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农历论坛知识讨论区历法知识 → A-8积极支持和资助历改研究的海外侨胞——98岁杨元忠先生


  共有21502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

主题:A-8积极支持和资助历改研究的海外侨胞——98岁杨元忠先生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历改委西电
  1楼 个性首页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贵宾 帖子:311 积分:8243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05/4/30 8:41:00
A-8积极支持和资助历改研究的海外侨胞——98岁杨元忠先生  发帖心情 Post By:2005/6/10 9:15:00


摘文著者简介:
杨元忠(1908-    ),出生于香港,原国民党海军少将,抗日战争时期曾任我国驻联合国武官,现居美国。1967年后,在美国纽约市商业机构工作,1973年退休。因见“农历”误称流传,奋起撰文纠偏,载于台湾《传记文学》杂志(1984年),后又登载《国文天文》杂志。他曾努力向台湾当局和“中央科学院”亟力呼吁,未见任何反响。今寄望于大陆环境下解决,特从其退休金中挤出美元资助历法改革研究(2005年注:已资助6次)。近日来信表示[注:参见老兵章潜五给老兵郭松民的信(五)],十分赞成春节定于立春之日,并积极支持“农历”科学更名。(载《历法改革文献摘编》)

“农历”“阴历”正名之辨(摘录)
杨 元 忠

台北《传记文学》第45卷第1期,1984年

    日历这个工具,是用来记录时间的。中国在未与西方接触之前,一直用的是我国用惯了多少世代的一种日历。在这里我暂称之为“中历”。……因为同时有两种日历在我们的社会上流行,其名称就有区别的必要,较早的时期,我们称西历为“新历”,而称中历为“旧历”,以资区分。后来大概是觉得“新”与“旧”都有时间性,不宜长期使用。同时又觉得西历是以地球绕太阳一周为一年,作为建历的基础;中历则以月球亦即是太阴的圆缺现象为主,而以地球绕太阳一周为辅作为建历准则,因此改称西历为“阳历”,中历为“阴历”。

    二十多年前,我在报刊上开始发见称中历为“农历”的文字。这个名词,似乎很有吸引力,所以随时间之进展而日益普遍地被采用起来。目前其普遍的程度,业已超过“阴历”了。揆之人类文化发展的趋势,“后来居上”是必然的现象。那么,中历之由“旧历”而“阴历”而“农历”,是不是亦可适用这一原则呢?我想许多人喜欢称中历为“农历”,恐怕亦是为“后来居上”的原则所炫,认为新的一定更好。赶个时时髦,以示进步,有何不可!
    我虽然亦是常常认为“新的一定是更进步的”,但在中历名称时下的演进问题上,并不持此看法。
    记得十多年前,我还在纽约市居住的时候。因为在台湾来的报纸上,常常发见“农历”这个名词,就问台湾来的朋友,把“阴历”改称为“农历”,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他说,因为农人耕种,非靠阴历的节气来决定农作的时机不可,所以有此称呼,求其名实相符也。我听他这一解释,“茅z”顿开,心中不禁好笑。我当时认为这亦许是若干喜欢新名词的文人搞出来的玩意。因为他们对天文及气象的常识,可能知道得不多,所以有此误解。“见怪不怪,其怪自败”,由它去罢。
    一转眼,不觉十多年了。 这几年,不但台湾出版的刊物,连香港及美国的中文刊物,亦是“农历”“农历”的愈来愈多,“阴历则几乎见不到了。那些在文章上用“农历”的,有不少还是很有名气的人物。这个“因果颠倒”的名词,如果任其通行下去,恐怕会使我们这个文明古国,蒙上一层“愚昧”的阴影。读者试想,农人耕耘,必须配合气候(“气候”与“天气”不同,请不要忽略)。气候的变化,出自太阳,与月球无关。阴历而与农作扯上关系,其中必有跷蹊。

我是海军军官出身。海军为了航海上的需要,其军官必须略懂天文。因此我于五十多年前在海军官校做学生的时候,亦修过天文学与气象学。大家都晓得,军官的学识,除了兵器及战略战术这些“看家本事”略为突出之外,其他真是“样样通,样样松”。我学的天文,只限于航海上需要的“应用天文学”。与专门研究天文的专家比较起来,差的多得很。但是用来了解太阳与地球运转的关系位置对气候的影响。则还游刃有余。本来纠正“农历”这个名词的责任,应该是我国政府,天文台,或天文学权威人士的事。但是等到了这多年,还没有见到动静。不得已,只好由我这个“老兵”出来呼吁了。

农作物耕耘的时机,是依当地的气候来决定的。地球上各地气候的变化,则随地球与太阳关系而定。这是因为地球自转的轴线,与地球绕太阳而转的圆周所在的平面,并不垂直,而成六十六度三十分交角的缘故。所以某一地区的农作物,何时播种,何时收成,要依地球绕到太阳的某一特定位置来决定。
说到这里,我需要先把阳历的两点基本形态,作个简要的说明。
……(今略)
各地的农人,依照当地的纬度及地理形势,在阳历的月日上标定各项农作的概定日期,耕种的效果,就正常而可靠。

靠阴历来耕耘,情形就不同。阴历一年虽然亦是十二个月,但每个月的日数,则以月绕地球一周为准,所以平均只约二十九天半。十二个月合计,只有三百五十四天左右。较地球绕行太阳一周,平均少十一天至十二天。只好每两年或三年就加一个闰月来补救。因此阴历的某月某日,与前一年或后一年的同一月日,地球与太阳的关系位置,就各不相同,最大的差异,可以到二十多天。气候的差异亦就可观了。
我们自古以来,便是以农立国的民族,我们祖先中的天文家,亦知道用阴历来耕耘的毛病。为补救阴历在气候上不正确的缺点,就把地球绕行太阳的圆周,以春分等四个基准点中任何一点为准,分割成等长的二十四节,每节为圆弧十五度,如果换算为时间,则每节为十五天又五分之一强。他们又把每节圆弧的起点,赋以与农作或气候有关的名称,使农人的耕耘时机,有个准则可循。这就是阴历中二十四个节气的由来,这二十四个节气在阴历中的日期,每年都不相同。我们早先的社会,没有阳历。农人们每年一定要从当年的阴历中,查看他们需要知道的节气是何月日,以作耕耘的准则。这是无可奈何的事。

现在我们的社会,阳历已经非常通行。我政府负责农业或内政的机构,就该把阴历的二十四个节气的日期明文标定在阳历上。因为这二十四个节气的日期,在阳历上是可以不变的。农人可依照阳历来耕耘,不必再费心去找阴历。
……

西方各国的社会,只用阳历,没有阴历,更不晓得什么是二十四个节气。他们的农人,并没有在农作时机上迷失。因为他们依据阳历来耕耘,各项重要农作措施,年年都是那个时期,绝对错不了。比我们的农人年年都要靠阴历来找节气,既方便又省事。我们为什么不把我们那落伍的老办法抛弃,改用阳历来做耕耘的准则呢。
说到这里,读者便可了解,阳历才真正是农历。称阴历为农历,是“因果颠倒”。不是出于无知,就是由于大意。”
我们如果要把中国农人,从“二十四个节气”的纠缠中解放出来, 一定要把“农历”这个“怪名称”去掉;并由政府将这二十四个节气列表(编者注:今附于文末),注上“最接近正确”的阳历日期,以作过渡时期使用。农人只要有这张表,就可施行耕耘,不必再年年花钱去买“皇历”。久而久之,成了习惯,连这张表亦可以不用了。

读者请不要误会,以为我要把阴历一脚踢开。阴历是我国文化中重要的一环。像我这样年逾古稀的人,青年及中年时期,都在阴历的时光度过。端午、中秋、除夕等节日,以及家中人的生日,在我的生活中,都已印下美好而且不能磨灭的痕迹,必须依照阴历来庆祝,方觉得有味道。因此虽然在海外寄居多年,家中年年还都要挂一份有阴历加注的月份牌,以免“错过”时机。这是我缅怀祖国文化情怀所寄托。我之所以反对继续沿用“农历”这个名词,只是要把“农”字从阴历中剔除而已。

附:杨元忠先生来函
编辑先生:
拙作《‘农历’‘阴历’正名之辨》一文,于二月间就托台北的朋友投交贵刊,想亦因为他搬了家而遗失了,后来看到在纽约出版的中文《世界日报》,三月九日版,登载行政院在答复立法院林国荣委员质询有关阴历问题时,表示“旧(农)历依四季寒暑定年,以太阴之盈亏计月,每年有二十四节气……其应用之所以历久不衰,乃因我国一向以农立国。国民依节气而春耕秋获。……可见辖有内政部及天文台的行政院,对于阴历的本质,还是没能了解。乃于三月二十日给行政院邱副院长,附拙作《‘农历’‘阴历’正名之辨》一文,请他纠正此一错误。
本人过去阅读贵刊,知道许多很有名望的作家,在他们的著作中亦都称“阴历”为“农历”。可见时下一般人对于误认阴历的缺点为优点的毛病,实在是根深蒂固,请一读拙作,便可确知。现在再附上该文一份。甚望能在贵刊登载,以资辨明此一日益流行的错误。敬颂撰安
                                    杨 元 忠  敬启
                                              民国七十三年四月十六日
(载于《历法改革研究资料汇编(汇报交流稿)》,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历法改革研究小组,1996-03)
附:无 独 有 偶 的 两 岸 交 流

杨元忠在此文中附载的节气表(1984年)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 11 11 12 12  月

小 大 立 雨 惊 春 清 谷 立 小 芒 夏 小 大 立 处 白 秋 寒 霜 立 小 大 冬 节
寒 寒 春 水 蛰 分 明 雨 夏 满 种 至 暑 暑 秋 暑 露 分 露 降 冬 雪 雪 至 气
5 20  5 20  7 22  6 22  7 22  6 21  7 22  6 21  5 21  6 21  5 21  6 21 日
——————————————————————————————————————

章潜五制成“贺卡千年旋历“中的节气表(1993年)
(日期取20-21世纪200年的众数,偏离一般不逾一天。也可改成只取21世纪
100年的众数,参见章潜五著《智寿历卡(1900-3099)》,1995-0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月

小  立  惊  清  立  芒  小  立  白  寒  立  大  节
寒  春  蛰  明  夏  种  暑  秋  露  露  冬  雪  气
6  4  6  5  5  6  7  7  7  8  7  7    日 

大  雨  春  谷  小  夏  大  处  秋  霜  小  冬  中
寒  水  分  雨  满  至  暑  暑  分  降  雪  至  气
20  19  21  20  21  21  23  23  23  23  22  22  日

支持(0中立(0反对(0单帖管理 | 引用 | 回复 回到顶部

返回版面帖子列表

A-8积极支持和资助历改研究的海外侨胞——98岁杨元忠先生








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