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行远道,月亮轨道偏长《夏历补编》外叙之三在隋朝往前历法中,采用平均月制,即一个大月间隔一个小月。隋人刘焯,采用随朔月制,各月的天数,既有大月相连,也有小月相连,名皇极历,为隋朝首相张宾,排斥未用。唐高祖开国,于武德元年戊寅年(4693)颁佈傅仁均增减皇极历而成的随朔月制,名戊寅历。使用到太宗贞观十九年九月后(4720年),出现四个大月相连,又改用平均月制。高宗时,李淳风再次复核随朔月制,认为四个大月相连是月亮自然的规律。高宗于麟德二年“五月辛卯行之”(4740年6支月5日),名麟德历。随朔月制,后代沿用。
冬至日,处在南回归线外空广角处的太阳引力,也将月亮绕地球的轨道圈引长了。使中国的阴历月度,大月偏多。对于测定月亮朔刻,是补编者力所不及。在补编的当代日历表中,朔月的大小,取自《新编万年历·修订本》。修订本按东经的120度时间修订,也对之前所承继的民国日历至道光年间,所载的初一日,有几处作了修订。因定月名的规律不同,自2000格里年往后,朔月的序号和闰月的名称,有所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