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摘——“天体力学与人卫动力学发展报告”
(本文摘自《天文学科发展报告》)
http://allastro.lamost.org/forum/viewthread.php?tid=3560
天体力学与人卫动力学
天体力学是天文学的一个二级学科,具有悠久的历史。近年来,天体测量新技术和太阳系行星际探测的飞速发展,太阳系Kuiper带小天体和太阳系外行星系统的大量发现,恒星历表和天文参考系统的精确化,深空探测、空间卫星计划等的发展,给天体力学研究带来了大量崭新而富有挑战性的研究课题,也使得天体力学基础研究的前沿从经典的三体问题、摄动理论等逐渐转向太阳系大行星结构、太阳系Kuiper带小天体、太阳系外行星系统乃至不同层次恒星系统动力学。人造卫星动力学方面的研究,也因日益与我国国民经济与国防大型工程如探月工程等等密切联系而获得了长足进展。以下国家天体力学不同研究领域分别叙述近年来国际和国内研究的进展,以及今后的发展趋势。
一、小行星和彗星探测研究
小行星的观测已经经历了200多年的历史,观测手段从地面目视观测、照相观测、CCD和大望远镜的观测向空间观测发展。地面观测可获得轨道参数和一些物理特性,但仅局限于较大的小行星(公里级以上的),对小行星物质的分类和形状的解析度是有限的,而对化学成分、引力场和磁场等参数的测定更是空白。国际上已经开展了多次小行星的空间探测,从Galileo计划的顺带探测、NEAR(Near-Earth Asteroids Rendezvous)对 (433) Eros 的全面科学考察,接着的Deep Space 1、Stardust、Hayabuse和Dawn空间任务,到现在也有10多年的历史,已测量了小行星的磁场和引力场,开始对不同光谱型的小行星进行取样,并考虑从近地小行星上提取水资源来提供空间探测器和人造卫星的供给。近年来,对近地小行星的发现和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美国航天航空总署(NASA)原先制定的2008年前发现90%直径大于1公里的小行星的计划已经延伸为发现大于300米的小行星。
彗星的观测历史悠长,其空间探测始于上世纪80年代,已发射十多艘飞船分别对Giacobini-Zinner,Halley,Borrelly,Tempel 1,Wild 2等彗星进行了近距离探测并试图采样返回地球。引起全球公众关注的深度撞击飞船(撞向彗星Tempel 1)是第一次利用太阳系天体的一个大“实验”,其重要任务是获取撞击引起彗星轨道改变的数据。欧空局ESA的Resetta飞船正在飞向彗星Churyumov-Gerasimenk的途中,它将在2014年抵达目的地,从而分析彗星表面的化学成分、矿物和放射物。
多年来,我国的小行星和彗星观测研究成绩突出,发现了很多这类小天体,并且进行了初轨计算和轨道改进,在哈雷彗星回归、彗木相撞事件、海尔-波谱彗星等研究中做出了重要贡献[1-5];与德国科学家合作进行了LISA航天器轨道优化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了求得任一发射时刻轨道的有效方法[6];自2006年10月近地天体探测望远镜投入试观测以来,已发现几十颗小行星(包括一颗Apollo型小行星2007 JW2和一颗越火小行星)和一颗彗星,并开展了近地天体危险评估研究工作;随着月球空间探测工程的实施,太阳系小
天体(小行星和彗星)的空间探测已在规划之中;已完成我国太阳系空间探 测的目标规划、项目指南的撰写,开展了我国火星、小行星和彗星深空探测的科学目标评估工作和其它相关课题研究,如:863-703课题“小天体的危险评估和利用”,国防科技工业民用专项科研技术研究项目“我国深空探测任务和技术途径研究”[7]和我国未来30年深空探测科学目标研究,提出了发射自导航空间探测器探测近地天体的建议[8]。
近地天体探测望远镜 新发现的Apollo型小行星(2007 JW2)轨道
参考文献:
[1] Chen D., Zhang K., An analytical model of the comet's collision with Jupiter, EM&, 73, 23 (1996)
[2] Ma Y. H., Wang Y. P., Xu P. X., Wang S. C., The depth of penetration by the fragments of Comet SL9 into Jupiter's atmosphere, ChA&A, 21, 249 (1997)
[3] Ma Y. H, Xu P. X., Explosion of Comet Shoemaker-Levy 9 Impacting on Jupiter, Chinese Physics Letter, 15, 772 (1998)
[4] Chen D. H, Liu L. Z., Gilmore Alan, The splitting of Comet Halley, AdSpR, 21, 1607 (1998)
[5] Chen D. H., Zheng X. T., On the shape of cometary halos, ChA&A, 27, 176(2003)
[6] Li G. Y., Yi, Z. H., Xia Y., et al, Mothod of the optimization of the LISA orbits, Int.Mod. Phys. D, 2007
[7]《走近深空----国外深空探测调研文集》,2006
[8] 马月华,倪维斗,李广宇,赵海斌:自导航小行星空间探测,深空探测研究,2005年第1期, 31-35
(马月华编写)
二、太阳系以及太阳系外行星系统的形成与动力学
1.国际发展现状和趋势
目前国际上对行星系统动力学的研究课题中,有两个热点前沿课题,即Kuiper带小天体动力学以及太阳系外行星系统的形成与动力学.
1992年Jewitt和Luu观测到第一颗位于海王星轨道外(除冥王星外)小天体1992QB1。此后,在太阳系30~50天文单位处发现了一批小天体,到目前已经超过1200颗。从其典型的几何反照率来看,他们的大小在几十到几百公里,目前最大一颗是Xena,直径为2400公里,与冥王星(直径2300公里)相当。该盘是太阳系早期星云盘的残存物,由于其远离太阳,轨道周期比较长,速度弥散较大,因此不容易经过碰撞形成行星。研究Kuiper带天体动力学主要有以下意义:(1)Kuiper带小天体目前的分布和轨道特征与太阳系大行星的长期摄动直接相关,因此研究Kuiper带小天体对揭示太阳系大行星的演化历史特别是迁移历史非常重要;(2)Kuiper带小天体是早期太阳系演化的遗留物,对他们的研究有利于揭示太阳系起源和早期动力演化;(3)Kuiper带小天体被认为是短周期彗星的来源,(4)Kuiper带小天体的分布还与太阳系边界等问题相关;(5)结合最近发现的太阳系外的行星系统,对它的研究可以揭示行星系统普遍的结构和动力学过程。鉴于Kuiper带小天体的重要性,国际上有相当多的天体力学工作者在该领域研究,十几年来在国际重要刊物Nature、Science上几乎每年都有数篇有关Kuiper带的文章。
对太阳系外行星系统的观测和研究是近年来国际天文界的热点前沿领域。 寻找地球以外适合人类生存的环境一直是人类的梦想。 1995年,Mayor和Queloz在太阳型恒星51 Peg附近发现了第一颗木星质量量级的行星。这个重大的发现揭开了人类搜索太阳系外行星的序幕。通过多普勒视向速度、掩星等方法,迄今已发现超过200个太阳系外行星系统,250多颗行星。 对这些行星系统的动力学演化和形成机制进行研究,有助于揭开一般系统中行星起源演化的规律,有助于搜索和发现适合于生命演化的地外行星,同时也有助于更深入地了解太阳系的演化过程。因此,对太阳系外行星的探测,已经成为国际天文科学观测和研究的热点领域。最近几年的国际大型空间计划,如2006年底升空的CoRoT探测器,预计于2011年升空的、旨在描绘银河系最大和最精确星图的Gaia探测器,2010年发射用于探测类地行星和生命的空间干涉仪SIM,及NASA的类地行星探测计划TPF等,都把探索太阳系外行星系统作为其全部的或者极重要的部分科学目标。这些空间计划的实施,直接推动人们对行星系统形成和演化的研究,同时对恒星形成、生命起源等相关领域的研究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 D. Jewitt: Kuiper Belt Objects, Annu. Rev. Earth. Planet. Sci. 1999, 27, 287-312
[2] R. Malhotra, M. Duncan, H.F. Levison: Dynamics of the Kuiper Belt, Protostars and Planets IV, 2000,1231-1254
[3] K. Tsiganis, R. Gomes, A. Morbidelli, H.F. Levison:Origin of the orbital architecture of the giant planets of the Solar System,Nature, 2005, 435, 459-461
[4] J.M. Hahn,R. Malhotra:Neptune's Migration into a Stirred-Up Kuiper Belt: A Detailed Comparison of Simulations to Observations,Astron. J., 2005, 130, 2392-2414
[5] J.J. Lissauer, Planet formation, Annu. Rev. Astron. Astrophy., 1993, 31, 129
[6] M. Mayor, D. Queloz, A Jupiter-Mass Companion to a Solar-Type Star, Nature, 1995, 378, 355
[7] S.N. Raymond, A.M. Mandell, S. Sigurdsson, Exotic Earths, “Forming Habitable Worlds with Giant Planet Migration”, Science, 2006, 313, 1413
[8] W.R. Ward, R.M. Canup, “Forced Resonant Migration of Pluto's Outer Satellites by Charon”, Science, 2006, 313, 1107,
2.国内近期发展现状
在Kuiper带小天体动力学、行星系统的形成与演化方面,国内主要研究力量集中在南京大学天文系和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近年来国内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有:
探讨类冥王星分布区域中有共振保护而轨道最为稳定的区域。用数值方法系统地搜索了类冥王星的稳定区域,发现有6个区域同时存在3个共振,给出了它们中心点的位置预报 [1-2]。研究大行星长时标轨道迁移对Kuiper带天体的动力学演化的影响。在考虑了行星迁移过程中的随机效应的情况下,发现缓慢的轨道迁移过程可解释目前Kuiper带的结构,特别是Kuiper带天体在与海王星发生3:2平运动轨道共振处的聚集和2:1轨道共振处的缺失[3]。利用数值方法研究了一种可能的行星快速迁移情形下的俘获图景:土星和木星的轨道在太阳系形成早期可能经历过2:1共振,这个过程产生的强烈摄动使得海王星被激发至一个具有较大偏心率的轨道;在物质盘相互作用下,海王星轨道被磨圆并发生较小尺度的快速迁移。数值模拟表明,在快速迁移过程中,一些小天体可能被俘获而成为海王星的Trojans [3]。
系统地研究了等GJ 876、HD 82943、HD 69830等多行星系统中行星运动特性,发现行星之间的轨道通约和长期共振可以作为有效的动力学机制来维持太阳系外行星系统的长期稳定性。首先确55 Cancri系统中两颗行星处于3:1共振状态。利用Laplace-Lagrange长期摄动理论解析地给出了判断两颗行星的近星点之差是否处于相位锁定状态[5-8]。针对太阳系外行星系统55 Cancri,发现了它们可能的几种复杂运动模式;利用一个适用于高偏心率情况的展开式,解释了这几种运动模式,讨论了它们发生的条件、几率和稳定性[9]。与国外学者合作,提出了一种形成类地行星的有效机制,即类木行星形成之后的迁移引起星子碰撞并合形成类地行星。该机制可以解释目前观测到GJ876系统的7.5倍地球质量的行星的存在,并预言此类行星的广泛存在性。采用经典的核吸积模型,研究了气态巨行星在核形成后对气体和重元素的吸积,发现类似Bondi吸积的模式可以使得行星核在吸收气体的后期大量吸收星子,这样可以避免由于星子过早碰撞产生的热量延缓行星核吸收大气,该机制可以解决目前气态巨行星形成时间太长的困难。利用数值方法研究了N个相同质量的行星系统的稳定性,发现其轨道穿越的时间与初始距离成对数关系,且随机性的产生是一个缓慢扩散过程[10-13]。
参考文献
[1] Wan X.S., Dai Z.-F., Huang T.-Y. The Resonance Region of Plutinos under the Perturbation of Outer Planets Celest. Mech. & Dyn. Astron., 87, 121-127, 2003
[2] Wan X.S., Huang T. Y. An Exploration of the Kozai resonance in the Kuiper Belt MNRAS, 377, 133-141,2007
[3] Zhou, L.Y.; Sun, Y.S; Zhou, J.L.; Zheng, J.Q.; V., Mauri,Stochastic effects in the planet migration and orbital distribution of the Kuiper Belt, MNRAS, 336, 520-526,2002
[4] Li J., Zhou L.Y., Sun Y.S The Origin of the high-inclination Neptune Trojan 2005 TN53 Astronomy & Astrophysics, 464, 775-778, 2007
[5] Ji J.H., Kinoshita H. , Liu L. & Li G.Y. Could the 55 Cancri Planetary System Really Be in the 3:1 Mean Motion Resonance? ApJ, 585, L139-L142, 2003
[6] Ji J.H., Liu L. , Kinoshita H. , Zhou J., Nakai H. Li G.Y. The Librating Companions in HD 37124, HD 12661, HD 82943, 47 Uma and GJ 876: Alignment or Antialignment? ApJ, 591, L57-L60, 2003
[7] Ji J.H.., Liu, L., Kinoshita, H., Li,G.Y. Could the 47 UMa Planetary System be a Second Solar System: Predicting the Earth-like Planets ApJ, 631, 1191-1197, 2005
[8] Ji J.H., Kinoshita, H., Liu, L., Li, G.Y. The Secular Evolution and Dynamical Architecture of the Neptunian Triplet Planetary System HD 69830 ApJ, 657, 1092-1097, 2007
[9] Zhou L.Y., H. J. Lehto,Sun Y.S. & J.Q. Zheng Apsidal corotation in mean motion resonance: the 55 Cancri as an example, MNRAS, 350, 1495-1502, 2004
[10] Zhou J.L. Sun Y.S. Occurrence and stability of apsidal resonance in multiple planetary system ApJ, 598, 1290-1300, 2003
[12] Zhou J. L, S.J. Aarseth,D.N.C. Lin, M. Nagasawa, Origin and Ubiquity of Short-Period Earth-like Planets: Evidence for the Sequential-Accretion Theory of Planet Formation. ApJ 631: L85-88, 2005
[12] Zhou J. L, D.N.C. Lin, Y.S.Sun: Post-Oligarchic Evolution of Protoplanetary Embryos and the Stability of Planetary Systems. ApJ ,666,423-435, 2007.
[13] Zhou J. L, D.N.C. Lin: Planetesimal Accretion onto Growing Proto Gas Giant Planets, ApJ 666,447-465,2007.
3.国内近、中期发展趋势和发展目标(到2015年)
今后,我国在此领域的研究,一方面是继续深化理论和数值模拟方面的研究,形成系统的成果,另一方面,结合LiJET,LAMOST等仪器设备开展对太阳系外行星的探测,可以进行一些统计分析。
三、行星内部和大气物理
1.国际发展现状和趋势
对行星的科学探测与研究,不仅可以全面了解宇宙的形成和演化,同时也可以通过比较研究方法深入了解地球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国际深空探测计划方兴未艾,通过对太阳系行星进行近距离乃至实地观测,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行星科学方面的直接或间接的资料,一些新发现随之诞生。如:“伽利略飞船”首次发现了木卫一和木卫三有内在磁场(Schubert et al.,1996; Sarson et al.,1997; Zhang and Scubert, 2000),还根据观测资料推断出木卫二可能存在一个大约10公里厚的内部海洋(Zimmer et al., 2000);由“火星环球勘探者号”的测量资料推算出火星核可能是液态的(Yoder et al., 2003)。
深空探测相对容易获得的测量资料是行星的外部磁场和大气参数以及与行星引力场直接相关的探测器轨道参数等。如何利用这些已有相对丰富的参数资料去研究诸如行星内部物理状态、磁场的维持与变化、大气动力学过程以及星际磁场与太阳风相互作用等行星内部和大气物理问题是目前国际行星物理界的热点之一。另一方面,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也为其研究提供了新的有效研究手段和方法,人们可以利用并行计算技术对上述问题进行大规模数值模拟研究。西方发达国家有众多的研究组开展行星物理方面的研究工作。未来若干年,随着国际深空探测计划的不断实施,该方面研究将更全面和深入地展开。
2.国内近期发展现状
我国已经开始和计划实施月球和火星空间探测计划,但探测重点主要是在行星地质和化学方面。这主要是由于我国以前在行星物理方面的研究储备不足以及探测技术手段的局限造成的。目前从事行星内部和大气物理基础研究的人员主要集中在上海天文台、紫金山天文台、中国科技大学,南京大学等科研单位,以年轻人为主的研究群体也已逐步形成,并在理论和大规模数值模拟研究方面取得若干突破性进展:发现了旋转球形流体动力学中百年来一直没有解决的著名的Poincare方程完整分析解,建立了旋转天体内部热对流适用于所有Prandtl数的第一个渐进分析解;发现天体的流体扭转振荡现象可以由单纯的热对流产生;揭示了行星大气中大尺度对流和小尺度对流的能量变化关系;自主初步建立了高效的行星动力学发电机并行计算数值模型,并对地球和木星的磁场进行了富有成果的数值模拟研究。
3.国内近、中期发展趋势和发展目标(到2015年)
在2015年前,我国月球探测计划和火星探测计划将取得阶段性探测成果,国际上多个太阳系行星探测计划也已相继实施完成。在此形势下,中国天文学迫切需要加强行星物理方面研究工作,否则将不利于我国深空探测计划科学目标的凝练,同时也将拉大我国行星科学研究与国际水平的距离。国内近、中期发展目标是:加强行星重力场、内部结构和物理化学组成、行星大气与内部动力学、星际磁层动力学变化以及太阳系外行星搜寻和物理化学性质等方面的研究;对将来我国可能开展的空间探测计划及其相关科学目标和载荷等开展预研究、提供咨询等支持;积极开展国际合作研究、注重青年人才引进和培养。
4.国内天文学的中、长期发展趋势和发展目标(2015-2025)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继目前正在实施的月球探测计划和火星探测计划后,我国未来必将对太阳系进行更多的深空探测活动。与我国探测技术相比,目前行星科学(特别是行星物理)的研究力量储备不足,这将阻碍我国行星科学探测和研究的全面深入开展。国内中、长期发展目标是:加强国内天文界现有行星科学研究力量整合,提升我国天文学界在我国未来行星科学探测计划中的科学地位,支持和形成若干个行星物理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群体,积极参加国际深空探测合作计划和开展国际合作研究。
参考文献:
Sarson, G., C. A. Jones, Zhang, K and G. Schubert (1997),Science,276, 1106-1108.
Schubert, G. and Zhang, K, M. G. Kivelson, J. D. Anderson (1996), Nature, 384, 544-545.
Yoder C.F. et al., (2003), Science, 300,299.
Zhang, K. and G. Schubert (2000),Science., 290:1944-1947.
Zimmer, C., Khurana K.K. and Kivelson M.G. (2000), Icarus, 147:329-347.
(廖新浩编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