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农历论坛知识讨论区历法知识 → 回复帖子

  回复帖子
用户名:   *您没有注册?
密码:   *忘记论坛密码?    标题采用“回复:XXX....”
主题标题:  *不得超过 200 个汉字
当前心情
上一页 发帖表情 下一页
内容
高级设置: 签名: 回帖通知:
 

主题最新回顾(发布时间:2012/8/26 21:30:00)
--  作者:txwdx
--  
以下是引用txwdx在2012-8-26 20:11:00的发言:


                                                                                                                                           
季节月份节气天干
秋/金露月白露、寒露9月3日10月8日
霜月霜降10月9日11月13日
冬/木雪月小雪、大雪11月14日12月19日
冬至节期   12月20日12月22日 
寒月小寒、大寒12月23日1月27日
春/水春月立春1月28日3月4日
雨月雨水、谷雨3月5日4月9日
夏/火夏月立夏4月10日5月15日
忙月小满、芒种5月16日6月20日
夏至节期6月21日6月22日 
暑/土暑月小暑、大暑6月23日7月28日
秋月立秋7月29日9月2日

节气的名称,有鲜明的十月历属性。而汉代 雨水/惊蛰、清明/谷雨的对调,可能就是十月历物候与十二月历物候搅合在一起所致

主题最新回顾(发布时间:2012/8/26 20:11:00)
--  作者:txwdx
--  
                                                                                                                                           
季节月份节气天干
秋/金露月白露、寒露9月3日10月8日
霜月霜降10月9日11月13日
冬/木雪月小雪、大雪11月14日12月19日
冬至节期   12月20日12月22日 
寒月小寒、大寒12月23日1月27日
春/水春月立春1月28日3月4日
雨月雨水、谷雨3月5日4月9日
夏/火夏月立夏4月10日5月15日
忙月小满、芒种5月16日6月20日
夏至节期6月21日6月22日 
暑/土暑月小暑、大暑6月23日7月28日
秋月立秋7月29日9月2日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8-26 21:31:08编辑过]

主题最新回顾(发布时间:2012/8/25 17:59:00)
--  作者:dianlian
--  
改历算岁首和年首一致,对于理解上比较好。
古时候岁首和年首上不同,是因为年首的立春日的观测确定没有冬至日的观测确定那么容易,对于今天计算机时代和现代天文观测,立春日是能很精确确定的,所以完全可以改为年岁首均以立春日来定。

主题最新回顾(发布时间:2012/8/23 18:36:00)
--  作者:txwdx
--  
以下是引用浪-淘-沙在2012-8-23 8:02:00的发言:

在计算机时代,历算起点选冬至与选立春,没有难度上的区别。

 

选了立春为历算起点,是否就可以避免“跨年置闰”问题?

我没有验证过,但凭感觉,问题是照样存在的。

因为农历的年度与公历的年度,总是有一个月左右的偏差。即使把历算起点改了,也不能保证以后不存在跨年的闰月。等我有空时,找几个特例出来。

我倒是没认为跨年的闰月是个问题。 只是觉得 同时有“立春雨水”两个节气,却被设为腊月,问题蛮大。

跨年的闰月,就是闰十一月嘛,当然会有。

将岁首和年首的时间差压缩到半个月(“朔->望”或“望->朔”)以内,都不够一个月了,岁首和年首中间是绝对不会跑出一个无中气月的,置闰怎么会有争议?

主题最新回顾(发布时间:2012/8/23 18:15:00)
--  作者:txwdx
--  
以下是引用浪-淘-沙在2012-8-23 8:08:00的发言:

还有,你用“望”为年首的起算点,可能问题会更大。

通常是以“朔”为年首的起算点。

 

农历本来就是照顾二个天象:冬至、朔,已经造成规律性不强。

如果再把望也加进来,不知编算出来的历法,会有多大的优点。

 

“望”只是表述方便,说白了就是立春月较多的部分在立春前归前一年,在后归后一年。

理论年,立春至立春
实际年,将立春月划入其所占比例较大的理论年中。
思路相当简洁。

如果你觉得看着“望”别扭,也可以改成“大寒后的第一个朔日为年首”。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8-23 19:18:54编辑过]

主题最新回顾(发布时间:2012/8/23 8:08:00)
--  作者:浪-淘-沙
--  

还有,你用“望”为年首的起算点,可能问题会更大。

通常是以“朔”为年首的起算点。

 

农历本来就是照顾二个天象:冬至、朔,已经造成规律性不强。

如果再把望也加进来,不知编算出来的历法,会有多大的优点。

 


主题最新回顾(发布时间:2012/8/23 8:02:00)
--  作者:浪-淘-沙
--  

在计算机时代,历算起点选冬至与选立春,没有难度上的区别。

 

选了立春为历算起点,是否就可以避免“跨年置闰”问题?

我没有验证过,但凭感觉,问题是照样存在的。

因为农历的年度与公历的年度,总是有一个月左右的偏差。即使把历算起点改了,也不能保证以后不存在跨年的闰月。等我有空时,找几个特例出来。


主题最新回顾(发布时间:2012/8/22 22:39:00)
--  作者:txwdx
--  

路径一:
1)冬至、夏至的发现,十月太阳历,冬至为年之终,夏至为半年之终,冬至夏至前置闰日。
2)春分秋分的发现,十二月太阳历,春分、夏至、秋分、冬至为四季之终,分至前闰日。
3)(吸收阴历成分),月的发现,置闰阴阳历(秦历),冬至月为年之终,冬至月前置闰月。

路径二:
1)月的发现,太阴历,朔日月始。
2)时令的发现,划分年份。春正月。十二或十三个月为一年。
3)(吸收太阳历成分),分至的发现,开始置闰,分至之前置闰月(西周)。
4)感觉麻烦,将闰月置于年末,并出现分流(战国时期)
4a)维持“春正月”的传统,夏历寅正
4b)路径一的岔道介入,维持“冬至年终”的传统,殷历丑正
4c)路径一的岔道介入,维持“冬至前置闰”的传统,周历子正

路径一、路径二合流:
1)年岁分离,春正月、冬至月为岁之终、冬至月前置闰,(秦始皇)颛顼历
2)廿四节气的确立,春正月,冬至月为岁之终,无中气月置闰,太初历。农历体系基本成型。
3)定朔制度的确立,戊寅历
4)定气制度的确立,时宪历
5)西化,放弃阴阳历的主体地位,1912

目前面临的问题
置闰难题,春正月和冬至月岁终之间的矛盾(1645年后的400年间,有5处问题点,康熙38/39年、道光12/13年、咸丰1/2年、1984/1985年、2033/2034年,前三个有无争议不得而知,但1984/1985年和2033/2034年争论挺多的)。
解决思路
放弃冬至岁终的传统,维持春正月的传统,采用以下规则
1、以立春日之后(不含)的第一个满月为正月望(参照ISO8601“ 以1月4日所在的那个星期为当年的第一个星期”)。
2、有13个月的年份为闰年,该年内第一个无中气月为闰月。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8-23 18:49:01编辑过]


主题最新回顾(发布时间:2012/8/22 19:40:00)
--  作者:txwdx
--  
冬至、夏至应该是很早就知道的。
然后,人们可能认为冬至夏至间的182/183天,时间太长,于是就分成五份(手有五个指头,分成五份比较自然)
但分不尽,加之冬至日、夏至日可能没办法测得那么准确,可能会上下浮动。
于是就数够五节,然后就开始观测是不是到了至日。
最后就成了下面的模式

























































































































































































































































































12月23日1月27日甲月
1月28日3月4日乙月
3月5日4月9日丙月
4月10日5月15日丁月
5月16日6月20日戊月
6月21日6月22日夏至节期
6月23日7月28日己月
7月29日9月2日庚月
9月3日10月8日辛月
10月9日11月13日壬月
11月14日12月19日癸月
12月20日12月22日冬至节期

过了“冬至”,就开始新的半年;过了“夏至”,就开始新的半年。
端午节,说不准就是上半年的最后一日。


主题最新回顾(发布时间:2012/8/22 8:43:00)
--  作者:浪-淘-沙
--  
以下是引用txwdx在2012-8-21 20:06:00的发言:
与事实有几分相符,就不知道了。

至于这个36天的周期,称之为“月”,只不过是套用“月”。
人们最初编历的时候,说不准先根据冬至拿到一年三百六十多天,然后再分下去,也说不准。

大火星周期??

你说的大火星是指五行中的“火星”(荧惑)?还是“心宿二”(古人称它为大火)?

如果是火星,它与地球的会合周期约780天,似乎与36这个数字无关。

 

如果是心宿二,它只是一个普通的恒星,也与36这个数字不相关啊。

 

如果你说是因为一年(二个冬至之间的日期)360天,把它十等分,就成了“十月历”,似乎还说得通。发明“十月历”的古代人是如何想的,我还是搞不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