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科普知识]夏至话题:为什么热在三伏?
夏至在夏历五月里,一般公历平年为6月22日,闰年为21日。地球总是侧着23度26分21秒的身子围绕太阳公转,夏至太阳垂直于地球的北回归线,以后太阳将逐渐南移,照理说应是北半球最热的1天,民谚却说:“冷在三九,热在三伏。”什么叫三伏?为什么热在三伏?
民谚说:“夏至三庚入伏。”夏至的第三个庚日——今年夏历六月二十五、公历7月20日庚戌(即大暑前3天)为初伏——开始入伏,一般每伏10天,七月初六、公历7月30日庚申为中伏,今年中伏只有10天,末伏在立秋后2天的七月十六、公历8月9日庚午,到七月二十五、8月18日结束,称为“出伏”,今年伏天仅有30天。4天后为处暑——暑天的末尾。有些年份的夏至与庚日相距较近,起伏早,中伏就会有20天,伏天就有40天。
为什么最热的日子会滞后呢?原来地表有储存热量的作用,在1天当中,太阳当顶的正午并不是最热的时候,因为夜间放散了不少热量,要等4小时左右地表储存的热量达到峰值,才是最热的时侯;夏至日虽然白天的日照时间长,地表储存热量较多,夜间放散热量较少,但冬天春天里地表储存的热量已消耗了许多,所以还不是一年里最热的日子,要等到夏至后40多天的末伏——立秋,地表储存的热量达到峰值,才是最热的时期。
1年中温度从热到冷的节气及其日期(根据1901~2100各年同名节气的众数日期)顺序如下:
立秋>>处暑>>白露>>
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08.07>08.23>09.08>09.23>10.08>10.23>11.07>11.22>12.07>12.22>01.05>01.20 大暑>>小暑>>夏至>>/
芒种>小满>>立夏>>谷雨>>清明>>春分>>惊蛰>>雨水>>立春
07.23>07.07>06.21>06.06>05.21>05.06>04.20>04.05>03.21>03.05>02.19>02.04 四川省仁寿县科协华夏历法研究会
周书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