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自然历法在2006-9-10 20:34:00的发言:
曾评“中华农历写给西历(格里历)的投降书”
……
但用月亮说日子,却给百姓使用24节气造成很多麻烦。……
……
但夏历的朔望月,虽由太阳月亮共同决定,但它不透明,又妨害了节气的显示,利小弊大。应有清醒认识。
……
正在考虑尽量纳入法定假日。但除了与朔望有关的节日外,与节气有关的节日用夏历日期规定假日导致节日不稳定,确实是不合理的,对传统节
日的流传也是不利的。对此夏历应有清醒的认识,这才是实事求是。关于孔子的生日,笔者另有专门论文考证,这里就不详论了。
……
夏历新年如在前,就是迎春。若迟后,就
是送春。这一迎一送,表现了中华文化大家庭的亲密和欢乐。新阳历以立春为岁首,立春是正春,迎春或送春联合庆祝,不是更热闹吗?
……
曾评:是的,因为您是“天文历”性质的,所以您能较精确的描述太阳和月亮的运行,能利用您来计算日月食。但是这毕竟不是每个用夏历的使用者能做的
而是专门编历的专家才能做的事。对使用历法的普通人来说,你像是天书,一点都不透明。不明白您为什么有的月30天,有的月29天,大小一点规律都没有。不
明白节气交在哪一天?哪一天立春?哪一天立夏?不知道中秋节在哪一天?要是能透明,人们能自己知道哪天月圆,哪天是初一,那该多好?
……
本人理解的“节气日”是农历历法的“特殊历日”,它本身就具有农历历日即就是农历的特殊日期,它是标注太阳黄经度数的农历日期,它在农历的一般日期中是推移的,这是就说农历一般日期是代替不了农历节气日的“农历历日地位”的,同样农历节气日也代替不了农历的一般日期,它们之间是谁也代替不替谁的关系,它和农历的一般日期一起才能构成农历日期的完整性,即在农历节气发生的日期未标注农历节气名是不完整的,所以我国的农历的月历牌中每到了节气日时就用节气名称代替农历一般日期就是这个道理。而农历节气时刻是农历的特殊时刻,农历节气本身是黄经的度数被15整除的黄道上的节点,而农历朔等是标注日月黄经差度的。
我国人民自古就以阴历日计事,而用节气日及结合阴历日从事农业生产生活,而以阴历日和节气日综从事其它活动。例如中国传统节日中就有元日(农历正月初一,现名春节),元宵节,中秋节,令外还有打春日(即立春日),春分节,清明节,立秋节,冬至节等(注意节日和节气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节气日是农历的日期,不是有纪念意义的节日,而节气却和其它农历日期一样可以被设为节日的日期。例如“中国共产党一大纪念日实际上就在农历大暑日这天。”,清明节(节日)是固定在农历清明日(是农历的特殊日期,标注太阳位置)这天,而中秋节是农历八月十五日这天。
我国人民在历史上就能自己推算农历节气日在农历一般日期里的位置,或观身影长就能知道要到了哪个节气的大致位置。只是到了近几年来,中国文化被边缘化后,这些民间流传的方法失传了,才不被人所知。
所以,农历的节气日是农历在它的阴历的一般日期中标注太阳位置的特殊日期,节气日是相对阴历日来说是有不替代的关系的,所以您说我在弱化节气是没有理解的我的意思,我说的是在很多人推出的太阳历方案中都有节气,但是由于这些太阳历方案中节气就是这些太阳历中的每月1日,15日或16日的代名词,因为它们同属于太阳历性质,所以它们存在具有可替代的关系,所以节气就在这些太阳历方案中没有存在的必要了,但是农历却不可以,这就是因为节气日和农历一般日期是不可代替的关系,所以两者都得存在,这就是为什么属于阴阳合历的农历必须有节气,而西方的格里历(现行公历)就没有节气标注的原因。
值得一提的是,太平天国时的《天历》中的“节气”就是它的每月1日,15日或16日的代名词,节气的算法是从属于历法的。而当时的大清《癸卯元历》中的节气是太阳黄经度数的标度,它的算法和天象对应,不是从属于历法的,同时它的朔日等也是不从属于历法的,而都是历算的一部分。
现行农历(紫金历)的节气的算法和朔的算法等是《中国天文年历》的一部分也不从属于它的历法,它们的算法都随着天文科技的发展而更新,这就是农历历法的稳定性和农历历算的与时俱进性,这也是我说农历是由天体位置定义的历法(在世界可能也只有中华体系的历法才这样规定),这是保证了历法的稳定性和准确性和不变性,而它的算法(农历历算)却是随着天文科技的发展变化的,所以它的算法是与时俱进的,与科技的发展同步。我说农历是现今世界上最准确的历法之一就是指这个而说的,比如,农历立春节气的时刻推算就采用中国载人航天的数据和理论以及对照综合美国喷气推进实验室的数据及欧洲航天局的数据计算的(您试想如果这些数据和理论要是不准确及先进的话,那试相会可能出现什么后果),比如今年立春时刻到明年立春时刻就是严格的一回归年的时间,即从今年的黄经315度至明年的黄经315度。这个月(阴月)的初一日和下个月的初一日也是日月黄经差度数从0度至0度。
至于您说农历元日(农历正月初一)如果在立春前则说是迎春,而农历元日在农历立春日后则说是送春,这个我是赞成的。这是因为中华的年节实际上是广义的年节即广义的春节。即一般从农历腊月初八日开始,至来年的正月十六结束。立春日(在农历12月15日至来年正月16日之间),也属于年节中的一个分节日。
至于您所说的想让节气和朔日等变得很透明,我个人认为这一点现在人类是做不到的,由于人还不能改变地球及月球的运行轨道,如果想这样的话,只能放弃准确性而采用平均值的平历的“人历”,就象公历一样。
这就说明规范历法(即平历)和天文年历法是历算性质不同的两种历法,它们之间也是不可替代的关系,所以就必须都得存在。中国等一些国家是使用天文年历性质的历法和规范历法相结合的国家。其中天文年历性质的历法是我国的传统农历,而规范历法就是现行公历。我国的少数民族历法中的傣历也是规范阴阳历法。
也就是未来历法应适应各种文化的要求,必须使用综合阴阳双轨制历法也及平历性质(历算),天文年历性质的历法的综合历法才行。在我国,农历历法是阴阳双轨制天文年历性质的综合历法,应是其他平历制历的参考系,而平历又给天文年历性质的历法农历提供计算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