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农历论坛知识讨论区历法知识 → 中气相距时间作为格里历修订方案的大小月序的依据


  共有16783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

主题:中气相距时间作为格里历修订方案的大小月序的依据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周书先zh
  1楼 个性首页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贵宾 帖子:161 积分:2498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05/3/19 18:50:00
[求助]请求大师帮我解释一下称骨歌,谢谢!  发帖心情 Post By:2005/7/6 22:18:00

[原创]
(1)笔者的<永久历>从格里历1月和12月各挪1天到2月补齐成30天,
(2)本表以格里历元旦为元旦,节气基本在每月5日,中气基本在每月20日。
(3)由于格里历平年2月仅28天,冬至附近的1月和12月各有31天,故3
月以后的节气从每月5日逐渐退至8日,中气从每月20日逐渐退至23日。
(4)关于永久历4个表里的格里历节气日期跟历书日期部分不符,有几个原
因,一是将格里历的12月和1月各挪1天到2月;二是闰年从2月改到6月;
三是冬至附近中气本来不足30天而补足了,此点跟独大月历是相同的;四是
夏至本有31天半,夏至附近几个中气平年按31天安排,闰年夏至为32天;
五是为了使各季度的平衡和节气长度得到兼顾,永久历4月1日的节气提前到
3月31日,10月1日的节气延后到10月2日;六是为了规律,采用近似
节气日.总之按节气的长度使大小月次序得到协调。
(5)本方案借鉴了曾一平教授的《连大月历》而制订的永久历从格里历1月
和12月各挪1天到2月补齐成30天.曾教授现在好象把《连大月历》冷落和放弃
了,只偏爱《独大月历》.
(6)独大月历为了推行5日周期(候),把夏至前后5个节气共多出的5-6天
全安排到1个月里,好比珠穆朗玛峰,实为削足适履,先是安排在5月,后来改
在6月,反而不便安排夏至多1天,只好将32天改到其他中气去,几个节气
连续16天,就与天文观测数据相差甚大。
表1 十二中气相距时间
冬至2005年12月22日丑[29天12小时]; 大寒1月20日未[29天14小时]
雨水2月19日寅[29天22小时];      春分3月21日丑[30天12小时]
谷雨4月20日未[30天22小时]; 小满5月21日午[31天8小时]
夏至6越1日戌[31天12小时]; 大暑7月23日辰[31天6小时]
处暑8月23日未[30天22小时]; 秋分9月23日午[30天10小时]
霜降10月23日亥[29天22小时]; 小雪11月22日戌~冬至12月22日辰[29天12小时]
   
夏至附近五个中气相距31天左右,冬至附近7个中气相距30天左右,为大小月排序提供了科学依据。
表2 永久历与格里历对照表
甲方案:以格里历元旦为永久历元旦(平年)
首行为永久历月份,首列为永久历日期,其余为格里历日期
日期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1  1月1 31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月1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2    4    4  4  4  4     4  4  4  4  4
4   4  3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4    6  6  6  6  6   6  6  6     6  7
节气,小寒,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 立冬,大雪
6   6    5   7    7  7  7   7  7  7  7  7    8
7   7  6   8    8  8  8  8    8  8  8  8  8
8   8  7   9    9  9  9  9     9  9  9  9  9
9   9  8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9  10  11  11    11  11  11  11 11  11  11   
11  11  10  11  12   12   12  12  12  12  12    12  12
12  12  11  13  13  13  13  13  13  13  13   13  13
13  13  12  14  14  14  14  14  14  14 14  14  14
14  14  13  15    15  15  15  15  15  15 15  15  15
15  15  14  16  16  16  16  16  16  16  16  16  16
16  16  15  17  17  17  17  17  17  17  17  17  17
17  17  16  18  18  18  18  18  18  18  18  18  18
18  18  17  19  19  19  19  19  19  19  19  19  19
19  19  18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19  21  21  21  21  21  21  21  21  21  21
中气,大寒,雨水,春分,谷雨,小满, 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 冬至
21  21  20  22  22  22  22  22  22  22  22  22  22
22  22  21  23  23  23  23  23  23  23  23  23  23
23  23  22  24  24  24  24  24  24  24  24  24  24
24  24  23  25  25  25  25  25  25  25  25  25  25
25  25  24  26  26  26  26  26  26  26  26  26  26
26  26  25  27  27  27  27  27  27  27  27  27  27
27  27  26  28  28  28  28  28  28  28  28  28  28
28  28  27  29  29  29  29  29  29  29  29  29  29
29  29  28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月1  31  5月1 31 7月1   31  31 10月1 31 12月1 31
31  /  /  4月1  /  6月1 (#)8月1 .9月1  / 11月1  /    /
注:(#)闰年6月有31日.

支持(0中立(0反对(0单帖管理 | 引用 | 回复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周书先zh
  2楼 个性首页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贵宾 帖子:161 积分:2498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05/3/19 18:50: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5/7/8 22:57:00

冯其庸教授:让传统文化给我们自信
发布日期:2005-7-6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要把我们的历史特点、文化特点、思想特点呈现给世界


  ■传统文化的修养让人不肤浅、不浮躁,也更优雅

  人物简介:冯其庸,著名红学家,名迟,字其庸,号宽堂。江苏无锡县前洲镇人,1924年生。1954年任教中国人民大学语言文学系,1975年至1986年主持脂本《红楼梦》的校注并创建红楼梦研究所,任所长。1986年任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并兼任中国人民大学语言文学系教授。除红学研究外,对中国文化史、古代文学史、戏剧史、艺术史都颇有研究。已出版的学术著作有30余种,计2900万字。

  炎热的夏日,北京通州区,张家湾。不知是因为主人的淡雅、怡然,还是汉瓦、石刻、线装书流溢出的古韵,走入这座被冯其庸先生称作“瓜饭楼”的青翠小院,清凉与安适的氛围,仿佛有意带着访客洗去都市尘嚣,感受中国文脉一个安安静静的小小瞬间。

  没有传统文化,一个民族就没有根

  记者:最近,中国人民大学将组建国内高校中的第一个国学院,首期国学班今年9月就要正式开班了。请问,您对此有什么看法?

  冯其庸:我非常赞同。这是非常有远见的事。国学是我们文化传统、思想传统、民族智慧的精华,是我们这个民族顶天立地的柱子,也是我们无形的强大的精神长城,没有她,我们站不起来。她也是我们自强不息、勇往直前的原动力。没有了她,一个民族就没有根底,就没有了扎根大地永不可拔的根。

  记者: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曾经出现过短暂的一段国学研究的黄金期,像1922年北大文科研究所创办国学门,1925年清华大学创办国学研究院。跟那个时候比,今天的国学教育对中国有什么不同寻常的意义?

  冯其庸:二三十年代,是民族危亡、积贫积弱。现在我们处在一个走向强大的开端。我们已经走了相当长的一段路程了,中华民族越来越强大。现实问题是,我们要走向强大,不能不改革开放,就排除不了外面一些消极的东西也会进来。重振国学,就是一个好的办法。我们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当然更应该振兴中国的民族文化,把我们的历史特点、文化特点、思想特点呈现给世界。振兴“国学”,现在我们有了强大的后盾,这是时代的需要,也是与二三十年代振兴国学不同的地方。

  让年轻人精神上得到滋养

  记者:现在不少青少年对好莱坞大片趋之若鹜,却不知道屈原、司马迁为何许人;能考出托福高分,却背不出几首经典的古代诗词。他们追求网络等时尚生活方式的兴趣浓厚,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普遍不高。怎样才能让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感兴趣?

  冯其庸:这不能怪孩子,也不能怪改革开放。我小时候生活在农村,西洋的东西接触的少,传统的东西接触的多。现在年轻人接触的面很广,有些东西挡是挡不住的,因为年轻人觉得新鲜嘛!建议教育部门、宣传部门、文化娱乐业多宣传传统的东西,让传统文化的精华与我们的生活结合起来。让年轻人在精神上得到滋养,让他们有自信心、自豪感。

  记者:现在古代诗文作品在教科书中的比例也有所增加。年龄大的人出于怀旧,有的也喜欢读读古代经典。可是,最具活力的中青年人则没有多少人读,因为他们面临生存的压力,读书问的是有用无用,讲究“投入/产出”,您怎么看国学在现实中的困境?

  冯其庸:这是客观存在的一种现实,但不是全部的现实。只要加强这方面的宣传教育,我相信这种困境会逐步改变。我接触的一些中青年,其中有不少是喜欢传统文化的,他们在默默地学习,很用功但不张扬,还有一批学中国传统画的中青年画家很有成就。所以我感到并不是传统的东西没有出路了。当然我们也不排斥外来的东西。关键是要懂得好与坏,然后再学习、引进。要排除外来文化中不好的东西。

  记者:现在不少专业人士对传统文化知之甚少,认为他们不在这个“圈子”内,没必要懂这么多。您认为,传统文化在今天的社会里,是否应该成为现代人必备的一种文化修养?

  冯其庸:那当然!作为中国人,应该有一种基本的文化因素在里边。不管你是在哪个领域工作或者生活,传统文化都会给你更多的联想和启示。这种修养让人不肤浅、不浮躁,也会更优雅。

  传统文化给我们更多思想的空间

  记者:我们的传统文化中也有一些局限性和负面的东西,有些不合时宜的内容是否给人一种错觉,认为传统文化与现代经济生活日益格格不入?

  冯其庸:首先对待传统文化要区别精华和糟粕,更要正确地理解,不能误解。要历史地辩证地看问题,灵活运用,而不是生搬硬搬。有些东西确实属于糟粕,应当摈弃。我们应多考虑怎样吸收传统文化中的精华。这就首先应该理解她,真正懂得她,才能很好地利用她。有些东西不能只看一时、一地。曾经有人认为汉字影响了中国的现代化,要改汉字为拉丁字母。现在怎么样?在电脑上输入汉字,比字母更快!

  记者:今天,人们追求成功、渴望成才的愿望似乎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强烈。而传统的东西教给人们更多的是诉诸于内的“道理”、“规矩”,好像与今天张扬个性、提倡创新的现实矛盾了。学习了太多传统文化,会容易放不开手脚吗?

  冯其庸:青年人追求事业的成功和创新,这都是向上的动力,是好事。但成功和创新,都要有坚实的基础,都要靠艰苦的努力,而不是空想,更不是赌博。不能希望一朝发运。今天,国家渐渐强大起来,文化也应该强盛。我们的文化越来越被世界认可,这是非常好的转型时期。要鼓足信心,发扬我们的传统文化。传统文化中确有许多精华,能给我们更多思想的空间,能启发我们的智慧。

  记者:有人说,西方的商业文化几乎全面覆盖了我们的话语,影响了我们的价值取向。您认为应该以怎样的心态看待新一轮的“国学”热潮?在追求成功、卓越的道路上,传统文化会给我们增加哪些营养?

  冯其庸:中国有五千年的文化,西方覆盖得了吗?那(指西方文化覆盖了我们的话语的说法)是个肤浅的想法。历史就是这样,每个阶段会有每个阶段的一些特点,看问题不能光看表面,有的浮在面上,有的沉在底下。浮在面上的不一定就是真实,不一定能长久。

  新一轮“国学”热,就要让大家多吸收传统文化中有益的、正面的东西。“学然后知不足”,只有认真地学习后,才能懂得传统文化深刻的内涵,才能懂得她的好处。

  “腹有诗书气自华”。传统文化的熏陶,会提升人的精神境界,给我们一种自信、自立、自强的力量。

支持(0中立(0反对(0单帖管理 | 引用 | 回复 回到顶部

返回版面帖子列表

中气相距时间作为格里历修订方案的大小月序的依据








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