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农历论坛知识讨论区历法知识 → 回复帖子

  回复帖子
用户名:   *您没有注册?
密码:   *忘记论坛密码?    标题采用“回复:XXX....”
主题标题:  *不得超过 200 个汉字
当前心情
上一页 发帖表情 下一页
内容
高级设置: 签名: 回帖通知:
 

主题最新回顾(发布时间:2013/9/11 23:48:00)
--  作者:ddjhnshdx
--  
而且,我的方案,推算近几百年的节气,也就是一首口诀而已。误差不过一天。再过一千年,换首口诀就是了。

主题最新回顾(发布时间:2013/9/11 23:46:00)
--  作者:ddjhnshdx
--  
搜索本人的贴子,平元历计算星期,也有更简明的公式。春光的方案看上去星期很简明,但算起来还不如我的公式简明,我的方案虽然说是大小月交替的方法。

主题最新回顾(发布时间:2013/9/11 23:43:00)
--  作者:ddjhnshdx
--  
开什么玩笑呀,所谓连续几个月安排31天,连续几个月安排30天,只能迎合现阶段的节气变化。再过一千年的话,由于近日点、远日点的移变,相邻节气之间的间隔也在变化。周书先的历法也就过时了。我认为,还是本人的改历观点几万年也不会过时,我再次强调,联合国应从垃圾堆里捡回黄金,大小月交替的安排规则最为简明,也就是本人的万全新元历或万全平元历。大小月交替的安排规则,无论将来近日点、远日点怎么变化,都是以不变应万变,以静制动。历改委西电,请你仔细辨明白了。

主题最新回顾(发布时间:2013/1/8 23:56:00)
--  作者:txwdx
--  

如果“以冬至日为年首,前三个月每个月30天,中间六个月每个月31天,10月11月每个月30天,12月29或30天”,就基本上能配合节气了。


主题最新回顾(发布时间:2012/12/23 15:23:00)
--  作者:浪-淘-沙
--  
以下是引用chnyantai在2012-12-21 18:36:00的发言:
这样比较好: 1)定冬至为1月1号 2)把24节气分为两组,按中国农历的中气说,把冬至、雨水、春分、谷雨“”“”,依此类推为中气,立春、惊蛰这些为普通节气。以中气定每月1号。即大寒2月1号,雨水3月1号,春分4月1号,谷雨5月1号,小满6月1号,夏至7月1号,大暑8月1号,处暑9月1号,秋分10月1号,霜降11月1号,小雪12月1号。 3)这样每月两个中间自然而然的分出月份多少天,以交节时间为准 4)N年以后由于岁差会导致季节混乱,这种历法不管春分点如何移动,它都在4月1日,这样避免10000多年后按现在历法24节气与阳历日期产生较大差别,四季颠倒的现象,且根据两个冬至可自动安排闰年

你可能有点想当然了。

 

现行历法,不必修改,也不会出“四季颠倒”的情况。因为本来就是定冬至为十一月,而冬至就是“日南至”。所以季节问题,不会因为“春分西移”而颠倒的。

 

其次,西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目前的西历,以365.2425天为平均历法年长,与365.2422天的回归年长,有一点误差。几千年后,会累积到一天的误差。到时候,我们的子孙后代,肯定会重新修历法来调整的。不会让误差累积到180天,使得寒暑倒置。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

编一部历法,是为了让人们好记好用,简单方便。

如果以定中气为每月初一,那么会出现大月31天连续相连三次,小月29天连续相连三次的情况。通常年份,一个月有29.30.31天三种日期。特别年份,说不定会有28天、32天的极端月份情况。

现行的西历,每个月的长度或31天或30天,还有28天、29天(二月)。已经被世人骂了几百年了。如果我们的新历也是多种日期的,估计也不会有好评的。

 

 

定中气的长度,因为太阳的视运动的变化,使得大月相连,小月也相连。而不是大小月相间。这种历法,在宋朝,沈括曾经提出过,但当时没人实施。

主要是因为中国人的习惯是把月亮与太阳结合在一起编历。如果仅仅用“太阳”来编历,是纯阳历,可能会把中国古代一些民俗淡化掉。

 

比如“端午”,指五月初五。如果用“纯阳历”表示,已经看不出为何这一天叫“端午”了。

还有“重阳”、“中秋”、“元宵”等节日,也少不了月亮的。


主题最新回顾(发布时间:2012/12/21 18:36:00)
--  作者:chnyantai
--  
这样比较好:
1)定冬至为1月1号
2)把24节气分为两组,按中国农历的中气说,把冬至、雨水、春分、谷雨“”“”,依此类推为中气,立春、惊蛰这些为普通节气。以中气定每月1号。即大寒2月1号,雨水3月1号,春分4月1号,谷雨5月1号,小满6月1号,夏至7月1号,大暑8月1号,处暑9月1号,秋分10月1号,霜降11月1号,小雪12月1号。
3)这样每月两个中间自然而然的分出月份多少天,以交节时间为准
4)N年以后由于岁差会导致季节混乱,这种历法不管春分点如何移动,它都在4月1日,这样避免10000多年后按现在历法24节气与阳历日期产生较大差别,四季颠倒的现象,且根据两个冬至可自动安排闰年

主题最新回顾(发布时间:2009/12/19 16:50:00)
--  作者:客人(117.26.*.*)
--  
…………这帮所谓的历法改革者,难道没看出所谓的世界历只不过是格里历的修正版,一切以西方历法为中心能有什么作为?为什么不能制作一套适宜中国自己的科学历法?

主题最新回顾(发布时间:2005/5/30 21:07:00)
--  作者:周书先zh
--  

格里历与部分修订方案评介

(一)格里历
1、3、5、7、8、10、12月为31天,4、6、9、11月为30天,2月平年为30天,闰年为29天;星期7天自行循环,跟日期无关联;400年97闰年。
周书先认为:格里历的优点:跟寒暑周期大体一致,为联合国、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所通用;缺点:2月过短,月份长度有4种,季度长度有3种,不便统计和比较,黄道十二宫和二十四节气的日期波动较大。
(二)《世界历》是1834年意大利修道院院长马斯特罗菲尼提出的,1914年为西班牙列日国际历法改革会议决议所推荐
1、4、7、10月为31天,2、3、5、6、8、9、11、12月为30天;12月30日加1个 ‘岁末日’,闰年6月30日后加1个‘闰年日’,均不列入月份和星期内,1、4、7、10月的1日为星期日,依次类推,每季度13周日期固定。
周书先认为:《世界历》的优点:每月30天或31天,每季度91或92天,每季13周日期固定;缺点:‘岁末日’和‘闰年日’无月份和星期归属,冬天和夏天的大小月次序无区别,属于“平气法”,黄道十二宫和二十四节气的日期波动较大。
(三)乌克兰人文技术中心的方案跟俄罗斯的瓦西里·洛加列夫方案相同
1、5、8、10、12月和闰年6月为31天,2、3、4、7、9、11月和平年6月为30天;12月31日称为‘联合国日’,闰年6月31日称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日’,均不列入周日内,1、4、7、10月的1日为星期日,依次类推,每季度13周日期固定。
周书先认为:只不过将《世界历》的大小月作了挪动而已,2、3、4三个小月相连,比《世界历》方案退了一大步。
(四)日本Minoro Moritar教授的方案
3、5、8、12月为31天,1、2、4、6、7、9、11月为30天;12月31日后加1个 ‘世界日’,闰年6月30日后加1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日’,均不列入周日内,每月的1日均为星期一,依次类推,29日为星期一,小月30日为星期二,大月31日为星期日。
      周书先认为:如果真的如此,星期次序太紊乱了!
注:(三、四)两方案摘自〈西安历法改革研究座谈会文集〉107页。
(五)〈公历——永久历〉笔者的初稿曾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在济南《民俗研究》1998年第4期和2002年6月《西安历法改革研究座谈会文集》上刊载,被推荐到乌克兰国际历法研讨笔会上交流。
保留格里历3、4、5、7、8、9、10、和11等8个月不变,将1月和12月各挪1天到2月填平补齐,平年6月30天,闰年6月31天,如此冬至附近为4个小月相连,夏至附近闰年为4个大月相连,既使每季度91或92天,又兼顾月份跟黄道十二宫和二十四节气长度的协调;每季首日为星期日,依次类推,但9月30日和闰年6月31日称为“准周日”,13周日期恒定,解决了《世界历》两个“空日”无月份和星期归属的困惑;128年减1闰,公元4的整倍数年份为闰年,但128的整倍数年份如2048、2176年…为平年,年均365.2421875日天,几乎等于回归年,几万年也不必再去调整,不愧称为《永久历》;修订日期有两种选择:建议①于格里历2008年12月21日、周日、冬至改为公历2009年元旦,则每月1日为相应的黄道十二宫和十二中气的首日,每月16日为相应的十二(一般性)节气的首日,具有天文意义;②保持格里历岁首不变,于格里历2006年元旦、星期日修历,改称公历,则每月20日为相应的黄道十二宫和十二中气的首日,每月5日为相应的十二节气的首日。


主题最新回顾(发布时间:2005/5/4 0:04:00)
--  作者:周书先zh
--  

从方便生活的角度来修订格里历

修订格里历是大势所趋,修历运动首先是从基督教内部的学者发起的,东正教至今沿用儒略历,他们在格里历12月25日后13天的1月7日过圣诞节;教徒们要求将复活节的日期固定下来。两百年来,针对格里历的明显缺点——2月太短、星期与日期不相联系等,不便记忆和使用,提出了不少修历方案,其中以意大利修道院院长马斯特罗菲尼提出的《世界历》最为著名,其次为一度站上风的《13月历》。但因二战、守旧势力的阻扰以及方案自身的缺陷,搁置至今。1911年,孙中山临时大总统在颁令次年采用格里历为国历(也用夏历为辅助历)时说:“以后我国仍应精研历法另行改良,以求适宜于国计民情,使世界各国一律改用我国之历,达於大同之域,庶为我国之光荣。” 改历的重任历史的落在了我们的肩上,21世纪是科学发展万象更新的世纪,沿着前人开辟的道路,从方便生活的角度来修订格里历。

(1)闰周是成功修订历法的突破口:1582年罗马教皇格里高利十三世采纳意大利医生利奥的修订方案:(1)400年减3闰;(2)儒略历10月4日的第二天改为格里历10月15日。现历年均比回归年长25秒余,3300余年将会长1天。128年减1闰是陈文涛、章潜五、万霆和笔者等许多学者不约而同地主张,也得到了在《科学》杂志批评陈文涛方案权威专家的首肯。笔者的方案更具体:公元年份为4的整倍数者为闰年,但为128的整倍数如2048、2178年…为平年,比每330余年再减1闰简单而精确。历算学家曾次亮根据我国两千年的日食月食记录计算,回归年有缓慢缩短趋势,本世纪末的回归年长度为365.2419875日(365天5小时48分45秒),正好128年31闰,成为数万年内不必再调整的永久历,还犹豫什么!

(2)大小月序:平年5个大月和7个小月;闰年大小月各6个。大小月次序尚待大家切磋。包括沈括的《十二气历》,太平天国的《天历》和《格里历》,《世界历》各式大小月相间方案,均属“平气法”,跟地球公转轨道的实际位置不相符,使黄道十二宫和二十四节气的日期波动较大。笔者借鉴曾教授的《连大月历》方案,并尽力保持格里历3、4、5、7、8、9、10、11月等8个月不变,从1月和2月各挪1天到2月补足成30天,闰日改到6月,如此冬至附近为连小月,夏至附近为连大月,黄道十二宫和二十四节气的日期十分稳定,具有天文意义。《独大月历》实为埃塞俄比亚的《13月历》把末月的5-6天合并到6月成为35-36天,的翻版,四季和半年不便均匀划分,不利于计算工资、利息、统计和对比进度,黄道十二宫和二十四节气的日期波动也不小。国外国内还有打着所谓消除“宗教皇权”的名义,改月名、星期名等大同小异的改历方案,但无实质性革新,徒增改历阻力,不可取。

(3)星期:7日周已深入人心,成为各教会、联合国、各国政府及多数民众工作和生活的节律,跟不跟日期挂钩尚待大家切磋。现今各国许多节日、纪念日、选举日都定在某月某周日或周几,所以笔者倾向于每季度13周日期固定,方便大家参与和交流,每季首日为星期日,依次类推,将9月30日和闰年6月31日称为“准周日”,克服了《世界历》两个空日无月份和星期归属的缺陷。有的学者主张改5日周(候),是为了适应月长30天和35天,似乎“削足适履”,国外有改5日周的尝试,但终归逆潮流而动,不久还是改回来了。

(4)岁首与四季:我国有不少学者主张改到元旦34天之后的立春,适宜于四季分明的我国,立春为一般性节气,且改历当年回会重复34天,因各国气候悬殊,难以得到各国政府和学者的认可,反而增加改历阻力,故属下策;维持元旦现状不变,可搏得全球多数学者的拥护,是为上策;如改到仅在元旦前10天的冬至(关键性节气),改历当年仅撕去日历10天,用关键性的“二至、二分”(“春分、秋分”阳光垂直于赤道,“冬至”阳光垂直于南回归线,“夏至”阳光垂直于北回归线)划分四季,可与欧美国家接轨,名称用序数简称“一、二、三四季度”或“冬、春、夏、秋季”均可。


主题最新回顾(发布时间:2005/4/22 22:06:00)
--  作者:周书先zh
--  
评乌克兰的“国际历改笔会”和《联合国历》

1999年底,在乌克兰工程科学院工程科学院、契尔尼戈夫省、市的有关部门、专家学者和俄国国际“太阳”永久历协会、中国陕西历法改革研究会等的重视与支持下,契尔尼戈夫“国际”历法改革笔会得以成功召开;受其鼓舞和启示,我国历法改革研究者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下,于2002618日成功地召开了《西安历法改革研究座谈会》,两会标志着21世纪历改的高潮即将来临。

他们的调查方法是合理的,调查表未能在大众媒体上公布宣传,主因是筹划仓促、方案质量差、信心不足,加上经费拮据和当时的互联网不发达。

看来他们是预先策划好了的,搜集几个国家的修订方案只是作为装潢所谓“国际”“评选”的门面,同时还赚你50美元。中国历法改革研究会推荐的3个历法方案(陕西历法改革研究会常务秘书长章潜五的《新四季历》、太原曾一平教授的《自然世界历》和四川省仁寿县周书先的《128年周期历》),均落选。

其实《联合国历》只不过是1834年意大利修道院院长吗斯特罗菲尼提出的,受到1914年比利时列日国际历法改革会议推荐的《世界历》的翻版,大小月次序依旧,仅做了部分调整:“岁末日” 纳入12月31日,称为“联合国日”,“闰年日”纳入6月31日,称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日”。以宇宙纪元”取代“公元纪元”,更改格里历月名,均属添乱的花架子。

建议中科院、中国天文学会、西安历改委等在今年底或明年初筹划一次大规模的、名副其实的人民网及有关报刊《国际历法改革研讨会》。

(参见人民网<强国论坛.科教区>的<精华区>和<历法改革>版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