有了年的概念,自然就会产生过新年的习俗。所以,新年(春节)是一个非常古老的节日。   

支持(0中立(0反对(0单帖管理 | 引用 | 回复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春光
  2楼 个性首页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版主 帖子:917 积分:7577 威望:10 精华:1 注册:2005/3/17 11:37: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8/1/2 12:41:00

  腊月初八

  腊月初八有两个时间重叠的节日:腊日节和腊八节。
  传统新年从腊日开始。先秦时,各代腊日日期不固定。汉代开始以腊月戌日为腊日。南朝梁代将腊日固定在腊月初八。
  腊日主要是祭祀祖先和神灵的节日,所以也叫“腊祭”。它来源于丰收之后的祭神活动。《礼记?月令》记载:孟冬之月,“天子乃祈来年于天宗,大割,祠于公社及门闾。腊先祖、五祀,劳农以休息也。”郑玄注解称:腊祭是用狩猎得来的禽类作祭品,祭祀先祖以及另外五种对象:门、户、中?C(天窗)、灶、行(门外之地)。先秦时代,腊祭是“一岁之大祀。” 汉代蔡邕《独断》(《太平御览》卷三十引)说:“腊者,岁终大祭,纵吏民宴饮。”民间的祭祀活动往往夹杂狂欢,所以,当时腊日是一个很盛大的节日。
  南朝时,人们在腊日驱疫行傩。南北朝梁代的宗懔(500――563)《荆楚岁时记》记载,村民们在腊日敲起细腰鼓,戴上面具,“作金刚力士以逐疫。”通过鼓声和面具表演驱逐疫病邪气。现代河南濮阳、汝州等地农村依然保存着在腊月初八晚上擂大鼓的风俗,有些地方甚至每天傍晚击鼓,直到除夕。在安徽、福建一些地方还保存有岁末表演傩舞、傩戏的风俗。
  腊八节是佛教纪念性节日。宋代腊月初八的民俗活动中引入了佛教因素。传说佛祖因为牧女煮的乳糜粥而得救,终于腊月初八成道。为纪念此事,人们于此日煮粥献佛。宋吴自牧《梦梁录》卷六记载:“此月八日,寺院谓之腊八。大刹等寺俱设五味粥,名曰腊八粥。”其原料可能是五种豆子。宋祝穆《事文类聚前集》卷十二:“皇朝东京十二月初八日,都城诸大寺作浴佛会,并送七宝五味粥,谓之腊八粥。”南宋时代腊八粥原料是胡桃、松子、乳覃、柿子、栗子等。明清时代,连皇宫也煮腊八粥,而且分赐百官。
  当代最普遍的腊八风俗就是喝腊八粥,即用各种杂粮(大、小米、豆子等)所煮的粥。由于佛教影响淡化,普通人一般把腊八粥当作一种富于营养的特殊食品来看待。   
  腊月二十三(二十四)祭灶

  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是民间送灶神回天的日子。灶神是和群众生活最接近的神。灶神的观念,先秦时代已经出现,但当时是在初夏或腊日祭祀它。
  宋代盛行于腊月二十四日送灶神上天。北宋范成大的《祭灶诗》详细叙述了当时男人们用美酒嘉肴款待灶神,希望它上天言好事,下地降吉祥。当时,女性已不参与祭灶活动。元代周密《乾淳岁时记》所记录祭灶的祭品是花饧米饵(糖饼)和糖粥。清代《燕京岁时记》记载当时北京人用各种糖祭祀灶神,并用清水和草料祭祀灶神的马。这种习俗一直延续至今,但现代一般在腊月二十三日祭祀灶神。
  人们虽然祭祀灶神,但灶神的神圣性不高,人们常常以戏噱的态度对待它。用糖做祭品,就是要粘住它的嘴,不要它说坏话。给它的座骑也不过是清水一杯,草料一把而已。   
  春联、年画

  春联、年画都起源于古代驱鬼辟邪习俗,但是现代都发展为表达喜庆吉祥意愿的民间艺术。
  在除夕之前,人们为春节所做的各项准备都已完成:清洁庭院,打扫房间,准备丰富的节日食品,为家人准备新衣等等。在北方乡村采摘柏树枝插在所有房门上,辟邪迎吉。吴越地区还有用冬青柏桠树枝在房间里搭“摇钱树”,上挂彩条、金钱、玩具等。墙壁、门楣贴上春联,年画,窗户上贴窗花。
  春联、年画都起源于上古时代的驱鬼习俗。先秦典籍《山海经》佚文(见于王充《论衡?订鬼》)说:大海中的度朔山上有棵巨型桃树。树上有神荼、郁垒二神掌管所有的鬼。对于恶鬼,他们就用芦苇绳捆住喂老虎。黄帝据此发明了驱鬼风俗:“立大桃人,门户画神荼、郁垒与虎,悬苇索以御凶魅。”汉魏六朝沿袭此俗,每至春节,家家户户都在门前立桃人,画神荼、郁垒。
  因为桃人制作复杂,三国时代开始用画了神像的桃板代替,甚至不再画像。六朝时发展为两块桃板挂在门上。《荆楚岁时记》记载:“正月一日,……造桃板著户,谓之仙木。”桃符与桃板略有不同,它是写有祈福禳灾文字的桃木板,原来是插在门前地下的。后来,桃符、桃板合二为一,仍然称为桃符,但是写了字,挂在门上。唐代开始在桃符上题写春联。敦煌卷子S0610号记录了开元十一年(732年)的一些春联。例如:“三阳始布,四序初开”、“年年多庆,月月无灾”等等 。宋代,写春联更加流行。桃符的名字逐步被春联所替代。明代,贴春联已经普及全国。春联是我国独特的语言艺术形式和书法艺术形式,并流传到韩国等地。目前的春联一般是对偶的两句诗,写在红纸上,贴于门户两边,大大增添了节日喜庆气氛。
  古代还有一种“宜春帖”。原来是立春时写的单句的吉利话,贴在门楣上。这也是春节贴春联的来源之一。有的学者认为它可能是春联横批的直接来源。现代民间在墙壁上贴“开门见喜”、“满院春光”、“福”、“春”等字。
  “画神荼、郁垒”就是后来门神画、年画的源头。《荆楚岁时记》记载:“岁旦,绘二神,披甲执钺,贴于户之左右,谓之门神。”宋代木版年画开始流行,年画的内容也扩大了,至今仍保存下来的《四美图》就是当时的年画。
  清代,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山东潍坊成为中国三大年画产地。内容除了门神之外,更多的还是表现美好愿望的“连年有余”、“福禄寿”等吉祥图案。朴素、美丽、充满情趣的民间年画艺术是我们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   
  团圆的年夜饭和除夕守岁
  常年的腊月三十,或小建年的腊月二十九是一年的最后一天,通常被称为除夕。严格地讲,只有这天夜晚才是除夕。
  新年是以家庭为单位举行的。面对新年,人们第一个愿望就是全家团圆。腊月三十日的晚饭,俗称年夜饭,或团圆饭。它非常丰盛,要求全体家庭成员都在场,即团圆。如果有远在异地无法赶回,则空一个座位给他。团圆是人们对于生活幸福的最基本要求:人人平安健康。
  团圆饭之后,人们开始守岁,也就是等待新旧年交接时刻的到来。汉代以后,中国人都把夜半子时视为一天的开始时刻。所以,守岁要一直守到夜半之后,甚至天亮。
  守岁民俗的起源很早,南北朝时代已经流行。守岁时,全家欢聚,饮花椒酒 、屠苏酒 ,吃五辛盘 。目的是驱邪、除病、保健。南朝文学家庾肩吾(487――553?)有《岁尽应制》诗就描写了守岁情景:“聊开百叶酒,试奠五辛盘。”皇帝也守岁,并和臣子们一起赋诗助兴。唐太宗李世民召侍臣赐宴守岁,并有4首守岁诗流传下来。
  为什么要守岁呢?饮花椒酒、屠苏酒、吃五辛盘都是为了驱邪、除病、保健,可见当时人对于新旧更替时刻的担忧。南北朝时代的说法,除夕会有山臊恶鬼,近代民间传说有所谓“年兽”吃人,都突出表现了人们对这重要时刻的恐惧。于是,彻夜不眠,以保持警惕。但是,从另一方面来看,守岁也包含着人们对于美好未来的强烈期待。希望即将到来的新年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新开端。
  现代民俗调查发现,老年人更倾向于守岁,他们认为守岁可以长寿。而晚辈如果守岁成功,也能为其长辈增加寿命。
  守岁时有许多娱乐活动。例如,掷骰子、藏钩。所谓藏钩,就是把戒指、顶针之类藏起来,让人猜。反复进行,以定胜负。
  百姓守岁时往往同时准备新年食品:包饺子、包汤圆、做年糕等等。   
  生旺火

  新年来到时,在院子里点燃火把,火堆,或炭火盆,在古代称为“庭燎”、“?r盆”、“烧火盆”、“烧松盆”(《帝京景物纪略》)、“旺相”,现代民间称为“生旺火”、或“点发宝柴”、“烧秦侩”(陕西在除夕、河南洛阳八十年代在元宵)。古代的庭燎是为了驱邪,或者祭神祭祖。后来的生旺火已经发展为象征全家兴旺发达,表达美好希望。
  国家礼仪中很早就有在元日“庭燎”的规定。《后汉书?礼仪志中》云:元日,“百官受赐宴飨大作乐。”刘昭注解时引用蔡质《汉仪》云:“正月旦,天子幸德阳殿,临轩,公卿大夫百官各陪朝贺。蛮、貊、胡、羌朝贡毕,皆陛觐,庭燎。”《隋书?礼仪志四》云:“梁元会之礼,未明,庭燎设,文物充庭。”
  民间庭燎习俗在南朝宗懔《荆楚岁时记》中有记载。关于庭燎的目的,一说是驱邪避灾。宋代陈元靓《岁时广记》卷四十《燎骨骨出(骨出为一个字)》云:“《岁华纪丽》:‘除夜烧骨骨出(骨出为一个字),为熙庭助阳气。《四时纂要》:‘除夜积柴于庭,燎火避灾。’” 庭燎目的的另一种说法是祭祀祖先和神灵,见明代周汝成《熙朝乐事》:“除夕人家祀先及百神,架松柴齐屋,举火焚之,谓之?r盆。烟焰烛天,烂若霞布。”清代也有用炭火盆代替的。1738年,郎世宁画了一幅《弘历雪景行乐图》 ,表现的正是乾隆皇帝与子女一起过年的情景。乾隆帝面前就放着一个火盆,一个小皇子正在向火盆中放松柏类的小枝(所以,不是为了取暖),应该也是一种庭燎。称为“烧松盆”。
  现代民间生旺火常常是点燃柴堆或炭堆,火势越旺越好。象征新年全家兴旺。也有用火盆烧松柏桃杏树枝,合家跨火而过,象征燎去旧灾晦,迎来新气象。
  从具有强烈的驱邪色彩的庭燎,发展到生旺火象征全家兴旺,春节庆典中的这一点火习俗逐步摆脱了迷信色彩。   
  爆竹

  爆竹的原始目的是驱逐鬼怪,或迎神。后来以其强烈的喜庆色彩发展为辞旧迎新的象征符号,成为最能代表新年到来时刻的民俗标志。
  关于爆竹的最早可靠记载见于南朝梁代宗懔《荆楚岁时记》:“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也,谓之端月。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避山臊恶鬼。”当时的爆竹是把竹子放在火里烧,产生爆裂声。目的是驱鬼怪。新年起床第一件事就是爆竹。
  为什么会出现爆竹?隋代杜公瞻注解上述引文时说:“俗人以为爆竹燃草起于庭燎。”就是说,民众认为春节点火习俗和爆竹都是起源于古代的庭燎礼仪。这是很有道理的。因为庭燎是烧柴,而南方多竹,如果用竹子代替柴,一定会爆响。宋代袁文《瓮牖闲评》卷三云:“岁旦燎竹于庭。所谓燎竹者,爆竹也”。袁文的说法证实了杜公瞻的记载。旺火加巨响驱鬼在当时人看来比原来的庭燎效果好得多。于是,放爆竹驱鬼怪的习俗受到人们广泛热爱。
  根据可靠史料,宋代出现了火药爆竹,即现代的爆竹、炮仗、鞭炮。宋人施宿《会稽志》卷十三说:“除夕爆竹相闻,亦或以硫磺作爆药,声尤震厉,谓之爆仗。”宋代周密《武林旧事》卷三《岁除》记载了连续的爆竹――鞭炮:“至于爆竹……内藏药线,一?k连百余不绝。”有了火药爆竹,没有竹子的地区也可以放爆竹了。爆竹于是成为全国性的风俗。
  后来,爆竹本身的喜庆色彩使得人们对于爆竹的象征意义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用喜庆的爆竹迎神。民国时代《呼兰县志》、《北镇县志》都记载民众放爆竹的目的是“迎神”。
  爆竹本身的爆炸,也是极好的“辞旧迎新”的文化象征符号。即使完全的无神论者也都喜爱放爆竹。它可以使人更加深切地体验到旧与新的差别,使生活更加富于艺术美感。王安石《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其中爆竹就是一个“除旧迎新”的象征。爆竹以其极好的象征功能代替庭燎成为我们迎接新年的第一要事。如果不放爆竹,春节就不象春节!
  不过,爆竹有危险性。民国政府曾经以不利于社会治安为由禁放。但是,即使在控制严密的京兆地区禁放也失败了。“燃放爆竹本为官厅所禁止,自民国九年始,警厅忽取放任主义,于是家家户户,每至年底,争先购置,当子正初交时,乒乓之声不绝于耳” 。
  爆竹的危险性应该通过细致的管理加以控制:从设计、生产、运输,一直到销售、燃放,全程管理。虽然复杂,但是一定会得到民众支持。1993年以来,各地常见的直接禁止烟花爆竹的做法却在重复民国时期的老做法。直接禁放看似容易,但是无人支持,其最终结果恐怕不容乐观。   
  年糕、饺子

  年糕和饺子是最具代表性的新年食品,表达了人民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年糕,又名粘粘糕,谐音“年年高”,包含着人们对未来幸福生活的希望。年糕一般用粘性谷物制作。北方有黄米年糕、江南有水磨年糕、西南少数民族则有糯米粑粑。公元六世纪的食谱《食次》记载了当时年糕――“白茧糖”的制作。此后一直延续下来。但是,现代北方吃年糕习俗比较少,南方依然兴盛。
  北方最流行的新年食品是饺子,又名水饺、角子、扁食。五世纪的时候,“形如弯月”的饺子已经成为民间普遍的春节食品。唐代的饺子形状的食物于1968年在新疆吐鲁番出土。宋朝以前把饺子称为“角子”,或“水角儿”。元代开始有“扁食”的叫法。明清以来,普遍使用“饺子”一词。
  对于饺子的文化象征意义,一般的解释是:“角子”、“饺子”谐音“交子”,即交子时的意思。就是象征春节的到来。所以,子时一过,人们立刻开始煮水饺,使之成为新年第一顿饭。更深一层的解释,饺子也包含了美食的意思。古代缺乏肉食,包了肉馅的饺子自然是上好食物,民间谚语“好吃不过饺子”表达的正是这个意思。春节时吃上饺子,当然是希望来年有更多好食物。
  饺子这种普通食物被人民创造为文化象征符号,体现了人民群众不断的文化创造力。   
  祭祖

  家庭是社会的基础,祭祖加强了家庭成员、家族成员的情感联系。中国社会里宗族力量一直强大,与之相应的作为宗族思想的直接体现的祖灵崇拜也一直兴盛。加上儒家思想“以孝治天下”的政治影响,祭祖成为十分重要的民俗活动。
  祭祖是春节习俗中最古老的内容之一。《尚书?舜典》记载:“月正元日,舜格于文祖。”孔安国解释这句话的意思是:舜帝在正月初一到祖庙里祭祀祖先。
  春节祭祖是一年里最大规模的祭祖活动。节前要把宗祠里全部祖先画像或牌位整理好。春节前,或初一,摆上祭品,集体祭祀全体祖先。《古今图书集成?历象汇编?岁功典》卷二十二引《富平县志》云:“每族溯宗祖数世者,共为图像,名曰神轴。元日,子孙会拜。”回家还要分别祭祀自家的直系祖先。祭祖的目的是感谢祖先功德(所谓“慎终追远” ),并祈求祖灵在新的一年里保佑全家幸福。当然也有团结家族力量、加强家庭关系的作用。   

支持(0中立(0反对(0单帖管理 | 引用 | 回复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春光
  3楼 个性首页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版主 帖子:917 积分:7577 威望:10 精华:1 注册:2005/3/17 11:37: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8/1/2 12:45:00

  祭神

  在辞旧迎新的时刻,重申人和神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春节各种民俗仪式中经常看到祭神的内容。腊日祭祀百神,二十四祭祀灶神。新年燃放爆竹,民间解释为迎接灶神、财神等等。天明早饭前,人们面对神像祭祀天地全神。港、台等地还有新年抢烧第一柱香的习俗,据说成功者可以得到保佑。
  生活中总有个人无法应付的困难,他们需要超自然力量的帮助。所以,人们希望在新年到来时拜祭诸神,提前获得精神支持,是有重要意义的。   
  朝正、团拜与拜年

  古代国家礼仪中的朝正、团拜和民间百姓之间的团拜、拜年是新年期间强化社会关系、亲情关系的重要活动。
  朝正,也称“贺正”、“元会”。指大臣在新年向皇帝拜贺。
  周代每逢新年,诸侯要向周天子“朝正”,即朝贺新年。《左传?文公四年》记载:“昔诸侯朝正于王,王宴乐之,于是乎赋《湛露》,则天子当阳,诸侯用命也。”根据孔颖达注释:四方诸侯会聚一堂,向周天子朝贺新年。天子安排乐舞招待他们。诸侯们赋诗言志,将天子比作太阳加以颂扬,一派其乐融融的景象。诸侯国内也举行类似活动。《论语?乡党》云:“吉月,必朝服而朝。”杨伯峻《论语译注》翻译为:“正月初一,一定穿着上朝的礼服去朝贺。”
  汉代朝正之礼依然。《后汉书?礼仪志中》记载:“每岁首正月,为大朝,(天子)受贺。……百官受赐,宴飨,大作乐。”其中各级官员依次向皇帝献新年礼物,皇帝安排娱乐活动,并赏赐臣子。在地方政府中也组织官员新年庆贺。
  清代朝正之礼提前到腊月三十日进行。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除夕》记载:“京师谓除夕为三十晚上。是日清晨,皇上升殿受贺,庶僚叩谒本管,谓之拜官年。”
  朝正之礼可以强化上下尊卑的关系。这对于加强君臣关系、加强中央与地方关系都有作用。
  在朝正活动中,恐怕不仅仅是大臣贺天子、下级贺上级,大概也包含了大臣们之间互相贺年的活动,即所谓“团拜”。 “团拜”一词最早大约出现于宋代。《朱子语类》卷九十一《杂仪》云:“团拜须打圈拜,若分行相对,则有拜不着处。”民国时代,地方政府机关也从事团拜。《大名县志》(民国二十三年)云:“自改行阳历以来,城内每逢年节,县暑知会各机关人员及士绅,届时于指定地点行团拜礼,较之诣门互拜,颇称简便。”现代政府机关和单位之中的新年团拜活动与古代团拜非常近似。团拜有利于增强和改善同事之间的联系。
  团拜也在家族之中、朋友之间进行。
  民间流行的拜年活动是一对一的拜年。在家庭内,晚辈清晨起床首先向长辈叩头(现代简化为向长辈鞠躬。),并祝愿长辈健康长寿。然后,依次到各个亲戚朋友家向长辈拜年。而长辈则给拜年者以压岁钱,祝愿他健康成长。朋友之间也互相上门拜年。如果亲戚朋友多,则拜年活动一直持续很多天。
  古代士大夫也有用名帖代替亲自上门拜年的活动,学界一般视为中国贺年片的起源。宋周密《癸辛杂识前集?送剌》云:“节序交贺之礼不能亲至者,每以束剌签名于上,使一仆遍投之,俗以为常。”现代贺年卡的使用遍及各个阶层,年轻人使用尤多。这对于扩大交际很有益处。
  社会变迁巨大,人们的社会交际范围更大,联系方式更多。为避免过分烦琐的拜年活动,近年来,人们开始通过电话拜年、电子邮件拜年。   
  正月十五元宵节

  正月十五是旧历中第一个月圆之夜,自然受到关注。它从最初的宗教祭祀活动最终发展为一个全民狂欢的最大娱乐性节日。
  关于元宵节起源的说法很多,但比较可靠的说法是元宵节起源于汉代的太一祭。太一祭是皇家在正月上辛日祭祀太一星――北极星,当时人认为太一星主宰着人类命运。后来元宵节祈求丰收、祈求子孙的风俗均渊源于此。
  晋代已有元宵张灯的做法。
  隋代元宵节发展为张灯结彩、锣鼓喧天的化装游行节日。《隋书?柳??传》记载:柳??上书皇帝云:“窃见京邑,爰及外州,每以正月望夜(即十五),充塞街陌,聚戏朋游,鸣鼓聒天,燎炬照地,人戴兽面,男为女服,倡优杂技,诡状异形。”
  唐代,元宵张灯习俗风靡于世。政府还专门开放夜禁三天,以便于人们赏灯。宋代元宵观灯更加兴盛,从十四一直延续到十八,而且燃放烟火。迄今为止。张灯已经成为元宵节最为突出的、最代表性的民俗活动。
  元宵张灯本来并不仅仅是为了游玩欣赏,而是为了祈求生育。宋代陈元靓《岁时广记》卷十二《偷灯盏》解释当时人在元宵节偷灯的原因时说:“一云,偷灯者,生男子之兆。”一直到民国时代,各地多有送灯给那些无子家庭,祝愿他们添子孙。
  元宵节赏灯活动中还有猜灯谜游戏,充满智慧和趣味。
  同时还有高跷、旱船、舞龙、舞狮、秧歌等传统艺术表演。
  元宵节的时令食品是元宵,又名汤元、汤团。宋代出现汤元,当时叫浮圆子。周必大《平国续稿》记载:“元宵煮浮圆子,前辈似未曾赋此。”明清以后,吃元宵成为全国习俗。
  现代元宵节习俗已经基本成为一种完全娱乐性的节日。
  春节的各项活动是从家庭内部,逐步扩大到亲戚之间,和整个社会的。除夕守岁,初一为父母拜年,然后出门给亲戚拜年。再次,为朋友拜年。再后,人们开始逛各种社区性的大小庙会。到了正月十五元宵节,则全城男女老少一同上街,赏灯、看狂欢游行――高跷、旱船、舞龙、舞狮、秧歌等。所以,春节是一个渗透到社会每一个方面、每一个层次的民族节日。
  正确认识春节,发扬光大其中优秀的成分,完全可以成为我们建设现代国家、发展现代文明的基础。
  五、春节习俗的社会功能和文化象征意义的总结分析

  春节是中国传统节日的最高代表。上至皇帝百官,下到黎民百姓,都非常重视这个节日。国家礼仪和民间风俗都有关于春节的规定。所有人都基本遵循着同一个节日行为模式度过这一天。因此,在古代,春节是我们全社会、全民族的共同节日,体现了全社会、全民族的共同文化精神。
  通过民俗学研究,认真探讨春节习俗的社会功能和文化意义是继承、发扬传统文化,推动民族文化深入发展的基本前提。

支持(0中立(0反对(0单帖管理 | 引用 | 回复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春光
  4楼 个性首页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版主 帖子:917 积分:7577 威望:10 精华:1 注册:2005/3/17 11:37: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8/1/2 12:45:00

  1、春节的哲学意义

  春节是夏历一年的开端。夏历作为一种阴阳合历,它的制订是兼顾太阳和太阴——月亮的运行情况。这体现了我国人民自古以来就追求阴阳调和的思想境界。阴阳和谐,才能生生不息。正月初一是个朔日,月亮即将从三十日的“晦”走出,重新显现。正月是太阳从南逐步返回、大地即将回春的时刻。总之,是阴阳双方重新结合的开端。不仅是春节,其他节日如夏至、冬至、中秋等等也都和阴阳和谐的哲学观念和价值观密切相关。而阳历是无法体现这种传统哲学观念的。使用阳历替代夏历,要付出很大的文化代价。
  2、春节燃放鞭炮象征着时间的新开端
  新年第一件事是放鞭炮,它象征着新时间的开始。
  由于在新年仪式中象征宇宙开辟是世界文化史上一个常见现象,有学者认为放鞭炮也象征着宇宙的开辟。
  南朝梁代宗懔《荆楚岁时记》记载:“正月一日,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避山臊恶鬼。”意思是说,当时的人们在初一早上起床以后,第一件事就是把竹子放在火里烧,竹子的爆裂声能够赶走怪兽恶鬼。根据宗懔的记录,爆竹的目的是驱逐“山臊恶鬼”。这种说法一直沿袭至今,不少调查都表明:现代民众依然用“驱逐年兽”来解释春节放鞭炮。“驱鬼”是民众赋予鞭炮的第一层含义。民众赋予鞭炮的第二层含义是“迎神”。调查显示:民众常常认为灶神在正月初一返回人间,放鞭炮是为了迎接灶神归来。这些包含着迷信色彩的意义显然是广大民众通常都能意识到的春节的象征意义。但是,这些意义对于现代人(尤其是现代城市人)是不能充分发挥作用的,因为他们多数是无神论者,不相信恶鬼神怪。可是,现代人即便如此仍然极端喜欢放鞭炮,并引起许多意外伤害,结果使得政府不得不在大城市禁止这一习俗。可见放鞭炮的意义决不仅仅是为了“驱鬼”、“迎神”。
  我以为,放鞭炮还隐含着混沌初开、宇宙起源的象征意义,只是这种象征意义深藏在民众的潜意识之中,不为人们所直接认识而已。鞭炮的形状、声响和结果都与混沌神话一致。三国时代徐整《三五历纪》云:“天地混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 。在这段最具经典意义的宇宙起源神话中,类似于鸡蛋这样一个封闭体的混沌被打破,天地由此开辟。而竹筒和鞭炮就像混沌一样具有封闭形状;竹筒被烧而炸裂,鞭炮被炸而粉碎,清烟上升而为空气,其他较重物体落而在地,也仿佛混沌初开、天地分离的瞬间。所以,放鞭炮习俗实际上是模仿开天辟地的过程。了解了这一层象征意义的存在,我们才能够理解为什么放鞭炮(或爆竹)总是春节第一件事!宗懔《荆楚岁时记》说“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王安石《元日》诗说得更加清楚:“爆竹声中一岁除”。现代人在除夕之夜彻夜不眠,等待着初一零点的到来,并随即点燃自己的鞭炮,其他习俗活动都放在其后。原因在于天地开辟是一切一切的起点,只有在完成了象征天地开辟的放鞭炮仪式之后,其他仪式才有可能去象征别的事物。总之,放鞭炮标志着春节开始的时刻(即除夕午夜子时到来之际)正是宇宙开辟那一刹那。也许有人会认为放鞭炮仅仅是为了热闹,可是热闹的方式有很多,比如敲锣打鼓,为什么一定要用鞭炮呢?除夕之夜敲锣打鼓一定会被人视为“胡闹腾”,令人反感,而放鞭炮为什么就被视为理所当然呢?原因是:放鞭炮不仅是为了热闹,而且是为了象征时间的开端。
  放鞭炮在很多地方已经被禁止,或者受到极大的限制,理由是出于人身安全、财产安全、环境卫生等方面。这当然是有道理的。可是,是否也应该同时从文化上认真考虑一下,禁放地区人民的节日感受如何呢?我们的文化是否受到破坏呢?安全和卫生当然重要,但是十几亿人民的文化生活和精神需要就不重要吗?为了安全和卫生就一定要禁止放鞭炮吗?
  3、初一画鸡和初七人日习俗是创造万物的象征
  据叶舒宪先生的考证,我国古代和世界其他地区一样存在着神灵在七天之内依次创造动物与人类的神话,这种神话直接影响到春节的习俗 。《北齐书?魏收传》引南朝董勋《答问礼俗》:“正月一日为鸡,二日为狗,三日为羊,四日为猪,五日为牛,六日为马,七日为人。正旦画鸡于门,七日贴人于帐。”其中说的正是南北朝时期的春节习俗:正月初一要把鸡的画像贴在门上,或者直接把鸡画在门上。这是象征鸡在第一天得到创造。到了正月初七,则把人像贴在帐子上。这是象征人类在第七天被创造。正月初七还被古人规定为“人日”。宗懔在《荆楚岁时记》中记载:“正月七日为人日,以七种菜为羹。剪彩为人,或镂金箔为人,以贴屏风,亦戴之头鬓。”这一天,人们用七种菜做成菜羹,并用彩帛或金箔做成人形,贴在屏风上,或戴在头上。这种习俗至今依然残存于湖南、湖北、江苏、浙江的一些地区。以上习俗分别象征各种动物和人类的起源,其中初一画鸡象征天地开辟第一天鸡的被创造,所以春节就是天地开辟第一天的象征。在此,一年的开端——春节象征着宇宙开端的第一天。宇宙开辟,万物生长,一切都获得了新生命!这种意义是何等的重要!春节的这层象征意义还被人们引入到生活的其他方面。例如婚礼、新店开张、建房仪式也放鞭炮,这些都是由春节放鞭炮引申而来的,都是用放鞭炮象征新事物的诞生。但是随着神话的消失,春节的这一层象征“万物初生”的意义逐渐被人遗忘了。现在民间年画中出现的鸡被民众说成是谐音“吉”,其意义和过去比实在相差太多了。接受这种意义的人也很少,画鸡在年画中已经越来越少见。由此可知,单纯的“吉利”含义根本不足以长期支持这种习俗形式。
  4、春节是人类文化生活开端的象征
  春节祭神、拜祖、拜年是对人神关系、人伦关系的重新确证,即对于人类作为一个文化存在的确证。换句话来说,这些仪式乃是我们中国文化开端的象征。在上一段中所论述的人类起源,只是说明了人的自然起源。人类当然不仅仅是一种自然存在,他还必须是一种文化的存在,有自己的社会关系和价值观。
  由于在人类任何一种文化体系之中最为核心的内容无疑是信仰,所以首先考察春节祭神、祭祖。传统中国人在春节对天地诸神、家族祖灵等超自然存在加以最隆重、最全面的祭祀。所祭神、灵之多,之全,令人惊讶。对于这一点,凡是进行过春节民俗调查的人大概都会留下深刻印象。这当然是国人多神论信仰的反映。不过为什么平时这些多神论信徒并不同时祭祀如此之多的神灵,而春节却例外呢?原因在于:春节祭神、祭祖是对国人传统信仰的全面展示与重新确证!作为孤独于世的人们由此建立起人神关系,获得神灵的庇护。这是我们宗教文化开端的象征。春节所祭的祖灵也很全,总是从家族始祖开始,囊括一切祖灵。
  春节拜年则是人伦道德的体现。大臣为皇帝朝正,下级官员向上级拜年,晚辈为所有长辈拜年;而皇帝赏赐大臣宴饮、乐舞,长辈赏赐晚辈压岁钱。表面看来,繁文缛节,不胜其烦。但是这一拜一赐之间,长幼尊卑等基本人伦关系与相关的道德规范就得到重新确认。其意义非同一般!这是伦理道德建立的象征!
  通过以上这些仪式,传统中国人的人神关系、人伦关系得到新的确证,于是自然人作为一个具有文化意义的完整的生命存在——中国人就得到确认,他们的人生就得到了意义。海外华人身处异国他乡,他们面对的主流社会文化和我国文化是截然不同的,他们中的很多人早已加入了当地国籍,在政治意义上是不折不扣的外国人。但是,他们坚持过春节,坚持继承春节民俗。原因何在呢?海外华人通过春节民俗活动,重新确证自己是一个文化上的中国人!春节的文化开端意义,春节作为中国文化的代表与象征意义在这里得到了体现。
  5、春节是人生新希望的象征
  由于春节成为一切开端的象征,所以春节的一切行为(包括日常行为)也都具有象征性、仪式性,具有决定在新的一年里命运如何的意义。春节时住的房子要装饰一新。穿的衣服也必须是全新的,据说这样新的一年里才能总有新衣服穿。吃的饭要有剩余,以求“年年有余”,为此还产生了把鱼作为重要主题的年画。表面上看,春节期间似乎浪费太大。其实,春节的“铺张浪费”行为是一种文化象征!象征着未来的生活就象现在一样丰盛!
  春节不能说倒霉的话,孩子打碎了碗,也不能责备,要说“碎碎(岁岁)平安”。消除过去的一切不幸,迎接充满希望的未来……所以,春节实际上又是我们除旧布新的机会,是我们表达美好愿望的机会。
  总之,我们的祖先根据自己独有的“阴阳和谐”观念发现了早春时节一个原本普普通通的看不见月亮的日子的价值意义——开端,于是把它确定为自己历法制度中一年的开端,这就是春节。此后,人们陆陆续续创造了神话和种种仪式行为来标志这个开端,说明这个开端。不同的社会阶层按照自己的理解,赋予春节不同的文化意义。但是,春节的全部传统意义都是围绕着“开端”而存在的:宇宙的诞生、万物的起源、文化的建立、新生活的开端……
  六、关于春节民俗的建议

  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包括经济、政治、军事、科研、文化等等方面。随着其他方面的推进,中国文化现代化问题日益突显出来。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一种常见的文化现代化策略是否定传统文化,在西方现代文化基础上创立新文化。体现在节日文化建设方面就是用公历新年取代农历新年,把农历新年变成“春节”。但是,这种脱离实际的文化变革没有得到全体国民的响应,公历新年迄今未能深入民众生活形成真正的民俗节日,基本只是一个法定假日而已;而农历新年这个事实上依然是中华民族最大的节日却遭到一定的贬斥――我们的民族文化于是遭到损害。我们的新年节日呈现出一种上下分离的不利局面――公务活动和理论上元旦是新年,可是百姓的日常生活中却以春节为新年。这种局面不利于统一的民族认同感的形成。
  新的节日文化建设必须尊重既有的节日文化传统,这样才能得到人民最大限度的支持和响应。新年节日文化的重建也必须尊重原有的新年文化传统,并创造性地加以转换,使之全面适应现代国家制度、适应现代生活方式。
  古老的春节民俗传统随着历史的脚步伴随我们民族走过了几千年。其间,它的名称、内容发生过多次演变,以适应当时的社会生活。我们相信,春节民俗经过转换,在当代社会依然可以发挥良好的社会功能。
  我们总结春节文化的主要社会功能是:一年一度,我们民族文化的各个层面在此得到全面展示,从饮食、服装,到文学艺术、价值观念,再到娱乐游戏。全国人民,不管来自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族别,但是都在这个时间段自觉自愿地共同欢度节日。春节作为最普遍的超越政治、超越阶级、甚至超越国界的民俗节日可以最大限度地促进全民族的认同感。而且,春节是一笔现成的文化财富,利用它可以更加顺利地进入大众生活,有利于建设新的全民族各阶层共同享有的节日文化。

支持(0中立(0反对(0单帖管理 | 引用 | 回复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春光
  5楼 个性首页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版主 帖子:917 积分:7577 威望:10 精华:1 注册:2005/3/17 11:37: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8/1/2 12:45:00

  基于以上认识,我认为政府应该采取下列措施对待春节问题。
  1、 维持公历和农历并存的历法制度
  辛亥革命以来的公历和农历并存的历法制度基本是成功的,它既保证了我们在公务方面与世界的同步,同时也保存了我们的传统文化。而1928年废除农历的做法显然是失败的,这个教训值得汲取。
  政府应该重申:公历和农历并存是现政府的历法制度。近年来,一些包含日历的印刷品只有公历,没有写明相应的农历,更没有农历节日,这是不对的。应该对之加以限制。
  不过,公历和农历并存,也会带来一定的副作用。比如,一年之中出现两个“新年”容易使人迷惑。那些不了解传统历法精神和春节民俗意义的人会觉得春节“没有意思”,甚至想用元旦代替春节。这方面应该推动整个学术界加强对于民俗学的研究,并加强民俗学在全社会的影响力来加以解决。
  2、 春节假期应该从腊月三十开始
  春节是最大节日,为了过好它,必须提前准备。而且除夕要全家团圆、要守岁,如果不放假,这些活动势必受到直接影响。所以,春节假期应该从腊月三十就开始,不能等到初一才开始放假。
  3、 禁放烟花爆竹的政策应该改变
  重新认识爆竹的文化功能,总结民国年间和近年来禁放的经验教训,我们认为简单禁放所付出的“文化代价”是巨大的,而且难以成功。
  加强科研,开发危险性较小、少污染乃至无污染的新品种。
  加强生产、运输和销售环节的安全管理。
  加强燃放安全教育,严厉打击燃放中的故意伤害行为。
  4、增加春节贺词和春节团拜
  为了加强全体国民的民族认同,缩小政府与民众的距离,应该在春节的时候请相关的领导人发表贺词。现在,国家领导在元旦发表新年贺词,与世界同步是应该的。可是,人民最重视的春节却没有贺词,实际上我们就失去了一个亲民的机会。现在,外国一些领导人为了加强对于华人的吸引力在春节特意发表贺词,向华人祝贺。在感谢之余,多少也令人感到遗憾。
  各个地方单位的团拜活动安排在元旦是不妥当的。应该改在春节进行。
  5、限制春节联欢晚会
  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电视春节联欢晚会为守岁的人们提供了一个专门的娱乐节目,体现了政府对于百姓春节守岁习俗的尊重,因而也得到人民的喜爱。但是,近年来,人们对它的批评越来越多。原因何在?守岁的一家人同看一个节目,实际上就要求节目能够满足所有成员的兴趣,而这是实现的。中央台针对不同观众安排了戏曲、舞蹈专场,企图最大限度地满足观众,但是,它又使得一家人争电视机,或者各自分别看,结果又损害了家人团聚和交流。另外,电视春节联欢晚会目前已经成为一个商业性极强的节目,商业广告、明星广告。为了广告效益,晚会节目越来越多,质量也就无法保证,结果年年遭到人们批评。
  从民俗学角度看,电视春节联欢晚会毕竟是一个视觉艺术节目,大众只能坐着看,不能参与,没有交流,因此,它无法成为一项独立的民俗活动,只是一个娱乐节目而已。它是不能代替守岁的。
  其播放时间从20点一直延续到24点以后,挤占了守岁的人们本应亲身参与的一些民俗――包饺子、彼此交谈话团圆等等,影响了除夕团圆在家庭亲情交流方面的功能。
  基于以上理由,建议减少电视春节联欢晚会的节目,缩短其节目时间,大致以两个小时为宜。
  6、加强民俗学研究,保护优良的春节民俗
  组织学术界加强对于全国各族人民春节民俗的全面调查和深入研究,总结春节民俗在民族认同、价值观培养和美学方面的意义
  对于春节民俗中公认的优良传统应该予以宣传、保护,加强引导;反对把春节活动恶俗化。例如,同事之间的拜年活动本来是借新年之机增进朋友情谊的,但是有人把它变成拉关系、拍马屁的机会,甚至于假借给领导的子女压岁钱而公然行贿。按照传统,压岁钱数额很小,的确是给孩子用的。现在由于子女少,父母溺爱;加上某些人变相行贿,最终使得压岁钱数额猛增。既是长辈的负担,又是对孩子的不良诱惑。应该宣传压岁钱的本来意义是表示长辈的慈爱。

支持(0中立(0反对(0单帖管理 | 引用 | 回复 回到顶部

返回版面帖子列表

[转帖]春节(旧历新年)风俗的历史渊源、社会功能和文化意义








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