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1。
西汉《太初历》进规定的“无中气之月为闰”(实际上还暗含必须在两相临冬至之间有13个月这个必要的规定)只是形式上的“无中气之月为闰”,不是真正的“无中气之月为闰”,这是因为:
1,它先定朔望月的长度,然后用19年7闰月的规则,把235个朔望月的时间长度,算成19个回归年长度,再除以19得出的回归年的长度,用这个算出的回归年长度平均24份再算节气,所以实际上是有闰周的。
即:太初历回归年长度=(朔望月长度*12*19+朔望月长度*7)/19
2,其他闰周也是象1那样事先计算在内了。
3,唐代《鳞德历》可以说是真正的“无中气之月为闰”,因为它已经废除了闰周,完全以观测的数据为制历根据,但还是不彻底,因为它只是使用了“定朔法”(朔是农历月的依据),但还没有使用“定气法”计算节气(节气是农历的回归年的依据)。
4,唐代的《大衍历》不但巩固了“定朔法”计算农历月的方法,还把真正的“无中气之月为闰”法又推进了一步,就是在历算时(推算历谱时)正式采用“定气法”,但还是不彻底,在民用历谱中用的还是“平气法”。
5,在元代的《授时历》时彻底废除了“上元积年”(这主要是为平气平朔法定立的,不适合定气定朔法的计算),把“无中气之月为闰”法又推进了一步,但还是在民用历谱中用的用的是“平气法”。
6,在明末清初的《时宪历》中彻底地完全地使用了“定气法”排节气和定“闰岁”(有13个月那年)之年,使用“定朔法”,计算太阳表和月亮表则数据完全“独立”进行。所以《时宪历》才是中国最彻底地使用“无中气之月为闰”(实际上还暗含必须在两相临冬至之间有13个月这个必要的规定)的历法。
实际上,衡量是否是真正的“无中气之月为闰”(实际上还暗含必须在两相临冬至之间有13个月这个必要的规定)即“定冬至法”和“中气置闰法”的标准是是看历算中对节气(太阳表)和朔(月亮表)的计算之间是否有非天体力学的简单的人为的关连(即闰周)。
问题2:实际上,真正的“无中气之月为闰”的原则来定闰月,就是要求用定气定朔法,就是必须要求没有“闰周”(这是为计算历法而人为规定的非天体力学的太阳表和月亮表计算的关联。),当然形式的“无中气之月为闰”还是有“闰周”的。
至于,您说的太初历的闰周是19年7闰,北凉元始历采用600年221闰、刘宋大明历采用391年144闰等等这些历法的太阳表和月亮表的计算都有非天体力学计算关联,即事先把人为规定的闰周先计算在内,在进行推算历谱,
它们都是“形式上”的“无中气之月为闰”的原则来定的闰月(实际上是用人为规定的闰周),不是真正的“无中气之月为闰”的原则(它要求用定气定朔来定闰月的。)
问题3:书上说唐代鳞德历采用“无中气之月为闰”的原则,又采用定朔法,废除了闰周,是不是唐之后的历法都没有闰周了?(但事实上都是约等于19年7闰)
答:是的,但是它们还是使用平气啊,只要它们还有“平气法”,所它们还是暗含着(不是历算家所希望的)“闰周”(隐藏闰周)
事实上的约等于19年7闰的是天文历算的统计结果,也是近似值,这是事实,但不是准确值,因为回归年和朔望月的长度都是变化的,历法要准确就必须彻底用定气和定朔才行,和地球轨道和月亮轨道计算一致。
问题4:现行农历的年、月、日都由太阳、地球、月球的实际轨道而定,年月日长度及闰月都随天象变化,并不固定,是说每年每月每日长度都不一样吗?我们的时钟是24小时,是不是说在表上23:30的时候,事实上可能已经第二天了?不知道我们钟表的计时和历法上的年月日长度的矛盾是怎么协调的?
答:现行农历的年、月都由太阳、地球、月球的实际轨道而定,但日长度却必须和国家天文台规定的“平太阳日”一致,即现行农历(紫金历法)用的真回归年,真朔望月,平太阳日(国家授时台规定的北京时间)为计算标准,但在民间还有用“真太阳日”的地方时(这是古农历使用过的),也就是说农历还是承认“真太阳日”的使用的。事实上某地的太阳下中天的时刻(即真夜半)和某地的经纬度有关,如果用的是真太阳时的话,就会出现表上23:30的时候,事实上按真太阳时可能已经第二天了。
钟表上的计时和历法上的年月日长度是用时区法来协调的,另外,由于地球自转长期变慢等因素国家授时(原子时)为了和世界时(自然时)不差得太远,就使用“闰秒”加在格林尼治时间0时前的公历年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