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农历论坛知识讨论区历法知识 → 回复帖子

  回复帖子
用户名:   *您没有注册?
密码:   *忘记论坛密码?    标题采用“回复:XXX....”
主题标题:  *不得超过 200 个汉字
当前心情
上一页 发帖表情 下一页
内容
高级设置: 签名: 回帖通知:
 

主题最新回顾(发布时间:2009/4/24 20:27:00)
--  作者:浪-淘-沙
--  

lnonel朋友指出具体的错误所在?

是哪一年的闰月错了?

如果没有具体的年份,那么这个问题就难说了.

 

寿星万年历从公元前104年的太初历到1645年时宪历,我基本上核对过了,原先版本可能存在的错误,我都与作者许剑伟先生提过了.如果我的校对确实合理的,许先生也都作了订正.

至少我目前还没找到新的闰月错误.

 

如果lnonel朋友能找出错误所在,请明确指出.这对于我们使用寿星万年历的人来说,都有好处的.我们都希望许先生的软件尽量少发生错误.

 

至于lnonel朋友说的冬月,腊月等.这个理解似乎有点偏差.

 

我摘一段紫金山天文台的说法,详见《大众万年历(1901-2050年)》,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编,1994年10月第2版:

。。。。。

安插闰月是根据24节气来确定的。农历月份按照12个“中气”(即逢双的节气)而定名,各月所含中气如下:

正月:雨水;二月:春分;三月:谷雨;

四月:小满;五月:夏至;六月:大暑;

七月:处暑;八月:秋分;九月:霜降;

十月:小雪;十一月:冬至;十二月:大寒。

实际上,由于太阳、月亮运动的复杂性,有时中气并不落在相应的月份,不含中气的月份就定为闰月,用上个月的月名称闰某月,当然这只是一般性的原则,具体安排闰月的法则要比这复杂些。

用这种办法巧妙地设置闰月,可以使农历的月份与节气不会相差太远,从而各月所代表的气候虽不像阳历那样符合实际,但相差不会太大,缺点是平年与闰年的天数差别较大。

。。。。。


主题最新回顾(发布时间:2009/4/24 20:23:00)
--  作者:lnonel
--  
以丧失夏历精髓和牺牲人民习惯做代价的历法,是没有生命力的。

主题最新回顾(发布时间:2009/4/24 18:17:00)
--  作者:lnonel
--  
冬至所在月,实为岁首之月。无论冬至在该月的何日何时,都不会出现下月无气的现象。
我说的闰它,当然是指闰它的无气之下月。如果把该月当58-60天,当然也可以是闰它本月。
无论如何,冬至乃一年之首,也就是新开张的月,闰它是没有任何道理的。
从计算的流程上来说,如果出现要闰冬月的理由,也一定是在前面的安排上出现了差错。
冬月虽然是个名称,但这个名称是与阳历或季节历密切相关的,也是中华历存在的基础。
随意错位这个冬的位置,未免给中华历带来了名誉上的损害。
因为冬的错位,势必带来其他气的错位。

主题最新回顾(发布时间:2009/4/24 17:41:00)
--  作者:linkerson
--  
以下是引用lnonel在2009-4-24 15:13:00的发言:
冬月【十一月】 肯定包含了冬至
既然冬至在十一月,为什么要闰它呢?
这个不是什么是否有历法规定不能闰十一月的问题。
实乃冬至必在十一月之故也。有气之月当闰否?
不仅冬月不能闰,腊月也不能闰。



“既然冬至在十一月,为什么要闰它呢?”
——请注意!我们不是去置闰冬至所在的月,而是去置闰没有中气的月。至于闰月的“名字”叫什么?这要跟随它的上一个月的名字,再在前面加个“闰”字。也就是说冬至之后的这个月如果没有中气,那它的名字就要跟随冬至所在月的名字(前面加个“闰”字)。这并不是说我们把冬至所在月给置了闰。

“既然冬至在十一月,为什么要闰它呢?”
——你的想法令人费解,按照你的说法,我们是不是也可以说:“既然夏至在五月,为什么要闰它呢?”今年正是“闰五月小”,“既然大暑在六月,为什么要闰它呢?”……

主题最新回顾(发布时间:2009/4/24 17:37:00)
--  作者:xjw01
--  
冬至所在的月份不是最寒冷的月份,冬只是一个名称

主题最新回顾(发布时间:2009/4/24 17:18:00)
--  作者:lnonel
--  
既然要顺应天,那么冬至就该在冬月,雨水就应该在寅月。
而把这些错乱了,就是乱天。
夏历是阴阳合历。只考虑阴的算法,却忽视阳的配合,就是乱套。

主题最新回顾(发布时间:2009/4/24 17:08:00)
--  作者:xjw01
--  

冬至时刻——天定的!

月首——天定的!

人民的人惯,同样要顺从“天”规律。所以我们要精确“算天”。所以说,农历虽复杂,还是不错的历法,它与天象符合得很好。


主题最新回顾(发布时间:2009/4/24 16:44:00)
--  作者:lnonel
--  
如果不尊重“冬至在十一月(岁首)”这个基本的前提,其他的规则都应该自动失效。
如果允许把冬至放到十月,或放到腊月正月,随着时间的推移,就一定会出现把雨水放到十月、冬月或腊月;把夏至放到正月二月三月的情况。
这样的历法,是不会被人民接受的,哪怕你的官方规定有多么地硬性多么地权威,哪怕你的计算手段有多么地科学和精确。
因为它违背了人民的习惯。历法首先应该是实用的,而不应该是经院人员的玩物。

主题最新回顾(发布时间:2009/4/24 15:52:00)
--  作者:xjw01
--  

  在农历中,年以“冬至所在的月份”为年首(天文年首),每到“冬至所在的月份”必为新年,其月序为NO.1。这就造成,一年可能含有13个月或12个月,如果含月13个月,则拿出一个月当做闰月,被拿出的这个月是首个不含的中气月份。

  一个天文年中,每个月的座号叫NO.1,NO.2……,其姓名分别叫姓名十一月(座号1号),姓名十二月(座号2号……),正月(座号3号)……。如果遇到同姓名的,则在姓名前加一个“闰”字。

  中国人有一个十分专业而且费解的名字:“建寅为正”,座号为3号的即寅,寅的姓名叫“正月”,不过这里的座号3与上面天文排月序的3号不相同,应当这么说,“建寅为正”就是一个“四个字的姓名”,这么理解就不会出错。

“建寅为正”——古文啊

 


主题最新回顾(发布时间:2009/4/24 15:13:00)
--  作者:lnonel
--  
冬月【十一月】 肯定包含了冬至
既然冬至在十一月,为什么要闰它呢?
这个不是什么是否有历法规定不能闰十一月的问题。
实乃冬至必在十一月之故也。有气之月当闰否?
不仅冬月不能闰,腊月也不能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