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农历”应科学更名 春节宜定在立春 一、“农历”应科学更名 “置闰太阴历”(即农历)是我国的传统历法,清朝时称为“皇历”。西方国家的格里历传入我国以后,才分称“中历”、“西历”。辛亥革命后,孙中山先生立即通令改历改元,宣布“改用阳历”,“新旧历并存”,编历办法中明确了“吉凶神宿一律删除”。至新中国成立以前,格里历称为阳历、国历,传统历法的名称不一,称为“夏历”、“阴历”、“旧历”、“废历”。新中国成立后,统称格里历为公历,传统历法称为夏历(历法岁首与夏朝历法相同,均为“正月建寅”)。1968年初,夏历突然改称“农历”,这一改名很不科学,名为反对复古,实则违反科学,多年来,不少专家、学者撰文反对。我们建议“农历”应及早科学更名。 我国的置闰太阴历(即农历)曾是先进历法,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缺点日益暴露,北宋著名科学家沈括一针见血地指出其缺点为“气、朔交争,岁、年错乱,四时失位,算数繁猥”,他首先提出以节气历为基础的《十二气历》理论,太平天国时,循此创制并颁行了我国第一部太阳历《天历》。前陕西省委书记陈元方在《历法与历法改革丛谈》一书中说:“我国传统的历法——《置闰太阴历》,名曰《农历》,其实它对农业生产的指导毫无意义,谈不上是什么《农历》。”“我国传统历法中真正有实用价值,有利于农业生产的指导,并受广大农民欢迎的,是《二十四节气》,而不是阴历。”他主张“走太阳历之路,创制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农历》”。 鉴于上述,我们认为对于我国传统历法的定名,需考虑其科学性和传统性。建议将“农历”改称“华历”,而将今后创制的“新农历”称为“新华历”。现提请全国人大会议注意并移交有关部门研究解决。 二、春节宜定在立春 春节是我国人民的传统节日,自古以来,传统历法以立春为春节,是时,民众或春祭,或挂春幡、吃春饼、赶春牛,以庆岁首。1913年,袁世凯政权“定阴历元旦为春节”,将过年与春节合二为一,迄今八十多年。 现行春节(正月初一),在历法上往往于大寒与雨水之间前后摆动(参见本文集6-6之五节),早则约元月21日,晚则约2月20日,按概率分析,约有66 % 不是候春就是误春。质言之,与春首(立春日)相去甚远,不科学,不贴切。 现行春节(正月初一),多误农时。我国以农为本,立春一过,即需抓紧春耕与春灌。而现行春节约49 % 在立春日之后,加上过年习俗“不过十五不下地”,更是火上泼油,不利农时。 现行春节(正月初一),在阳历上游移不定,偏离达28天,对社会生活困扰颇多。一不利于月度统计;二使各类学校的两个学期的教学计划无法稳定;三使交通部门的春运计划难以稳定,或早或迟;四使元旦与春节间的双节供应计划年年变动,或长或短,无法统一。 现行春节,与旧俗过年合二而一,使旧俗气氛更浓,不利于移风易俗,促进社会生活的现代化。据此,我们建议:春节宜定在立春。此举既不涉及民间“过年”,也对历法改革多有禆益。 附件及参阅资料 附件一 春节时日的游移变化(参见本文集6-6之七节) 附件二 19年教学历的统计(参见本文集6-6之八节) 资料一 陈元方《历法与历法改革丛谈》,第32篇 “走太阳历之路,创制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农历》”,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年12月。 资料二 章潜五编著《智寿历卡(1900-3099)》,§ 5 “春节历日的科学确定问题”,请审试用稿,1995年1月。 资料三 金祖孟:“农历宜改称旧历 春节应定在立春”,上海科技报,1986年2月1日。 资料四 罗尔纲:“旧历不应称为农历”,文汇报,1992年2月11日。 资料五 杨元忠(旅美华人)“农历、阴历正名之辨”,台湾《传记文学》,54卷第1 期。 建 议 人 金有巽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原图书馆馆长) 应振华 (陕西师范大学 教授) 卫 韬 (中共陕西省委办公厅) 章潜五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教授) 1995年2月20 日 编者说明: 此提案由全国人大代表、陕西省新闻出版局马大谋副局长建议后,中国科学院专文作了答复[办字(1995)061号]。其中说: 三、“春节”是我国人民的传统节日,过去称为“过旧历年”,是农历正月初一日,若将“过年”与“春节”分开,“过年”不放假,“春节”另订一个公历日期以便于安排工作和各项计划。这种做法是完全可以的,但要能被广大群众所接受才行。同时也要考虑海外侨胞的传统习惯,他们也把中国传统节日作为自己的节日。 中国科学院办公厅 一九九五年六月十三日 (载于历法改革专业委员会编:《西安历法改革研究座谈会文集》,陕西省老科学技术教育工作者协会、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2-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