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农历论坛知识讨论区历法知识 → F-3《上海科技报》副刊整版登载历法改革研究


  共有14977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

主题:F-3《上海科技报》副刊整版登载历法改革研究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历改委西电
  1楼 个性首页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贵宾 帖子:311 积分:8243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05/4/30 8:41:00
新居入伙日期  发帖心情 Post By:2005/6/27 8:44:00

1997年2月5日《上海科技报》副刊整版登载历法改革研究
●以月亮圆缺为主要依据的旧历跟现代社会几乎不沾边
●过旧历年给教育、经济生活和农业生产干扰甚多
●春节固定在立春日既科学又合理
●北宋科学家沈括、太平天国政权、孙中山以及当代学者竺可桢、
梁思成、俞平伯等人都主张这项改革

老教授提出新见解:
春节应该换一天过
改在立春日更合理

哪一天是春节?
````这似乎是个不该提出的问题,谁都会毫不迟疑地回答说:“当然是阴历正月初一,”确实,我们年年旧历正月初一过春节,早已习以常,可偏偏有人觉得这个习俗很不合理,应该把春节换一种过法——改在阳历过。这可是让十好几亿中国人和海外华人改变一个习以为常的风俗习惯!令人难以置信的是,提出这个惊世骇俗建议的不是什么血气方刚的小后生,却是几位已经退休的老教授!
金有巽,84岁,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图书馆原馆长。
章潜五,67岁,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退休教授,雷达专家。
应振华,73岁,陕西师范大学教授,陕西省天文学会副理事长兼普及委员会主任。
````这三位老学者是目前鼓吹改革历法、“换个日子过春节论”最力者。可是章潜五教授却说:“不敢掠人之美。”他指出,早在北宋时代,沈括就认为阴阳历(即今天人们误称“阴历”、“农历”的旧历)很不合理,提出一种很科学的“十二气历”。当代有识之士对阴阳历的评击从来没有中断过,据不完全统计,有建筑学家梁思成、北京天文馆首任馆长陈遵妫、南京大学天文系主任戴文赛、太平天国史权威罗尔纲、曾任中共陕西省委书记处书记、西安市委第一书记的方志专家陈元方,等等。著名文学家俞平伯在五四前夕甚至主张“严禁阴历”!
````金有巽、章潜五他们特别推荐上海科技报1986年春节前发表的一篇文章,作者是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金祖孟,标题为:“农历宜改称旧历  春节应定在立春”。这篇文章见报至今已整整11年了,金祖孟教授亦于1991年去世。但他的建议留下了深远的影响。金、章、应等老教授近年来不断向有关部门上书呼吁,主题也正是“农历”科学更名,春节宜定在立春。
“阴历”不是“农历”
````是不是老先生们退休后没有事可干,才想到改革历法、修正春节呢?其实不然。
````地理学家应振华从70年代起就开始撰文,指出夏历(即阴阳历)尽管越来越精确地符合月相变化,却离现代社会生活和工农业生产越来越远。可是“由于风俗习惯的原因,我国在法律上早已废止夏历。但广大农村中仍使用它,阳历仅处于陪衬的地位……这给一些封建迷信钻了空子。”不明真相的人们担心“废除夏历后将给农民带来很大的不便,还认为夏历是祖国的科学创造,不应废弃,这是保守思想在作怪”,应教授多年来撰写了许多科普文章,力主改革不合理的历法和风俗。
````金有巽大概是对现代春节习俗以及历法弊病坚持批判最久的一位。1945年,在当时教育部任职的金先生就撰文预言,未来的春节可能被定在一个阳历日子,很可能就是立春日。1948年,他又写了题为“农民是依阳历耕作”的文章,指出把旧历称为“农历”的荒谬性,主张“阴历”最好不用。他在文中辛辣地说:“城里人的知识水准虽然比乡下人们的高得多,但也是有多数人搅不清这里面的道理,也毫不用心的随着乡下人保守。比如每年清明扫墓,本来记住四月五日举行即可,而许多人偏要借一本《皇宪通书》来查找相当于四月五日的阴历日子,好像离了阴历便不能孝敬祖先,委实可笑。”
````然而,40年代后期的国民党政府正忙于打内战,根本没有心思理这些无助于挽回败局的“琐事”,至今时隔半个世纪,这个行星上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所谓的“阴历”仍然缠着人世间不放,一度销声匿迹的《皇宪通书》居然重新登堂入室,“指导”某些即将跨入21世纪人们的日常行为,所以年逾八旬的金有巽老人仍然孜孜不倦地呼喊“革除陋习”。
积重难返
````在我们这个厚积五千年文明的泱泱大国,要革除某种陈旧的习俗陋规比什么都难——关于这一点,孙中山、鲁迅等大思想家曾经痛心疾首过。金有巽他们目前主要在高级知识分子、领导干部范围内呼吁,他们的观点是科学的,理由是充分的,所以几乎没听到针锋相对的否定意见,却无数次从“谈何容易”的叹息声中感到寒意。
````老教授们不怕批评或辩论,就怕不置可否的冷漠,他们的建议书寄到一些部门后,多半石沉大海,也有客气一点原件退还的。某地民政局的退件批语是:此事不属于民政局管理范畴。章潜五曾经专门走访北京某委,找不到一个愿听他汇报的人,他直接去找政策研究处,正在办公室的一位干部听他一说来意,掉头就跑,事后听说此人就是处长。
````某些有关部门“大脚把球开出”,指引教授们去找负责天文历算的机构,而后者则表示爱莫能助:“我们只负责编算工作,没有权力改历。”有位年轻人心直口快:“现在谁有时间管这种事!”
````南京的一位工程院士写来一封坦率的信,他表示自己并不反对教授们的建议,也赞成研究这个问题,但不同意现在就正式提出建议。这是唯一旗帜鲜明持异议的反馈信,金有巽他们很感激这位愿意说真话的院士。
四海有知音
````虽然阻力重重,但是老教授们的精力并没有白费。1995年,金有巽等四人联名向全国人大八届三次会议建议“春节宜定在立春”。中国科学院办公室收到批转的建议书后,复信说:“若将过年与春节分开,过年不放假,春节另定一个公历日期以便安排工作和各项计划,这种做法是完全可以的,但要能被广大群众所接受才行。同时也要考虑到港、澳、台和海外侨胞的传统习惯,他们也把中国传统节日作为自己的节日。”
````1996年夏,老教授们向国内科研、高校、党政领导发出227份意见征询书,收回了77份,其中72份表示赞同。右眼失明、左眼视力仅0.01的老将军刘克东曾任解放军军事电讯工程学院副院长,他凭着极微弱的视力签名支持,并热情回信表示鼓励:“时代总是沿着继承和发展不断前进,也总是在一批一批有识之士艰苦探索中取得新的进展。”
````无独有偶,从大洋彼岸也传来一位爱国老军人的共鸣声。侨居美国的杨元忠先生年近九旬,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驻美国海军武官(上校),1949年前曾任国民党海军战区司令(少将)。他在十多年前见台湾官员公开言论中屡犯历法错误,不少还是很有名气的人物,便投书纠正,免得贻笑大方,却毫无结果。如今获悉祖国大陆学者正在推动他所关心的改革,不胜感慨,从自己并不宽裕的退休金中挤出美元寄来,补助邮资开销。
````老教授们的目标是,通过深入广泛的科普宣传,争取1998年在传媒上将“农历”的错误提法纠正过来,2000年左右通过全国人大立法形式改过公历春节。看到这张倒计时表,您会感到老先生们远比许多年轻人激进,他们面对现实,也承认这是最乐观的预想。他们记得80年代多位专家联名向中央建议实行夏时制,旨在节约能源,此项举措在别的国家确实获得显著成效,可是在我国试行几年,却未能产生想象中的经济效益,反而造成许多不便,惹得怨声四起,结果又改了回来。解放后实行文字改革,推行了几十年简化字,已有三四代人受到教育,然而近年来国内又出现繁体字回潮。又如,国家已经立法废止市制度量衡单位,然而法定的公制单位在许多场合还是受到冷遇,凡此种种,都反映出旧习惯势力影响之沉重。
````政府能否下得了决心作出这项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的改革?
````将春节固定在立春日以后,老百姓会不会旧历年照过,出现“连过三次年”的结果?
````老教授们收到的初步反馈是:研究方向正确,但对此改革的艰巨性须有充分思想准备,光靠行政命令不行,要宣传先行,使大多数民众理解和赞成,至少不反对。早在30年代初,国民党政府曾经明令废止旧历年,只过公历新年,但未得到社会民众的支持,虎头蛇尾,几年后不了了之。
````民俗学家、兰州大学教授柯扬提出的意见在知识界有一定代表性:“民间习俗固然有其稳定、保守的一面,但同样随着历史的推移和社会的进步而有所改变。目前除夕之夜全家看中央台电视、大中城市禁放鞭炮等,皆可说是‘新俗’代替‘旧俗’的事例。”柯扬教授本人认为:科学改历,利国利民,移风易俗,正其时也!

(载于《历改信息》第4期,1997-05-28。辑入《历法改革研究文集》,1998-12)

支持(0中立(0反对(0单帖管理 | 引用 | 回复 回到顶部

返回版面帖子列表

F-3《上海科技报》副刊整版登载历法改革研究








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