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农历论坛知识讨论区历法知识 → [分享]四分历相关知识(转摘自《古代天文历法讲座》)


  共有20390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

主题:[分享]四分历相关知识(转摘自《古代天文历法讲座》)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浪-淘-沙
  1楼 个性首页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版主 帖子:2068 积分:4263 威望:5 精华:4 注册:2008/11/13 21:03:00
[分享]四分历相关知识(转摘自《古代天文历法讲座》)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10/13 16:54:00

《古代天文历法讲座》著者:张闻玉

由于四分历是一部很有规律的中国古代历法,现摘录原书第五章及第六章部分内容,供朋友们参考。

 

第五讲 四分历的编制
  在有规律地调配年、月、日的历法产生以前,都还是观象授时的阶段。观象,主要是观测星象,是以二十八宿为基准,记述时令的昏旦中星。这是采用二十八宿体系的授时系统。
  由于二十八宿之间跨度广狭相当悬殊,势必影响所确定的时令的准确度。随着农业的精耕细作,对时令的准确性要求越来越高。观星定时令也就发展为以二十四气定时令。这是采用二十四气体系的授时系统。
  二十八宿体系是依据具体的星象以朔望月为基础加置闰月的办法调整年月日的阴阳历系统,二十四气体系是依据太阳周年视运动划分周天为二十四等分,形成纯粹的太阳历系统。到二十四气的产生,记述时令的办法就由观测具体的星象进入了一个可运算的抽象化的时代。二十四气的诞生,是观象授时走向更普遍、更概括,经过抽象化而上升为理论的阶段。到了这时,观象授时才算完成了自己的任务为二十四气所取代了。从此,在我国古代天文学史上,就同时并存有两套不同的授时系统。
  伴随着二十四气而来的,就是古代四分历的出现。


支持(0中立(0反对(0单帖管理 | 引用 | 回复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浪-淘-沙
  2楼 个性首页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版主 帖子:2068 积分:4263 威望:5 精华:4 注册:2008/11/13 21:03: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10/13 16:55:00

一、产生四分历的条件

  所谓“四分历”,是以365  1/4日为回归年长度调整年、月、日周期的历法。冬至起于牵牛初度,则1/4日记在斗宿末,为斗分,是回归年长度的小数,正好把一日四分,所以古称“四分历”。

  四分历是我国第一部有规律地调配年、月、日的科学历法,它要求有实测的回归年长度365 1/4日,要求有比较准确的朔望月周期。由于是阴阳合历的性质,就必须掌握十九年七闰的规律。只有满足了这些条件,以365 1/4日为回归年长度的四分历的年、月、日推演才有可能进行,四分历才有可能产生。

  关于回归年长度的测量。圭表测景之法在商周时代就已经有了。《尧典》 所载“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的文字,应看做商末或更早的实测。回归年长度定为366 日,是不可能产生历法的。古代典籍中,关于冬至日的最早记载,在《左传》 中有两次。一次在僖公五年(公元前655 年): “春王正月辛亥朔,日南至。”一次在昭公二十年(公元前522 年): “春王二月己丑,日南至。”只要不能证实这是古人的凭空编造,就应该承认,在鲁僖公时代,是有过日南至(冬至)的观测的。冬至日期的确定,古代是利用土圭对每天中午表影长度变化的观测得来的。只要长期使用圭表测影来定冬至(或夏至)日期,就可以得到较为准确的回归年长度—— 365 1/4日。据《 后汉书· 律历志》载:“日发其端,周而为岁,然其景不复。四周,千四百六十一日而景复初,是则日行之终。以周除日,得三百六十五四分日之一,为岁之日数。”四分历的回归年长度就是这样观测出来的。从《后汉书》 的记载看出,利用圭表测影,不难得到四分历所要求的回归年长度:365 1/4日。

  关于朔望月周期。月相在天,容易观测。从一个满月到下一个满月,就得到一个朔望月的长度。如果经常观测,就会知道一个朔望月的长度比29 天半稍长。按照朔望月来安排历日,必然是小月和大月相间,而到一定时间之后,还得安插一个连大月。只有掌握了比较准确的朔望月周期,连大月的设置才会显现出它的规律。从文献上考查,《春秋》 所记月朔干支告诉我们,春秋中期以前,连大月的安插并无明显的规律性。在鲁襄公二十一年(公元前552 年)的九、十两个连大月以后,除襄公二十四年八、九两个月连大外,其余所有连大月的安插都显示了15个月~17 个月有一个连大月的间隔规律。这表明,春秋中期以后,四分历所要求的朔望月长度已为司历者所掌握。

  又,据统计,《 春秋》 37 次日食记载中,宣公以前有巧次,记明是朔日的只有6 次。鲁成公(公元前590 年~公元前573 年)以后有22 次,记明朔日的竟达21 次。由此可见,春秋中期以后,朔日的推算已相当准确。这说明,不仅掌握了比较准确的朔望月长度,日月合朔的时刻也定得比较准确。

  关于十九年七闰的规律。《 春秋》 所记近三百年(前772 年~前479 年)史料中,有700 多个月名,394 个干支日名,37 个日食记录。后人据此研究,排定春秋时代的全部历谱。晋杜预有《 经传长历》 ,清王韬有《春秋历学三种》 ,邹伯奇有《 春秋经传日月考》 ,张冕有《 春秋至朔通考》 ,日人新城新藏有《 春秋长历》 ,张汝舟先生编有《 春秋经朔谱》 ,都是研究春秋史的很好工具。从这些历谱可以看出,鲁文公(前626 年~前609 年)、宣公(前608 年~前591 年)以前,冬至大都出现在十二月,置闰无明显规律,大、小月安排是随意的。这以后,置闰已大致符合四分历的要求——十九年七闰,大月小月的安排也比较有规律。在没有掌握较准确的回归年长度以前,只能依据观测天象来安插闰月,随时发现季节与月令发生差异就可随时置闰,无规律可言。如果观测出回归年长度为365 1/4日,根据长期的经验积累,人们自会摸索出一些安置闰月的规律。《 说文》 释:“闰,余分之月,五岁再闰也。”所谓“三年一闰,五年再闰”,是比较古老的置闰法。十九年七闰是四分历法所要求的调整回归年与朔望月长度的必要条件。从前人的研究成果可看出,春秋中期已掌握了十九年七闰的规律。据王韬、新城氏等人的工作统计,自公元前722 年到公元前476 年间的置闰情况可以列为一表。

722 ——704 闰7
703 ——685 6
684 ——666 7
665 ——647 7
646 ——628 6

627 ——609 7
608 ——590 8
589 ——571 7
570 ——552 7
551 ——533 7
532 ——514 7
513 ——495 7

494 ——476 7
  从表上可看出,从公元前589 年(鲁成公二年)以来,十九年七闰已成规律了。结论是:春秋中期以后,产生四分历的条件已经具备。




本人注:

圭表测景:古代“景”与“影”通用。
“圭”即南北向摆放在水平地面上的一把尺子(当然是带刻度的)。
“表”即竖直插在平地上的一根杆子。可以取石柱,也可以用普通的竹竿等材料。
由于圭比较窄,且又是南北向摆放,所以只有正午的影子才会落在圭面上。这也保证了测量的精确性。

请注意区分“圭表”与“晷”。
“圭表”主要用来测量正午时的太阳影子长(用来测定24气位置)。

“日晷”是用来测量一天中不同时刻的。
晷的平面平行于赤道面,所以不同纬度的晷,摆放的角度都是不同的。但正好可以保证春秋分日的太阳光与晷平面平行。
(如果朋友们看过晷的照片,就会发现晷并不是水平摆在地面上的)。
晷盘面的正中有一根测日影用的针,针垂直晷盘面,且是二面都有出露的。针与地球的自转轴正好平行。

支持(0中立(0反对(0单帖管理 | 引用 | 回复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浪-淘-沙
  3楼 个性首页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版主 帖子:2068 积分:4263 威望:5 精华:4 注册:2008/11/13 21:03: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10/13 16:55:00

二、《 次度》 及其意义
  在《 汉书· 律历志》 中,保存了一份珍贵的史料——《次度》 。这是一份古代天象实测记录,包含着丰富的内容,涉及古代天文历法研究中一系列基本问题。现介绍如次。原文:

星纪。初斗十二度,大雪。中牵牛初,冬至。(于夏为十一月,商为十二月,周为正月。)终于婺女七度。

玄枵。初婺女八度,小雪。中危初,大寒。(于夏为十二月,商为正月,周为二月。)终于危十五度。

娵訾。初危十六度,立春。中营室十四度,惊蛰。(今曰雨水。于夏为正月,商为二月,周为三月。)终于奎四度。

降娄。初奎五度,雨水(今曰惊蛰)。中娄四度,春分。(于夏为二月,商为三月,周为四月。)终于胃六度。

大梁。初胃七度,谷雨(今曰清明)。中昴八度,清明。(今曰谷雨。于夏为三月,商为四月,周为五月。)终于毕十一度。

实沈。初毕十二度,立夏。中井初,小满。(于夏为四月,商为五月,周为六月。)终于井十五度。

鹑首。初井十六度,芒种。中井三十一度,夏至。(于夏为五月,商为六月,周为七月。)终于柳八度。

鹑火。初柳九度,小暑。中张三度,大暑。(于夏为六月,商为七月,周为八月。)终于张十七度。

尾。初张十八度,立秋。中翼十五度,处暑。(于夏为七月,商为八月,周为九月。)终于轸十一度。

寿星。初轸十二度,白露。中角十度,秋分。(于夏为八月,商为九月,周为十月。)终于氐四度。

大火。初氐五度,寒露。中房五度,霜降。(于夏为九月,商为十月,周为十一月。)终于尾九度。

析木。初尾十度,立冬。中箕七度,小雪。(于夏为十月,商为十一月,周为十二月。)终于斗十一度。

  首先,《 次度》 依据二十八宿距度,把日期的变更与星象的变化紧密联系起来,形成了二十八宿与二十四节气、十二月的对应关系。一岁二十四节气与二十八宿一周天正好相应。二十八宿的距度明确,《 次度》 便以精确的宿度来标志节气,比起《月令》 以昏旦中星定节气,无疑更加准确而科学。

  其次,春秋中期以后,十九年七闰已经形成规律,平常年十二个朔望月,逢闰年有十三个朔望月,《次度》 以平常年份排列,把十二月与二十四节气相配,实际上构成了阴阳合历的格局。同时,也把置闰与节气联系起来,为“无中气置闰法”创造了条件。若按《 次度》 的二十四节气继续排列下去,闰月就自有恰当的位置。

  第三,《 次度》 逐月将当时流行的三正月序附记于后,说明《次度》 是三正论盛行时期的产物,它不仅适用于建寅为正之历,也适用于建丑为正、建子为正之历,是当时创制历法的天象依据,不受各国建正、岁首异制的影响。又,惊蛰后注明“今曰雨水”,雨水后注明“今曰惊蛰”;谷雨后注明“今曰清明”,清明后注明“今曰谷雨”,说明《次度》 是古代遗留的典籍,节气顺次与汉代的不同,一一注明,可见非汉代人的编造。

  第四,《次度》 中“星纪,玄枵… … ”等十二名,本是岁星纪年十二次用以纪年的专用名称,而《次度》 却用来纪月。这一变革有很重要的意义。岁星纪年是春秋中期昙花一现的纪年法,它以木星十二岁绕天一周为周期。实际木星周期11 . 86 年,过八十余年必有明显的岁星超次。所以,岁星纪年法不可能长期使用。《 次度》 用以纪月,说明《 次度》 产生于岁星纪年法破产之后,它伴随着一种新型的纪年法出现,标志着纪年方法的根本变革。

  最后,《 次度》 标明冬至点在牵牛初度,这就等于把它产生的年代告诉了我们。今人研究,冬至起于牛初,与公元前450 年左右的天象相符。冬至点在牛初,一岁之末必在斗宿26度之后。斗宿计26 1/4度,正是“斗分”。所以《 次度》 所记,正是四分历的天象。

  总之,《 次度》 中二十八宿、二十四节气和十二月的完美结合,概括了观象授时的全部成果,形成了阴阳合历的体制,显示了天文观测的高度水准,提供了创制四分历法的天象依据。可以说,《次度》 的产生就预示着历法时代的开始。

支持(0中立(0反对(0单帖管理 | 引用 | 回复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浪-淘-沙
  4楼 个性首页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版主 帖子:2068 积分:4263 威望:5 精华:4 注册:2008/11/13 21:03: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10/13 17:07:00

三、四分历产生的年代

  有了《 次度》 所记天象和时令作为依据,有了观象实测得来的回归年、朔望月长度和十九年七闰的置闰规律,就可以进而制定历法。从《春秋》 所记史料研究得知,四分历法的创制当在春秋后期至战国初期的某个时候。

  四分历究竟是什么时候创制、使用的呢?这个问题始终是古代天文历法史上的一大疑难,争论颇多。根据张汝舟先生的考证,四分历创制于战国初期,于周考王十四年(公元前427 年)行用。他有什么主要依据呢?

  1 .《 次度》 所载,“星纪”所记冬至点在牵牛初度,这正是创制四分历的实际天象。星纪者,星之序也。星纪起于牛初,最后当然是斗宿,分数1/4必在斗宿度数之内,这就是星历家所称之“斗分”。没有斗分便没有四分历,而斗分的概念也专属于四分历,它是编制四分历的基本数据。

  汉初的实际天象是冬至点在建星(见《 汉书· 律历志》 )。建星在南斗尾附近。《 后汉书· 律历志》记冬至点在斗21 1/4度。所岁差密律,每71年8个月,冬至点西移1度。
  5 x 71 2/3 =358.3 年
古人凭肉眼观察,差1 度就差70 多年。可以推知《 次度》 保留的是战国初期的实际天象。前已说过,以科学的数据推知,《 次度》 所显示的是公元前450 年左右的实际天象。

  2 .《 次度》 所载春天三个月的节气,顺次是立春、惊蛰、雨水、春分、谷雨、清明,与汉朝以后迄今未变的节气顺次不同。足证《 次度》 所记之四分历到汉初已行用了相当长一段时间,才有足够的经验加以改进。

  3. 有了“斗分”,定岁实为365 1/4日,以它作基础调配年月日,就能得出一个朔望月(朔策)为29 499/940日。《 历术甲子篇》 通篇的大余、小余,就反映了四分历的岁实与朔策的调配关系。那通篇的大余、小余使我们明白,《历术甲子篇》 就是司马迁为我们保存下来的中国最早的完整的历法。《 历术甲子篇》 中“焉逢摄提格”之类的称谓就是干支的别名,全篇取甲寅年为太初元年,以甲子月甲子日夜半冬至合朔为历元,其历元近距是周考王十四年(甲寅)乙酉日夜半冬至合朔。据此推演下来,千百年之干支纪年,朔日与余分,一一吻合。这不是偶合,是法则,是规律,足证四分历以公元前427 年为历元近距之考证不误。

  4 .再以《史记》 、《 汉书》 所记汉初实际天象说,汉初“旧食在晦”频频出现。四分历的岁实是365 1/4日,与实际天象每年实浮,3.06分,由此可以推知四分历的行用至汉代已近三百年左右,才会有“后天一日”的记录。“日食在晦”的反常现象正是四分历的固有误差(三百年而盈一日)造成的。确证公元前427 年为四分历行用之年是可信的。通过后面的演算,对汝舟先生的结论更会确信不疑。

  5 .《 汉书· 律历志· 世经》 说:“元帝初元二年十一月癸亥朔旦冬至,殷历以为甲子,以为纪首。”据此,可以进行如下推算。

  汉元帝初元二年为公元前47 年(甲戌),殷历以该年十一月的癸亥朔旦冬至为甲子日朔旦冬至(癸亥先于甲子一日,这是刘歆《 三统历》 造成的),并以为纪首。按四分历章部编制,一纪20 蔀共1520 年,上一纪首当为1520 + 47 =1567 年(甲寅),正与《 历术甲子篇》 首年干支相合,说明公元前1567 年(甲寅)既为纪首年,又为甲子薛首年,这就是所谓历元,即殷历甲寅元。但是,殷历甲寅元并非产生于公元前1567 年。《次度》 和汉初日食在晦的天象已经告诉我们,它产生于汉初之前300 年左右。这就要求创制殷历的这一年作为制历的首年,应该既是甲寅年(作为历元的标志),又是蔀首年(便于起算),可以用推求一部76 年与60 位干支最小公倍数的方法,推算此年:
4 x 19 x 15 = 1140 (年)    4 | 76 60
1567 - 1140 = 427 (年)         19 15

由此可知,殷历甲寅元创制之年是公元前427 年,此年为甲寅年,位于殷历第十六蔀首年,在太初改历(公元前104 年)之前323 年,完全满足上述条件和天象、史实记载的要求,因此可以断定,公元前427 年为殷历甲寅元创制行用之年。

  由于纪首公元前1567 年年前十一月朔旦冬至从甲子日起算,到公元前427 年朔旦冬至并不逢甲子:1140 × 365 1/4 ÷ 60 = 6939 … … 余45(己酉),而是在甲子之后的45 位干支己酉(即第十六蔀蔀余),说明己酉为第十六蔀首日,按照“甲寅岁甲子月甲子日夜半甲子时合朔冬至”的要求,公元前427 年显然不配称为历元,故称之为“历元近距”。由此我们可以推知,殷历制造者正是以公元前427 年(甲寅)首日己酉为基点,逆推历元公元前1567 年(甲寅)首日甲子,进而编排《二十蔀首表》 的,而《 历术甲子篇》 就是殷历甲寅元的推算法规。

  生活于公元前4 世纪的孟子曾充满自信地说:“天之高也,星辰之远也,苟求其故,千岁之日至,可坐而致也。”( 《孟子· 离娄下》 )这正是当时人们长期运用四分历法,推算时令节气的真实写照。反之,如果当时还处于观象授时阶段,没有行用历法,那么“千岁之日至”何以“坐而致”呢?

  考证出殷历甲寅元(即《 历术甲子篇》 )创制于公元前427 年,就可以用来推算上古历点,并在推算中验证殷历甲寅元的正确性。

支持(0中立(0反对(0单帖管理 | 引用 | 回复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浪-淘-沙
  5楼 个性首页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版主 帖子:2068 积分:4263 威望:5 精华:4 注册:2008/11/13 21:03: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10/13 21:41:00

四、四分历的数据

  四分历的基本数据是定岁实为365 1/4日,推知朔策为29 499/940日。

  因为太阳与月亮运行周期都不是日的整倍数,要调配年、月、日以相谐和,就必须有更大的数据,才能反映这种谐和的周期,这就形成了大于年的计算单位:章、蔀、纪、元。
一章:19 年235 月
一蔀:4 章76 年940 月27759 日
一纪:20 蔀1520 年
一元:3 纪4560 年
  岁实是从冬至到下一个冬至的时日,比较好理解。由于月亮圆缺周期是29 日多,12 个月6 大6 小(大月30 日,小月29 日)才354 日,还与岁实差 11 1/4 日,三年置一闰月还有余。所以远古时候我们祖先就懂得“三年一闰,五年再闰”。四分历明确“十九年七闰”,成为规律,所以19 年为一章,共235 月。19 年中设置7 个闰月就能调配一年四季与月亮运行周期大体相合。

  要使月亮运行周期(朔望月)与岁实完全调配无余分,19 年还做不到,必须76 年才有可能,所以又规定一蔀4 章76 年计940 个月,得365 1/4 x 76 = 27759 日。若以月数(940 )除日数,便得朔策29 499/940 日。

  历法必须与干支纪日联系在一起。一蔀之日27759 日,干支以60为周期:27759 ÷ 60 = 462 … … 余39 (日)这就是蔀余。即一蔀之日不是60 干支的整倍数,尚余39 日(即39 位干支),也就是说,若一蔀首日为甲子日,最后一天即为壬寅日。为了构成日数与干支的完整周期,必须以二十蔀为一个单元:27759 × 20 ÷60 = 9253 (无余数)
这就是一纪二十蔀的来由,即一纪起自甲子日,终于癸亥日,是9253 个完整的干支周期。据此,可制成二十藻表:


  汝舟先生在表中立了“蔀余”,很重要:“蔀余”指的是每蔀后列之数字。《历术甲子篇》 只代表四分历一元之第一蔀(甲子蔀)七十六年。所余前大余为39 (即太初第七十七年前大余三十九)进入第二薛即为癸卯蔀蔀余。以后每蔀递加39 ,就得该蔀之蔀余。如果递加结果超过了一甲数60 ,则减去一甲数。

  一纪二十蔀,共十六蔀己酉,蔀首年是公元前
  《 历术甲子篇》 之所以是四分历之“法”,就在于它将甲子蔀(四分历的第一蔀)七十六年的朔闰一一确定下来,使之规律化;由此一蔀可以推知二十蔀,推知整个一元4560 年的朔闰规律。我们读懂了《 历术甲子篇》 的大余、小余,四分历就算通透明白,就可以应用于对证历点考察史料。

  《 历术甲子篇》 所载之“太初”,乃四分历历元之太初,非汉武帝之年号太初。“太初”前之一“汉”字,是后人妄加。历代星历家对此早有怀疑,但一直未能找到症结所在,致使这部极为重要的历法著述被视为一张普通的历表,淹没了千百年。

  《 历术甲子篇》 列出每年前大余、前小余、后大余、后小余。“大余者,日也;小余者,日之分数也。”这个解释是对的。

前大余是记年前十一月朔在哪一天;
前小余是记当日合朔时的分数(每日以940 分计);
后大余是记年前冬至在哪一天;
后小余是记冬至日冬至时的分数(每日四分之,化1/4为8/32)。

如:
太初二年
前大余 五十四
前小余 三百四十八
后大余 五
后小余 八
  前大余指合朔干支,查《 一甲数次表》 ,五十四为戊午;前小余即合朔时刻,在348/940分。即,太初二年子月戊午348 分合朔。
  后大余指冬至干支,查表,五是己巳;后小余即冬至时刻,在8/32分即1/4日(卯时)。即,太初二年子月己巳日卯时冬至。

 

注:张闻玉先生在“二十蔀表”里用负号直接表示公元前年份,这个是不合适的。因为公元无0年,公元前427年,不能表示成-427,应当表示成-426。其它类推。这一点请朋友们看贴时注意区分。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殷历二十蔀表 .jpg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二十蔀表 .jpg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0-13 22:49:31编辑过]

支持(0中立(0反对(0单帖管理 | 引用 | 回复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浪-淘-沙
  6楼 个性首页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版主 帖子:2068 积分:4263 威望:5 精华:4 注册:2008/11/13 21:03: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10/13 21:43:00

上一贴的第三幅图.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一甲数次表 .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支持(0中立(0反对(0单帖管理 | 引用 | 回复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浪-淘-沙
  7楼 个性首页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版主 帖子:2068 积分:4263 威望:5 精华:4 注册:2008/11/13 21:03: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10/20 17:50:00

五、《 历术甲子篇》 的编制

  明白了四分历章蔀编制的内在联系,就可以探讨《 历术甲子篇》 的编制原理。

  要理解《 历术甲子篇》 ,必须首先澄清两个问题:

  1 .《 历术甲子篇》 是一部历法书,不是一份起自汉太初元年(公元前104 年)的编年表。在《 史记· 历书· 历术甲子篇》 中,在焉逢摄提格太初元年之后,逐一列举了天汉元年、太始元年等年号、年数,直至汉成帝建始四年(公元前29 年),因此有人将《历术甲子篇》 认定为汉太初改历后行用的太初历或编年表,这是不正确的。细读《 史记》 ,不难发现其中的谬误。

  清张文虎《 史记札记》 说:“历术甲子篇:《 志疑》 云此乃当时历家之书,后人谬附增入‘太初’等年号、年数,其所说仍古四分之法,非邓平、落下闳更定之《太初历》 也。”

  日人泷川资言《 史记会注考证》 也说:“太初元年至建始元年年号年数,后人妄增。”

  可见前人对此早有觉察。

  现在可进一步确证,太史公司马迁生于汉景帝中元五年(公元前145 年),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 年)参与改历,是年42 岁,之后开始撰写《史记》 。天汉三年(公元前98 年)因李陵事受宫刑,到太始四年(公元前93 年,写《报任安书》 时)《史记》 一书已成,是年53 岁。史家认为自此以后,司马迁事迹已不可考,约卒于武帝末年。倘若司马迁活到汉成帝建始四年(公元前29 年),当享年117 岁,这是不可能的事。由此可知,混入《 历术甲子篇》中的年号、年数,断非出自司马迁的手笔,纯系后人妄加。现在应该删去这些年号、年数,恢复《 历术甲子篇》 作为历法宝书的本来面目。

  2.





历术甲子篇》 虽行用日久,但系皇家宝典,外人难以知道其中的奥秘,所以后世曲解误断者自不可免,如其中“大余者,日也;小余者,月也”一句,便不可解,正因为如此,这样一部历法宝书才被埋没了两千年之久。现经张汝舟教授多年研究考订,终于拭去了历史的尘垢,使它焕发出夺目的光彩。以下随文一一说明。


《 历术甲子篇》 浅释:
[原文] 元年,岁名焉逢摄提格,月名毕聚,日得甲子,夜半朔旦冬至。
正北  十二
无大余  无小余
无大余  无小余

[浅释]
  所谓“甲子篇”,即20 蔀中的第1 蔀甲子蔀,蔀首日甲子,干支序号为。。1 蔀76 年,以下顺次排列朔闰谱。这里虽只列1 蔀朔闰法,其他19 蔀与之同法同理,所不同者唯蔀余(即蔀首日干支序号)而已。

  “元年,岁名焉逢摄提格。”“元年”即四分历甲子蔀第一年;“岁名焉逢摄提格”即该年名为“甲寅”。此处言“岁名”而不说“岁在”,可知此“岁”字不是岁星之“岁”,而只是指此年,与岁星纪年划清了界线。

  “月名毕聚。”《尔雅· 释天》 “月在甲曰毕”, “正月为陬”。作为历法,是以冬至为起算点,冬至正在夏正十一月(子月),即此历以甲子月(子月)起算。聚与陬、娵相通,从《次度》 可知,娵訾为寅月,此处“正月为陬”即以寅月为正月。

  “日得甲子,夜半朔旦冬至。”“日得甲子”即甲子蔀首日为甲子;“夜半朔旦冬至”即这天的夜半子时0点合朔冬至。“旦”字后人妄加,应删。将子、丑等十二辰配二十四小时,子时分初、正,包括23 到1 点两个小时,那是中古以后的事。

  上文告诉我们,这部历法的第一蔀开始于甲寅岁、甲子月、甲子日夜半子时0点合朔冬至,显然这是一个非常理想的时刻,即所谓“历始冬至,月先建子,时平夜半”(《 后汉书· 律历志》 )。

  “正北。”古人以十二地支配四方,子属正北,卯属正东,午属正南,酉属正西。此年前十一月子时0点合朔冬至,故曰“正北”。

  “十二。”记这一年为十二个月,无闰月,平年;有闰月的年份为“闰十三”。

  “无大余,无小余;无大余,无小余。”“前大余”为年前十一月(子月)朔日干支号,“前小余”为合朔余分(朔余), “后大余”为年前十一月冬至干支号,“后小余”为冬至余分(气余)。此处前、后、大、小余均无,即说明在甲子日夜半子时0点合朔冬至,正与前文相应。

[原文] 端蒙单阏二年 十二
大余五十四  小余三百四十八
大余五    小余八

[浅释]:此年乙卯年。端蒙,乙;单阏,卯。

  由前文可知,前大余、前小余与年前十一月合朔有关,属于太阴历系统;后大余、后小余与年前十一月冬至有关,属于太阳历系统,这两者的结合,就是阴阳合历,这就是中国历法的特点。

  前“大余五十四”:如前所述,太阴历一年十二个月,六大六小,30x 6 + 29x6 = 354 (日), 354 ÷60 = 5 … … 余54 (日)。查干支表,54 为戊午,即知此年前十一月戊午朔。

  前“小余三百四十八”:按四分历章蔀,一个朔望月为29 499/940日(朔策),一年十二个月,29X12 + 499/940 ×12 = 348 + 6 348/940 = 354 348/940(日),此处只记分子348 ,不记分母940 。换句话说,大月30 日 - 29 499/940日= 441/940(日)多用了441 分;小月29 日,尚余499 分,一大一小,499 - 441 = 58 (分)。一年六大月六小月,58X6 = 348 (分),这就是该年前十一月朔余。

348 分意味着什么?化成今天的小时:
348 / 940x24 = 8.885 (小时)
60x0.885 = 53.1 (分)
60x0.l = 6 (秒)







  就是说,该年前十一月戊午日八时五十三分六秒合朔。

  后“大余五”:一个回归年365 1/4日,以60 干支除之。365 1/4÷60 = 6… … 余5
1/4(日),后大余只记冬至日干支号五。查干支表五为己巳,即该年前十一月己巳冬至。为十一月十二日(朔为戊午)。


  后“小余八”:后大余已记整数五,尚余1/4,为运算方便,将分子分母同时扩大四倍,即化1/4为8/32,此处只记分子八,不记分母,即为后小余。8/32 x 24 = 6 (时),即说明该年前十一月己巳(十二日)六时冬至。
  为什么要化1/4为8/32 ?为了便于推算一年二十四节气。因为当时用平气,冬至已定,其他节气均可推出:

365 1/4 ÷ 24 = 15…………余5 1/4 (日)
5  1/4 = 5 8/32 = 168/32(日)
168 ÷24 (节气)= 7 (分)

  即每个节气均有15日 7/32 分之差,从冬至起算,逐一叠加,可以算出每个节气的干支和气余。可见四分历创制者是何等聪明智慧、精研巧思!

  明白了《 历术甲子篇》 元年、二年的编制,就可逐月排出朔、气干支如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历术甲子篇朔气干支 .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支持(0中立(0反对(0单帖管理 | 引用 | 回复 回到顶部

返回版面帖子列表

[分享]四分历相关知识(转摘自《古代天文历法讲座》)








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