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农历论坛休闲娱乐区谈古论今 → [原创]美学心得(第一百六十七集) 罗国正


  共有8845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

主题:[原创]美学心得(第一百六十七集) 罗国正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888zhwcl
  1楼 个性首页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新手上路 帖子:9 积分:347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16/9/9 11:51:00
[原创]美学心得(第一百六十七集) 罗国正  发帖心情 Post By:2016/9/9 12:27:00

美学心得(第一百六十七集)
罗国正
(2016年8月)

2539、人们总是或本能地、或自觉地按照自己的美感去努力、去争取、去享受。但还应紧记“知足常乐”的名言。
 
2540、人从本能地、经验地、或自觉地向着愉快、有益的方向、方面努力,以获得这样的生活。这是从顺其自然走向自由发展的过程。这过程每一步都充满着审美的判断,也是人生逐步地提升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美学境界的过程。这过程对于人类来说,是永无止境的。

2541、                      关于美学几个大问题的思考
罗国正
(2016年8月8日)
从古至今中西方美学状况,对美的理解,存在着几个分歧很大、误解很多的大问题,在此谈谈我的看法,以供大家参考。
古希腊哲学家们定的基调、逻辑起点、思路、思维框架、内容范围,深远地影响着西方哲学。尤其到十八、十九世纪的德国,观念论大师级的哲学家和其它方面很多的哲学家明显接过了希腊的衣钵后,对整个世界在理念上的影响非常深远,如康德、谢林、黑格尔、叔本华等。从还原当时历史的角度看,这些哲学家、美学家对于人们的精神发展、思想解放、社会进步起到很大作用,留下了永恒的经典,成为人类世代可享用的精神财富。但另一个方面,尤其是在美学上,又给很多人在美学意念上、审美上产生了诸多的误导。虽然东西方的精神源流有所不同,东方依然有不少被误导的现象。在闪耀着人类智慧的历史步伐上,西方很多哲学家的理论出现一个大失误就是将美学只作为哲学的配件,没有意识到美学是人类真、善、美三大体系里,其中一个独立的大体系。这样,从一开始就从出发点、思路、理论框架等等在美学问题上犯了带根本性的错误。接着,他们从本质上不是按照现实中众多生命的美感反应作为美学研究的出发点,而是通过精神、意志、理念、概念等出发,或从概念到概念中,自以为是地通过逻辑推理来进行形成自己的理论。有的甚至将自己认为是正确的“美的定义”或理念作为美本身。从严格的意义讲,这些哲学家、美学家还没有足够的智慧、学识、经验来完成科学的美学体系。他们喜欢完全沿用传统的哲学方法来对待美学。他们始终用哲学的语境来代替了美学的语境,没有本事用美学的语境来表述美学的问题。所以,从定位到思路,从基本方法到寻找整个美学学说的根本和基础的支撑点上,都严重地出现了偏差,以至误导了一代又一代的后来者。
美是有很多个层次的。其实,很多动物都有美感,人类的美感在我们星球上发展到最高级的阶段。人们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随时都可以感受到美。美是一种感觉,人要获得美感,首先最需要的是体验,而不是抽象的逻辑推理。在美学领域,要想不踏虚步跌入陷阱,须先有真实的美感体验,有了踏实的经验作为基础、作为研究的材料,然后逻辑推理,才形成理论。以这理论更好地说明美的真实感觉和意义,为实际服务。而不是恰恰相反。而这批哲学家们却想用现存的事实,用人们的所有的体验、实践,来作为注明他们的理论和假设。这种状况,在美学领域尤为明显。虽然他们也自知美学领域是非常难以拿捏的,但他们又老是觉得如果自己的哲学体系没有了美学这方块,就不完整了,同时他们还认为:“哲学是精神领域的皇冠,而美学是皇冠顶上的明珠”,我将皇冠都拿下了,我的皇冠顶上怎能没有明珠呢?于是就鼓起勇气,强渡美学领域!结果,很多哲学家就前赴后继地兵败在美学领域,无数古古怪怪的假设浮出了水面。变成了其价值在于“前车之覆,后车之鉴”了!问题是:如果“后车”还不从大前提、逻辑起点、思路、思维框架和内容上总结教训,作出合理的调整,我认为,这种“惨状”还会延续下去。我前面所讲的都是有根有据的,请看大哲学家黑格尔这段话:“对于我们来说,美和艺术的概念是由哲学系统给我们的一个假定。”(黑格尔《美学》第一卷,第30页)。他们用哲学系统代替了美学系统,用概念、用假定来代替生命的美的体验,以哲学的思辨代替了生活中真实的美感,他们能搞出一套真正的美学来吗?他们又是大名鼎鼎的哲学家,骗过了多少历史过客?真是“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啊!人类的伟大智者们都出了这样大的差错,难免很多人只是盲从。历史常是在付出惨痛的代价中艰难地前进!
伟大的哲学家们确实是立志不凡、气势宏伟,都在追求建立一个可涵盖一切、放之四海而皆准、至善至美的体系,在精神上犹如永恒不灭的太阳,照耀人间世世代代,也正因为他们有了这样伟大的抱负,为人类带来了非常丰厚的精神食粮,所以,他们也自问:我的体系怎可以没有美学呢?他们还认为:哲学问题这么高深,我都能过关斩将了,难道美学这“精神皇冠顶上的明珠”不也归入我囊中吗?但他们至死都不知道,所有摆脱不了苏格拉底、柏拉图等先哲们“魔咒”的人,永远与“明珠”无缘!如果这明珠得到了,他们就认为,他们创造的精神太阳就完整地生成了,可长久地照耀人间。他们不知道太阳只能在东方升起,他们却向西方去找、去造,犯了方向性错误,根本无法找到。
当我读到哲学巨子康德的生平和文章、观点时,产生无比崇敬的心情,虽然句子充满着艰涩,有不少章句我不同意他的观点,但被他的抽象力所感动,可是,读到他关于美的论述,却令我握腕痛惜,眼看他快要取得精神皇冠的明珠了,他已经提出了美不是概念的东西,是“主体感觉”了,可是他却突然间急转弯,钻进了牛角尖里面,认为美只是在鉴赏静观里纯粹的、单一的精神世界的形式中。这样,就完全脱离了现实,将很多动物存在的美感,人类多层次的美感,生活每时每刻都充满着审美的行为抹去了,将美放进了自己凭想象设计的象牙塔尖上。如果真的是这样,几乎所有生命和人类丰富多彩的生活都与美无缘了。伟大的哲学家黑格尔也在很大程度上象康德那样地走错了方向,他把美放在他的绝对精神里面,而且还只定位于艺术的圈子里,连大自然和充满着情趣的生活也被排除在外,把美说成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这真是滑天下之大稽。苏格拉底、柏拉图等是这样说了,后来康德、黑格尔等接着以为搞出了自己的一套,但本质无大差别,以后跟从他们思路、观点的哲学家、美学家和文化人就多到难以说得清了。更奇怪的是,西方大批的哲学家强调,只有视觉和听觉才具有审美的功能,否定其它器官的感觉具有审美能力。引起诸如此类的错误,关键在于一条:就是不知道“美是一种感觉”的道理。由此而不去研究感觉是充满个性化,而是去追求人类的共通感、统一的绝对精神,结果跌落了古希腊先哲们划定的“美的陷阱”。我记得恩格斯曾经这样说过:“黑格尔是德国人而且和他的同时代人歌德一样拖着一根庸人的辫子。歌德和黑格尔各自在自己的领域中都是奥林匹斯山上的宙斯,但是两人都没有完全脱去德国庸人的气味。”而另一端的庸人也大量地存在,就是机械唯物主义美学观的哲学家、美学家,他们认为美是客观的不存在主观因素,有的甚至将美的标准定为美,这是无法解释同一事物,有人认为美,有人认为不美,或青少年时感到美,到了中老年时感到不美等现象。显然,这批哲学家、美学家不知道美是一种感觉的道理。这些哲学家、美学家们的生成,导致的结果是在全世界一代又一代地有了一批臭味相投者,使我在很多哲学、美学书籍里都见到了现代版的庸人辫子。这里,我联想起小时候的故事:我乡下有个堂哥,比我大近二十岁,在我童年时,他偶尔来广州办事,住在我家,他给我的印象是精明能干,无所不晓,每逢我看书遇到不识的字就问他,他都能一一解答,我都相信。后来我长大之后,知识丰富了,才知道他都是乱说一通。这是很不负责任的。再后来,我知道了他到了一个小国,成了政治家和富翁了。这样的人,居然发达了!在美学领域也有点象这个故事。由于很多美学的理论问题抽象又高深,普遍的人都不懂,被称为哲学家、美学家的人这样说了,大家也信了。精神、文化领域,很多方面也出现了类似的情况。这些人也发达了!这说明一个重要的道理:权威可以令人盲从。这是人们审美水平不高时需要付出的代价。与西方大量的哲学体系里谈美学不同,中国人从古到今大量的美学观点,是散落在很多诗人、书法家、画家、文学家、戏曲家、音乐家等等的专业心得上面。他们通过长期的学习、创作、体验、交流之后,有感而发,从中提炼出几条、或十多条美学感悟,往往在理念、思路、观点上都比较到位,令人有如醍醐灌顶之感,阅读起来很有亲切感,不会味同嚼腊,浪费时间精力。他们很少有人提出庞大的包罗万有的体系,就算是搞体系,多数都是自己专业内搞小体系。但绝大多数的中国古代美学观点都分别或综合地归入了儒、释、道三大思想体系之中,较少见到脱离这三大思想体系的观点。为什么中国人很少庞大的哲学体系呢?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这些人既没有这样的智慧,更没有胆魄超越儒、释、道三大体系。另外还与长期的封建专制有关。而西方哲学家们,却有胆魄超越他们的前人,但没有这样的能力和缺乏有效的、深入的体验。这是非常值得中国人深思、研究、总结的大问题。西方大量的美学理论、观点,主要是由哲学家们提出来的。并沿着古希腊哲学家们走的抽象思辨、逻辑推理的路线,建立自己的庞大哲学体系,并将美学作为哲学“主机”中的“配件”。这样,就出现了双重大错,一是本来是一大独立的体系,变成了另一大体系的“配件”,二是将美变成了抽象,美的研究脱离现实和人类的生活。一门这样伟大的学问,关乎所有人类的感觉以至很多动物的感觉,怎可以用猜想、假设来代替呢?虽然如此,但西方哲学家们构筑自己的伟大体系,在猜想、假设之后的严密逻辑推演那股劲,那颗雄心,也是非常令人敬佩的。我认为中西方理论要相互取长补短,才能构筑出较完美的美学体系。到近代、现代、当代还有些人,拾到西方美学的一两条稻草,如获至宝,借别人的牙慧,自己却一点创意都没有,严然象个大美学家向人发话,从根本上藐视中华传统的美学,这只能留下笑柄。
其实,美是一种感觉。没有感觉就没有美的存在。生命的美感是生命沿着宇宙生命发展规律经历很长岁月的进化,渐渐形成了趋吉避凶的本能(形成不了这种本能的很多生命就被淘汰掉了),在此基础上,有的生命发展到对吉、凶两种性质的事物、状况有了一定程度的感觉、感情,而其中一种有生趣的感觉就是美,与之相反的,就是丑。人类除了本能存在美与丑的感觉外,还自觉地发展美感,如文学、艺术等,并从具象到抽象,层次非常之多,内容很博大。人类有大量对美的研究成果,如美学专著、与美相关的概念、定义、标准等等。从个人美感、家庭美感、……到民族美感、……类本质觉醒的美感,发展到天人合一美感、宇宙大美。什么是美?美就是生趣。美对于人类来说,就是既有本能部分又有自觉形成部分、既客观又主观;美感是具象与抽象、唯物与唯心、个性与共性、情商与智商、自然反应与意志实现、有功利与无功利、偶然与必然的有机辩证统一;也是个别性、特殊性、普遍性三个层次的有机辩证统一。美感可以通过眼、耳、鼻、舌、身、意来形成于大脑。美感可以通过回忆、当下体验和预想未来来形成。无论是本能的美感,还是后天培养出来的美感,都属感觉,都是由感受的主体产生的。当然,后天培养出来的美感受生活习惯、教育、伦理观、价值观、信仰等的影响比较大,所以,人与人之间本能美感没有后天培养出来的美感的差异性这么大。有些美感是很多人共有的,但不等于所有人都一样,或共有美感的人群,也不是绝对一致的,只能说,非常接近,或基本一致。所谓的“共通感”应该是人体结构具有相对一致性和具有相同理念者对客体所产生的美感。如果将这些确定为前提条件的话,这也只是其中一种类型的美。容易引起人们产生美感和产生丑感的事物和概念,相对地可大致分为二大类,有兴趣者,可以自己试列出,并归纳一下,这是很有益的事。但也有特殊的情况,“容易”不等于“必然”,更不能绝对化。同一事物或概念,在不同角度、不同时间、不同空间、不同心情、不同逻辑层面得出的感觉也不同,在此美,很有可能在彼是丑。人们随时随地都自觉或不自觉地进行审美判断,其密集程度,多到难以统计,可以这样说,每做成一件事,每一次的成功,首先是审美判断的正确。每办差一件事,每一次的失败,常常是审美判断的错误,或是操作的失误。由此可知,学习美学知识,掌握正确的审美方法,是非常重要。在事无巨细的现实生活审美中,人们常遇到的审美对象,往往不是单一的、纯粹的引起人百分百产生美感的对象,或相反,不是单一的、完全的引起人百分百产生丑感的对象,而常常是多种美和多种丑的混合体。人们要用智商和情商进行分析,找出决定这审美对象性质的因素,进行评估,但最终结果,还是亲历审美的主体本身所得的美感或丑感来确定。通常选择的办法是:两美相权取其大,两丑相权取其小。美学家应在人们广泛的美的体验中,从个别的体验,到行业、部门、单位、群体、地域的体验以至较普遍的共有体验中,找出美的规律,美的标准,正确划分出美感的个别性、特殊性和普遍性,给人们美的知识、美的指导、启发和美的境界提升。这也是美学家的应有使命。在生活里,绝对无功利、纯真无瑕的美的审美对象,是找不到的,这种美,只存在柏拉图、康德、黑格尔等的精神世界里。因为无数人的审美活动和美感告诉我们:绝对精神、无利害关系和纯粹认识,不是审美和美感的必须条件和前提。
哲学和美学的理论确实博大、抽象、高深,在这伟大的领域里,出现了不少英才早逝,也有的中年或晚年出现了精神崩溃,不可治愈,他们为人类的精神财富曾作出了很大贡献,值得人们尊敬。这与思考哲学、美学问题时用脑力的强度大、涉及面广而深刻有很大关系。我认为有很多良好生活习惯的中国人,是比较适宜各国的哲学家、美学家借鉴的。因为这些良好的生活习惯可以使在强度很高的思维中,保持身心健康、头脑清醒,同时可以启发哲学、美学的灵感和思路,也是哲学、美学内容的生活源泉,更是人生美学的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具体些讲,例如,在山水园林中居住、散步,按时辰来常静坐,打太极拳,舞剑,练书法,品茶,品酒,绘绘画,弹弹琴,下盘棋,吟诗,作对联,根据人体的需要,依照阴阳五行和不同节令来烹调饮食、享受美食,常旅游或知己郊游聊天,……。在这合理的生活调配之中学习、研究、思考、发现哲学、美学的道理,身心常处在有劳有逸的状态中,就可以避免或减少因劳累过度而英年早逝、或精神崩溃的不幸事情发生。我从读史知道,中国古代很多文人盛行这样的生活,他们也确实有条件进行这样的生活。在这样的状态下,本应中国人可以出相当多的大哲学家、大美学家。可惜的是,能站在世界顶级平台上的哲学家、美学家,很难数得出几个。基本上都是没有形成大体系的、缺少原创观点的,其思路和主要观点不是古人的、就是外国人的居多。这是长期存在的问题,至今还没有多大改变,非常值得我们中国人深思、研究、总结经验和采取相应的对策。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会越来越深深地感受到美学的重要性。因为美学常常是人们每时每刻遇到各种各样事物时,须立即作出审美判断的理论依据。事实上,美学的理念、审美的活动可以从微观、宏观以至宇观上,全方位地深刻影响着每个人的身心、每个家庭的状况、每个乡村、社区、以至民族、国家、世界的发展。如果世界上越来越多懂得审美的公民,更多热爱艺术者,大家都愿意努力为美好的世间增添正能量,这样,世界就有更多美好的人生、美满的家庭,社会就会更加和谐,世界就会更加美丽。我对美学的前景充满信心。我以为用唐代诗人刘禹锡这两句诗来结束本文比较恰当:
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待续)

支持(0中立(0反对(0单帖管理 | 引用 | 回复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天涯行
  2楼 个性首页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548 积分:4373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04/12/4 22:56: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8/8/23 13:48:00

 有点长啊,很专业

支持(0中立(0反对(0单帖管理 | 引用 | 回复 回到顶部

返回版面帖子列表

[原创]美学心得(第一百六十七集) 罗国正








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