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农历论坛知识讨论区历法知识 → F-1向人大提案之源——关于加强历政建设的建议


  共有14498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

主题:F-1向人大提案之源——关于加强历政建设的建议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历改委西电
  1楼 个性首页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贵宾 帖子:311 积分:8243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05/4/30 8:41:00
F-1向人大提案之源——关于加强历政建设的建议  发帖心情 Post By:2005/6/27 8:36:00

F-1关于加强历政建设的建议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金有巽  章潜五

    读1994年12月3日《光明日报》的热点评论,深感事态严重,故今献上一计——部署“历政侧击力量”。说明如下:
    为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必须扫除鬼神迷信等玄虚观念。目前赞扬旧哲理成风,不少人相信人世存在着“自然信息”,认为它能支配人的命运,而占卜就是靠易经获取信息,似乎不仅能够预知人事,且可预知天象和地震。更有人认为占卜有其科学道理(都已含于古书)。因此,从速堵塞住“天人相通”这个“潜科学”的理论泉眼,不让它形成大流害人,应该是出版、图书馆界的任务。但今力量微弱,似乎回天乏力。
 
历书的成分,主要是依据天象的授时资料,然而古代即已把历书当作“天人相通”的桥梁,把年月日编以干支代号,除了用作历史记事用途之外,还可用它占卜,向神明问事,使历书兼为破译“自然信息”的工具。历书的这种功能,古代即已形成,似乎有其理论背景,易学家认为易、医、历三者同源嫡亲。目前市面上流行的历书,名为《农历》或《皇历》,实为农卜兼用之书,标榜“日用历书”、“万事不求人”,实为问卜的指导书,具有“易理手册”性质,甚至美名为周易预测实用历书。

    点评的标题“封建迷信侵袭《农历》”,似乎值得认真推敲,这一标题好像缺少下半句,未能一针见血。对于点评的这一疾呼,可能读者会有两种理解:
(1)《农历》本应是农业需用的历书,不应编入占卜性资料(例如易卦、生肖、风水等等),它也不应变成百家争鸣的据点。通过深究可知,这种“百家争鸣”是出版界和出版管理部门的失误,是有些出版社利用这种思潮搞创收,年底捞一把,而出版管理部门给这种“争鸣”开绿灯,为星相占卜术进入万家提供了载体,结果给精神文明建设制造了障碍,其后果是严重的!
(2)“农历”名称是对于授时历书的“尊称”,与农业无关的内容不应该编入。我们要用历史眼光看这问题,易经渗入历书是古已有之,是长期逐渐地融入的,是朝廷御用历官们干的,有其政治目的。辛亥革命推翻封建皇朝后,在临时大总统孙中山的第2号命令中明确“改用阳历”,在编历办法四条中,虽有“新旧两历并存”,但是更有“吉凶神宿一律删除”。这个改历是在做“剥离手术”,依靠法制手段来恢复历书的原旨,因此是净化历书的一项革命性措施。
 
民国时代以阳历为主,旧历为辅,终究是一种姑息迁就的做法,这种双轨历制是对陋俗旧观念的让步。因而导致许多误解:(1)认为只有旧历才能指导农事活动。因此认为千万不能废除它;(2)认为按照旧历过年才是真正的欢庆年节;(3)认为阳历是官历,而旧历是民历;(4)认为24节气是阴历,农民遵照节气授时农耕,似乎换算成阳历日期就不对了。正是由于这些误解,造成了广泛的历法误识,致使产生许多社会困惑现象。
    在这一套错误逻辑的指引下,40年代出现了历法的改称,旧历不再称为“废历”、“古历”,而是改称“夏历”,还有人不太恰当地称为“阴历”。建国前夕,也有少数人把旧历叫成“农历”,其用意还是善良的,是想维护我们祖先的创历荣誉,体现以农立国的国策,但是否几千年后的中国一直都必须采用这种旧历来授时农耕呢?由于认为旧历不能被废除,又不能再把它称为“宣统历”,叫“夏历”似乎又不太符合历史。因为明清时代已请洋人修改过历法了,因此只好权且改称“农历”。上述历法改称的史实,多少是个“历盲症”表现,时期约在1912年至1948年为主。“盲”的意思是指不知道节气的本质是阳历,甚而反咬一口说阳历中没有节气,不承认节气是由于太阳照射地面的变化造成的,似乎还有月亮的影响作用哩。不少人认为阳历是外国东西,哪里会有24节气?建国前的上海人,就曾经把圣诞节叫做“洋冬至”,按此逻辑推论,凡是用阳历日期编排的节气历表都认为不是“真牌节气”。

建国后,已有多位专家撰文说明24节气的本质是阳历,明确地反对把旧历改称“农历”,认为名不正、言不顺。许多专家一致认为阳历才是名符其实的农历,笔者完全赞同这个科学论点,认为农历应该“脱帽让座”才对,倒不必还原称为“宣统历”,仍然改称“旧历”就已够准确符实了。笔者更反对60年代的改称根据:旧历既能授时农耕,又是农民所喜爱的历法,因此给予一个尊称“农历”。笔者认为这是混淆是非,颠倒了阴阳,破坏了天理。

作上述贅述,是想指明点评标题不够妥当,似乎需要作些更改为好,例如改成:“封建迷信再度侵袭农历”、“农历历书已被封建迷信浸透”,或者加上半句为“历书变成封建迷信的保护伞”。点评的真意是想引起读者的理性,据此似可提出值得认真思考的一些问题:(1)农业种植非要依靠旧历吗?(2)用旧历来指点民俗活动,但它是否也在维护陋俗和迷信活动?(3)用旧历来规定民俗节日,是否会造成一系列的社会困扰?(4)保存旧历,对于精神文明建设和科学思想的培养会有哪些危害?

    笔者主张斧底抽薪,注重历法研究,严格历书管理,抓紧历法改革,总称是要加强历政工作。历政工作的任务是指导人民理解历法,尊重历法,正确地使用历书。对此任务,文化部门和民政部门等都有责任,倘若再有推让,社会文明的滑坡现象将会愈演愈烈,造成难以收拾的局面!
    我们初步设想,历政工作的大致内容如下,请政府参考采纳。

历政工作的概略和重点
    在全国人大会议上,确定行历模式(历制)、授时依据(历法)、计时方法(计量标准)之后,由国家主席发布行历命令,历政工作也就同时启动。力求国定历法在实施时不走样,不受干扰。根本措施是加强宣传教育,使人民理解历法。国家提供科学先进的历书,并且教会人们正确使用。此外,还需配合开展其它有关工作。今详述如下:

一、历政工作的范围和原则
1、 历法也是国法之一,必须国家统管,高度集中统一。它也是计量标准,故需力
求一致,名称术语亦应规范化,力促世界用历一致。
2、 历制应该单一,除个别地区外,尽可能避免双轨制。
3、 旧历存在许多固弊,早已不符现代使用,建议尽早停止使用。民俗节日可以移
植于现行公历上。国家法定节日一律采用公历日期规定。
4、 历法的解释应由天文界指定机构负责,例如天文学会普及委员会。
5、 历书应由政府指定的学术机构编制监印,例如天文研究所等。
6、 历书必须纯真简明,可附历法常识性介绍,节气可附总表,月相可以附注。经
过批准,可以编印某种产业的专用历表、少数民族专用历,宗教界可以另编教历,但不能出售。
7、 固定的标准历书不附与历法无关之常识,生活手册允许附加历表,但应认真复
制。
8、 历书中应该注明纪念日和重要节日,但不能有宗教性节日或外国节日,
9、 历政工作的总方针是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移风易俗,摆脱旧哲理对于历法的干
扰。学术界应该多加支持历政工作。
10、为求整顿和净化社会风气,需由中央控管形势,使新世纪开个好头,注意港澳
等外部影响,防止古旧哲理泛滥。

二、          具体工作
1、 敦促社会学家、民俗学家多写文章,阐述民俗节的演化,析出一批违反时代精
神的陋俗。
2、 敦促哲学史专家析解历法中的天人相应哲理,古代把历法与吉凶祸福联系的原
因。
3、 敦促天文、气象、历史学家多多撰文,说明历法的来源、发展史、节气真义,
如何理确运用节气规律。
4、 引导图书情报界、新闻出版界关心历政宣传工作,核实历改方面的消息,鼓励
人们研究历法改革。
5、 市政管理部门经常发布由于旧历所致的社会困扰情况,呼吁大节日春节等稳定
不变。
6、 历书形式应作改革,尽力转变为简表形式。尽早设计出电子式袖珍历书,别让
电脑算命走在前头。
7、 报刊经常正确引导读者,节气日期不再用旧历标示,启发人们正确认识天地人
物关系,抵制旧哲理和封建迷信。
8、 希望气象学家多作启导工作,使能圆满完成“以授农时”任务。

三、          咨询、顾问、会议、通报
1、 中国科学院和中国社会科学院是历政工作的顾问指导机构;
2、 天文研究所和紫金山天文台是历书历表的编审机构;
3、 南京大学天文系、武汉大学哲学系承办历法民俗方面的学术讨论会;
4、 《天文爱好者》杂志编辑部承担历法知识方面的咨询服务;
5、 《光明日报》编辑部收转全国历改建议,汇编通报情况;
6、 新闻出版部门组织调查市场上的历书销售情况;
7、 暂定《科学》、《天文爱好者》杂志辟设历改研究专栏,引导人们研究与研制新历法。
(1994年12月22日)

(载于《历法改革研究文集》,1998-12)

支持(0中立(0反对(0单帖管理 | 引用 | 回复 回到顶部

返回版面帖子列表

F-1向人大提案之源——关于加强历政建设的建议








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