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农历论坛知识讨论区历法知识 → 求:中国古代农历算法


  共有55803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

主题:求:中国古代农历算法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易子
  11楼 个性首页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新手上路 帖子:25 积分:555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08/8/10 14:15: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8/9/8 20:17:00

有关冬至点,我想应该仍用现在算出的天文位置为准。中国历史上,元朝的郭守敬所测的冬至点是最为精确的,他通过测影计算冬至点,与现代算出的结果基本相同,而历史上许多年代的冬至并非实测得出的结果,而是按历书所载算出来的,误差较大。因此,如采用古代的平气历,冬至点还是应该按现代的精确位置为标准。

支持(0中立(0反对(0单帖管理 | 引用 | 回复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xjw01
  12楼 个性首页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蝙蝠侠 帖子:866 积分:3804 威望:3 精华:20 注册:2008/3/20 22:14: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8/9/8 22:11:00

以下是引用易子在2008-9-8 19:55:00的发言:
我印象中,唐朝以前,中国历法采用“平气平朔”。唐朝之后至明朝,历法采用“平气定朔”。清朝至今,历法采用“定气定朔”。古代的阴历,一般采用“无中置闰”法,即以没有“中气”的月份定为闰月,为十九年置七闰。这是个大概,许老师可用上面的概念查一下网络中的资料,或许对你有帮助。感谢你为大家无私提供“寿星万年历”!

听你这么说,我基本明白了。难怪我用现代算法的计算结果与1500——1600的实历产生的差异主要发生在置闰问题上(因为中气算法不同导致的),而朔月发生日期基本没有差异(因为古人那时候已使用定朔)。当时我把古代日历推算到1500年,就不敢再往前推算了,原因就是闰月的差异太大,需要的订正数据过多。

如此说来,计算古代农历要比计算现代农历相对要容易一些。


支持(0中立(0反对(0单帖管理 | 引用 | 回复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易子
  13楼 个性首页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新手上路 帖子:25 积分:555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08/8/10 14:15: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8/9/8 23:45:00

二楼的书籍,《古代天文历法论集》中有一篇《古代历法的置闰》,是有关古历置闰法的文章,应该对你有帮助。

支持(0中立(0反对(0单帖管理 | 引用 | 回复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ldlcau
  14楼 个性首页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论坛游侠 帖子:159 积分:583 威望:0 精华:1 注册:2008/9/3 16:55: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8/9/10 9:51:00

您无权查看精华帖子

[本帖被加为精华]
支持(0中立(0反对(0单帖管理 | 引用 | 回复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ldlcau
  15楼 个性首页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论坛游侠 帖子:159 积分:583 威望:0 精华:1 注册:2008/9/3 16:55: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8/9/10 9:52:00

中国古代的历法
 朝代 历名 编者 使用年分
西汉 太初历/三统历 邓平 前104年-84年
东汉 四分历 编诉 85年-205年
干象历 刘洪 206年-236年
魏 景初历 杨伟 237年-442年
刘宋 元嘉历 何承天 443年-462年
大明历 祖冲之 463年-520年
后魏 正光历 李业兴 521年-539年
兴和历 李业兴 540年-549年
北齐 天保历 宋景业 550年-565年
后周 天和历 甄鸾 556年-578年
大象历 冯显 579年-583年
隋 开皇历 张宾 584年-607年
大业历 张胄玄 608年-618年
唐 戊寅历 傅仁钧 619年-665年
麟德历 李淳风 666年-728年
大衍历 一行 728年-761年
五纪历 郭献之 762年-784年
贞元历 徐承嗣 785年-821年
宣明历 徐昂 822年-892年
崇玄历 边冈 893年-955年
五代 钦天历 王朴 956年-959年
北宋 应天历 王处讷 960年-980年
干元历 吴昭素 981年-1000年
仪天历 史序 1001年-1023年
崇天历 宋行古 1024年-1063年
明天历 周琮 1064年-1073年
奉元历 卫朴 1074年-1091年
观天历 皇后卿 1092年-1102年
占天历 姚舜辅 1103年-1105年
纪元历 姚舜辅 1106年-1126年
金 大明历 杨级 1127年-1179年
重修大明历 赵知征 1180年-1280年
南宋 统元历 陈德一 1135年-1160年
干道历 刘孝荣 1167年-1175年
淳熙历 刘孝荣 1191年-1198年
会元历 刘孝荣 1191年-1198年
统天历 杨忠辅 1199年-1206年
开禧历 包翰元 1207年-1250年
淳佑历 李德卿 1251年-1252年
会天历 谭玉 1253年-1270年
成天历 陈鼎 1271年-1274年
皇极历 刘焯 605年-617年
乙未历 耶律履 1180年-


授时历

时宪历


历代历法


古六历

颛顼历 - 秦朝、西汉(? - 公元前104年)

太初历(三统历) - 西汉、新朝、东汉(公元前104年 - 84年)

四分历 - 东汉(85年 - 220年)、曹魏(220年 - 236年)、东吴(222年)、蜀汉(221年 - 263年)

干象历 - 东吴(223年 - 280年)

景初历 - 曹魏、西晋、东晋、刘宋(237年 - 444年)、北魏(398年 - 451年)

元嘉历 - 刘宋、南齐、南梁(445年 - 509年)

大明历 - 南梁、南陈(510年 - 589年)

三纪历 - 后秦(384年 - 517年)

玄始历 - 北凉(412年 - 439年)、北魏(452年 - 522年)

正光历 - 北魏(523年 - 534年)、东魏(535年 - 539年)、西魏(535年 - 556年)、北周(556年 - 565年)

兴和历 - 东魏(540年 - 550年)

天保历 - 北齐(551年 - 577年)

天和历 - 北周(566年 - 578年)

大象历 - 北周(579年 - 581年)、隋朝(581年 - 583年)

开皇历 - 隋(584年 - 596年)

大业历 - 隋(597年 - 618年)

皇极历

戊寅元历 - 唐朝(619年 - 664年)

麟德历 - 唐(665年 - 728年)

大衍历 - 唐(729年 - 761年)

五纪历 - 唐(762年 - 783年)

正元历 - 唐(784年 - 806年)

观象历 - 唐(807年 - 821年)

宣明历 - 唐(822年 - 892年)

崇玄历 - 唐(893年 - 907年)、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908年 - 955年)

九执历

符天历

调元历 - 后晋(939年 - 943年?)、辽朝(961年? - 993年)

大明历 - 辽(994年 - 1125年)

钦天历 - 后周(956年 - 960年)、北宋(960年 - 963年)

应天历 - 北宋(963年 - 981年)

干元历 - 北宋(981年 - 1001年)

仪天历 - 北宋(1001年 - 1023年)

崇天历 - 北宋(1024年 - 1065年;1068年 - 1075年)

明天历 - 北宋(1065年 - 1068年)

奉元历 - 北宋(1075年 - 1093年)

观天历 - 北宋(1094年 - 1102年)

占天历 - 北宋(1103年 - 1105年)

纪元历 - 北宋、南宋(1106年 - 1135年)

统元历 - 南宋(1136年 - 1167年)

干道历 - 南宋(1168年 - 1176年)

淳熙历 - 南宋(1177年 - 1190年)

会元历 - 南宋(1191年 - 1198年)

统天历 - 南宋(1199年 - 1207年)

开禧历 - 南宋(1208年 - 1251年)

淳佑历 - 南宋(1252年)

会天历 - 南宋(1253年 - 1270年)

成天历 - 南宋(1271年 - 1276年)

大明历 - 金朝(1137年 - 1181年)

重修大明历 - 金、元朝(1182年 - 1280年)

授时历(大统历) - 元、明朝(1281年 - 1644年)

时宪历 - 清朝(1645年 - 1911年)

中国古代历法要点
  1、公元8年十二月初,王莽改国号为新,称始建国元年,并颁行以十二为岁首的殷历。因此公元8年少十二月。
  2、公元23年,汉淮阳王刘玄颁行新历,恢复以正月建寅为岁首的夏历,该年有两个十二月。
  3、公元237年,魏明帝改用以十二月为岁首的殷历,称“景初历”(亦称永初历),既把三月改为四月,是年无三月,只有11个月,公元238、239年均实行殷历,公元239年十二月复寅正,是年有两个十二月。
  4、公元689年,武则天颁行以十一月为岁首的周历,是年少十一月和十月,并将其移至公元690年岁首(称正月、腊月)。直至公元700年十月复寅正,该年有15个月。
  5、公元761年九月唐肃宗建宝应年号,并颁行以建子月为岁首的周历,该年仅10个月。但仅过半年,于公元762年四月复寅正,故该年有两个四月和五月,共有14个月。
  6、公元1582年罗马教皇格里高利修订历法称格里历,其中将1582年10月4日后的一天改为10月15日,星期序号仍然连续计算。这样就解决了儒历比回归年慢10日的情况,改年只有355天。
  7、公元前850年至公元前222年,岁首是指含冬至之月(农历建子之十一月)的朔日;公元前221-前104年,以颛顼历十月建亥为岁首;公元前104年后,采用夏历以正月初一为岁首。


支持(0中立(0反对(0单帖管理 | 引用 | 回复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ldlcau
  16楼 个性首页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论坛游侠 帖子:159 积分:583 威望:0 精华:1 注册:2008/9/3 16:55: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8/9/10 9:54:00

太初历

     历法是长时间的纪时系统。具体地说,就是对年、月、日、时的安排。因为农事活动和四季变化密切相关,所以历法最初是由农业生产的需要而创制的。我国的农业生产历史悠久,古代曾制定过许多历法,其中西汉的《太初历》是第一部比较完整的历法.

      西汉初年,沿用秦朝的《 顼(zhuānxu专须)历》。但《 顼历》有一定的误差。公元前105年(元封六年),经司马迁等人提议,汉武帝下令改定历法。公元前104年,天文学家落下闳、邓平等人制订了《太初历》。《太初历》规定一年等于365.2502日,一月等于29.53086日;将原来以十月为岁首改为以正月为岁首;开始采用有利于农时的二十四节气;以没有中气的月分为国月,调整了太阳周天与阴历纪月不相合的矛盾。这是我国历法上一个划时代的进步。《太初历》还根据天象实测和多年来史官的记录,得出一百三十五个月的日食周期。《太初历》不仅是我国第一部比较完整的历法,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历法,它问世以后,一共行用了一百八十九年。

支持(0中立(0反对(0单帖管理 | 引用 | 回复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ldlcau
  17楼 个性首页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论坛游侠 帖子:159 积分:583 威望:0 精华:1 注册:2008/9/3 16:55: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8/9/10 9:55:00

大明历
亦称“甲子元历”。南北朝一部先进的历法。祖冲之创制。

成历于刘宋大明六年(公元462年)祖冲之时年33岁。规定一回归年为365.2428日,是我国赵宋统天历(公元1199年)以前最理想的一个数据。在制历时首先考虑岁差。所谓“岁差”就是由于地球在运行过程中受到其他天体的吸引作用,地球自转轴的方向发生缓慢而微小的变化。因此从这一年的冬至到下一年的冬至,从地球上看,太阳并没有回到原来的位置,而是岁岁后移,这也就引起了24节气位置的变动祖冲之确定每45年11月差1°,这个“岁差值”虽很不精确,但引进“岁差”编制历法,是历法有了更科学的基础,而且在天文学中“回归年”和“恒星年”2个概念被区分开来。
这是我国历法史上第二次大改革。又改进闰法,把旧历中每19年7闰改为每391年144闰,使之更符合天象的实际。在我国首次求出历法中通常称为“交点月”的日数为27.21223日,与近代测得的数据(27.21222)极其相近。所谓“交点月”就是月亮在天体上运行的路线有2个交点(也叫黄白交点),月亮2次经过同一交点的时间叫交月点。历成后上表给宋孝武帝刘骏,却遭到宠臣戴法兴之流的压制和反对。祖著《历议》一文予以驳斥。祖死后十年即天监九年(公元510年)得以施行,达八十年之久。《南齐书.文学传》:“宋元嘉中,用何承天所制历,比古十一家为密,总之以为尚疏,乃更造新法(大明历)。”《隋书.律历志中》:“至九年正月用祖冲之所造甲子元历颁朔......陈氏历梁,亦用祖冲之历,更无所创改。”


支持(0中立(0反对(0单帖管理 | 引用 | 回复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ldlcau
  18楼 个性首页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论坛游侠 帖子:159 积分:583 威望:0 精华:1 注册:2008/9/3 16:55: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8/9/10 9:55:00

应天历

  马依泽(921~1005),【注:“马依泽”乃阿拉伯语Mu‘izz的音译名,义为“给……增光的,尊敬……的,给予荣誉的”】,号温叟。西域鲁穆国(位于小亚细亚当时的东罗马帝国,宋代称“卢眉国”,今归属土耳其)人。
      宋建隆二年(公元961年)来华,历任司农少卿并判司天事、司天少监,撰《后周广顺明元历》一卷、《太一青虎甲寅经》一卷,在公元962~963年间编制新法《应天历》,时年四旬,宋太祖御制序,颁行。《应天历》分六卷,分别为《历经》、《算经》、《五更中星历成》、《晨昏分立成》、《昼夜日出入立成》和《晷影立成》,此法在中国历法中首先引进星期制度(见《宋史》第68卷宋律历志)。
      其名讳系鲁穆文字,汉译马依泽,赵匡胤遂以马授姓,并赐号渔叟,成为回族马依泽氏来华的始祖。他在学术上的贡献得到了宋太祖的赏识,旌表天文略部,授光禄大夫、右柱国兼钦天监,世袭侯爵,定居陕西泾阳,以后马氏成为关中望族。
      1968年台湾罗香林教授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东亚图书馆中发现了一套完整的《怀宁马氏宗谱》,其中《志尚公弁言》提到:“吾族系出西域鲁穆。始祖讳系鲁穆文字,汉译马依泽公,遂以马授姓。宋太祖建极,初召修历,公精历学,建隆二年,应召入中国,修天文。越二年,成书,由王处讷上之。诏曰可。授公钦天监监正,袭侯爵。”

 

应天历是中国北宋太祖建隆四年(963年)四月颁行的历法。 北宋建隆二年(961年)五月,宋太祖下诏令司天少监王处讷等人主持编纂新历,以代替当时沿用自北周的《钦天历》。建隆四年(963年)四月,新历编成,共六卷,宋太祖赐名《应天历》,并赐序颁行 。 宋史·卷68·律历志:“建隆二年五月,以其推验稍疏,乃诏司天少监王处讷等创造历法。四年四月,新法成,赐号应天历”。后因“气候渐差”被宋太宗太平兴国四年(979年)颁行的《干元历》代替。
内容
配合新历的编纂,建隆二年西域鲁穆国的马依泽(http://en.wikipedia.org/wiki/Ma_Yize Ma Yize , http://ja.wikipedia.org/wiki/马依泽 ば いたく)应召入中国,修天文马依泽是今安徽安庆市南关城内回民马氏的始祖。根据“怀宁马氏宗谱”的记载:“马依泽精通历学,建隆二年应召入中国,修天文。越二年,书成,由王处讷上之。诏曰:可,授公钦天监正,袭侯爵。”;由于马依泽参与编修《应天历》的特殊贡献,马氏除被宋太祖授司天监正外,更于干德四年[966]) 八月封授世袭侯,马氏长子马额、次子马怀先后于宋太宗至道三年(997)三月及宋真宗咸平四年(1001)十一月承袭侯位兼司天监官员及监副。 。马氏将伊斯兰数理天文学译介到中国,并将阿拉伯占星术中引进黄道十二宫的方位及太阳入宫日期的推算方法,就天文常数进行观测和推算,然后将推算结果供编历时参用。在北宋《应天历》与五代《钦天历》前,唐朝的历法先后采用的有傅仁钧《戊寅历》(619年-665年),李淳风《麟德历》(666年-728年),一行《大衍历》(728年-761年),郭献之《五纪历》(762年-784年),徐承嗣《贞元历》(785年-821年),徐昂《宣明历》(822年-892年),边冈《崇玄历》(893年-955年),而应天历实际上是以唐朝时僧一行编纂的《大衍历》等唐朝历法为基础。
《应天历》是以宋建隆三年(962)前四百八十二万五千五百五十八年甲子岁为历元,其历元之日,适逢“甲子”、“金曜日”、“朔旦冬至”。其与伊斯兰历的历元是设于西历622年7月16日的金曜日(ādīnah)有关。 其次,《应天历》中有“推定朔、弦、望日辰七直”之句,所谓“七直” 即七值,就是七个星曜(日月金木水火土)值日之义,也就是推算星期序数,在中国历法计算中首先引进西方星期制度,这是《应天历》的重要革新。伊斯兰历有七日为复之制,其逐年元旦的七曜,称为“岁七曜”;其元年首日即起自金曜。由于敦煌文献尚保存《宋太平兴国三年戊寅岁(978)应天具注历日》(大英图书馆,斯0612) 写本一件,可窥此历亦流行于敦煌地区。具注历日题作“大宋国王文坦请司天台官本勘定大本历日”,颇疑王文坦即王处讷,而文坦为其小字。再者,王应麟(1223-1296)《玉海》及徐松(1809) 《宋会要辑稿》俱载《应天历》的具体内容:
《应天历经》一卷、《算草》一卷、《五更中星立成》一卷、《晨昏分立成》 一卷、《昼夜日出入立成》一卷、《晷影立成》。 “立成”一词,即伊斯兰数理天文学中的“快速计算的天文数表/星表”之意。 伊斯兰天文数表(Arabic:zījes Latin: Islamic astronomical tables or handbooks) 包括以下数理计算的多个面向:
太阳、太阴和五纬均行运动(solar, lunar and planetary mean motions);
太阴和行星纬度(lunar and planetary latitudes);
日、月食(solar and lunar eclipses);
圣城麦加的数理坐标位置和方向(determination of qibla, the sacred direction, of Mecca) 和
数理占星学(mathematical astrology)。
据研究,马依泽把伊斯兰数理天文学译介到中国,应包括:
Abū Abdallāh al-Battānī(Latin: Albategni or Albatenius)《天文星表》, 858-929
Kitāb al-Zīj(Latin: Al-Battani sive Albatenii Opus astronomicum), 880
Al- Zīj al-sābī(Latin:The Sabian Tables)《萨比天文历数表》- 书中首次公布了对太阳远地点(apogee) 自托勒密以来进动的数据
Kitāb Matāli al-Burūj(Latin: On the Ascensions of the Signs of the Zodiac)《数理占星学》
Kitāb Aqdār al- Ittisālāt(Latin:On the Quantities of the Astrological Applications)《天文应用学》
这些天文书籍后来先后被翻译成拉丁文。 参见: 从阿尔.法甘尼(al-Farghānī, ?-861或以后)、阿尔.白塔尼(al-Battānī , 858或以前-929)到丁先生(Christoph Clavius, 1538-1612)、利玛窦(Matteo Ricci, 1552-1610)的文献之旅,作者 冯锦荣
贡献
就历法上,应天历是中国历法中首先引进西方星期制度者。
就政治上,应天历的颁定,对于巩固大宋王朝的统治,内政外交,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宋建隆三年(西元962年),宋开始在南唐颁布历法,《十国春秋》卷十六记载:“建隆三年十一月,遣水部侍郎顾彝入贡与宋。壬午,宋颁建隆四年历,宋向南唐颁历”,是实施对南唐进行宗主统治的象征。实际上,南唐在后周时,虽已表示臣服,但据《十国春秋》卷十六载:“改元建隆,南唐未采”。因此,宋为了体现其宗主国地位,遂正式为其颁历。故颁历之举,是加强对南唐进行宗主统治的象征。


支持(0中立(0反对(0单帖管理 | 引用 | 回复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ldlcau
  19楼 个性首页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论坛游侠 帖子:159 积分:583 威望:0 精华:1 注册:2008/9/3 16:55: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8/9/10 10:41:00

资料下载


国学数典论坛

饶尚宽编著:春秋战国秦汉朔闰表(公元前722~公元220)(商务印书馆 2006),PDF
http://bbs.gxsd.com.cn/viewthread.php?tid=135957
http://ishare.iask.sina.com.cn/cgi-bin/fileid.cgi?fileid=4268747

陈垣:二十史朔闰表(古籍出版社,1956)PDF
http://bbs.gxsd.com.cn/viewthread.php?tid=85198
http://aliweekly.nease.net/project_calendar

[清]钱大昕:宋辽金元四朝朔闰考(粤雅堂丛书 清嘉庆二十五年刻本),PDF 
http://bbs.gxsd.com.cn/viewthread.php?tid=84448
吴其昌撰 :金文历朔疏证, pdf 
http://bbs.gxsd.com.cn/viewthread.php?tid=27246
张培瑜[著]:三千五百年历日天象,PDF
http://bbs.gxsd.com.cn/viewthread.php?tid=64234


阙名 撰:大明嘉靖二十年岁次辛丑大统历一卷 刊本,pdf
http://bbs.gxsd.com.cn/viewthread.php?tid=90988
  (清康熙年间)佚名:大统历注(清光绪刻本),djvu
  http://bbs.gxsd.com.cn/viewthread.php?tid=176362
  (清)钱大昕:三统历衍(清嘉庆刻本),djvu
  http://bbs.gxsd.com.cn/viewthread.php?tid=177865
  (宋)不题撰者:三历撮要(清 木刻本),djvu
  http://bbs.gxsd.com.cn/viewthread.php?tid=177858

(明)胡献忠:大统皇历经世(古木刻本),djvu
http://bbs.gxsd.com.cn/viewthread.php?tid=175893


林道心主编:中国古代万年历(河北人民出版社 2003),PDF
http://bbs.gxsd.com.cn/viewthread.php?tid=164058

方诗铭:中国史历日和中西历日对照表
http://bbs.gxsd.com.cn/viewthread.php?tid=163737
http://bbs.gxsd.com.cn/viewthread.php?tid=162045

(唐)韩鄂:四时纂要(明万历刻本),djvu
http://bbs.gxsd.com.cn/viewthread.php?tid=162582
慧缘居士著:万年历现查现用(风水历法), doc
http://bbs.gxsd.com.cn/viewthread.php?tid=64630

中国历代皇帝表&中国历代年号索引表》PDF
http://bbs.gxsd.com.cn/viewthread.php?tid=176145
中国历代纪元表
http://bbs.gxsd.com.cn/viewthread.php?tid=165560


丁緜孙著:中国古代天文历法基础知识,PDF
http://bbs.gxsd.com.cn/viewthread.php?tid=63471
刘洪涛著:古代历法计算法(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3),PDF
http://bbs.gxsd.com.cn/viewthread.php?tid=12052
李芝萍等著:天文时间历法(气象出版社2003年), PDF高清
http://bbs.gxsd.com.cn/viewthread.php?tid=44131
张汝舟著:二毋室古代天文历法论丛(浙江古籍出版社 1987),
http://bbs.gxsd.com.cn/viewthread.php?tid=55054
刘洪涛:古代历法计算法[4月第1本
http://bbs.gxsd.com.cn/viewthread.php?tid=132509
张闻玉《古代天文历法讲座》(6月第一本)
http://bbs.gxsd.com.cn/viewthread.php?tid=146978
常玉芝著:殷商历法研究(吉林文史出版社 1998),pdg
http://bbs.gxsd.com.cn/viewthread.php?tid=56698
武家璧:观象授时_楚国的天文历法,pdf
http://bbs.gxsd.com.cn/viewthread.php?tid=64574
张闻玉:古代天文历法论集(贵州人民出版社 1995),PDF
http://bbs.gxsd.com.cn/viewthread.php?tid=61170


国学论坛 -- 天文历算与地理方志 

《周厉王三十三年至考王十三年经朔历谱》(先秦两汉历法研究之三 天文历算与地理方志 
http://bbs.guoxue.com/viewthread.php?tid=257044
 
周厉王三十三年至考王十三年经朔历谱(先秦历法研讨之三十) 天文历算与地理方志 
http://bbs.guoxue.com/viewthread.php?tid=256557
 
周厉王三十三年至考王十三年经朔历谱(先秦历法研讨之廿九)
http://bbs.guoxue.com/viewthread.php?tid=255838

通鉴汉纪朔闰勘误(残稿)
http://bbs.guoxue.com/viewthread.php?tid=50756

BC1567—BC428年经朔表(先秦两汉历法研讨之廿六)
http://bbs.guoxue.com/viewthread.php?tid=239661

先秦历法研讨
http://bbs.guoxue.com/


古代天文历法论集
http://ishare.iask.sina.com.cn/cgi-bin/fileid.cgi?fileid=4368851
常玉芝:殷商历法研究
http://ishare.iask.sina.com.cn/cgi-bin/fileid.cgi?fileid=3823761
中国古代的天文与历法
http://ishare.iask.sina.com.cn/cgi-bin/fileid.cgi?fileid=3794193


支持(0中立(0反对(0单帖管理 | 引用 | 回复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ldlcau
  20楼 个性首页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论坛游侠 帖子:159 积分:583 威望:0 精华:1 注册:2008/9/3 16:55: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8/9/10 10:41:00

资料下载


国学数典论坛

饶尚宽编著:春秋战国秦汉朔闰表(公元前722~公元220)(商务印书馆 2006),PDF
http://bbs.gxsd.com.cn/viewthread.php?tid=135957
http://ishare.iask.sina.com.cn/cgi-bin/fileid.cgi?fileid=4268747

陈垣:二十史朔闰表(古籍出版社,1956)PDF
http://bbs.gxsd.com.cn/viewthread.php?tid=85198
http://aliweekly.nease.net/project_calendar

[清]钱大昕:宋辽金元四朝朔闰考(粤雅堂丛书 清嘉庆二十五年刻本),PDF 
http://bbs.gxsd.com.cn/viewthread.php?tid=84448
吴其昌撰 :金文历朔疏证, pdf 
http://bbs.gxsd.com.cn/viewthread.php?tid=27246
张培瑜[著]:三千五百年历日天象,PDF
http://bbs.gxsd.com.cn/viewthread.php?tid=64234


阙名 撰:大明嘉靖二十年岁次辛丑大统历一卷 刊本,pdf
http://bbs.gxsd.com.cn/viewthread.php?tid=90988
  (清康熙年间)佚名:大统历注(清光绪刻本),djvu
  http://bbs.gxsd.com.cn/viewthread.php?tid=176362
  (清)钱大昕:三统历衍(清嘉庆刻本),djvu
  http://bbs.gxsd.com.cn/viewthread.php?tid=177865
  (宋)不题撰者:三历撮要(清 木刻本),djvu
  http://bbs.gxsd.com.cn/viewthread.php?tid=177858

(明)胡献忠:大统皇历经世(古木刻本),djvu
http://bbs.gxsd.com.cn/viewthread.php?tid=175893


林道心主编:中国古代万年历(河北人民出版社 2003),PDF
http://bbs.gxsd.com.cn/viewthread.php?tid=164058

方诗铭:中国史历日和中西历日对照表
http://bbs.gxsd.com.cn/viewthread.php?tid=163737
http://bbs.gxsd.com.cn/viewthread.php?tid=162045

(唐)韩鄂:四时纂要(明万历刻本),djvu
http://bbs.gxsd.com.cn/viewthread.php?tid=162582
慧缘居士著:万年历现查现用(风水历法), doc
http://bbs.gxsd.com.cn/viewthread.php?tid=64630

中国历代皇帝表&中国历代年号索引表》PDF
http://bbs.gxsd.com.cn/viewthread.php?tid=176145
中国历代纪元表
http://bbs.gxsd.com.cn/viewthread.php?tid=165560


丁緜孙著:中国古代天文历法基础知识,PDF
http://bbs.gxsd.com.cn/viewthread.php?tid=63471
刘洪涛著:古代历法计算法(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3),PDF
http://bbs.gxsd.com.cn/viewthread.php?tid=12052
李芝萍等著:天文时间历法(气象出版社2003年), PDF高清
http://bbs.gxsd.com.cn/viewthread.php?tid=44131
张汝舟著:二毋室古代天文历法论丛(浙江古籍出版社 1987),
http://bbs.gxsd.com.cn/viewthread.php?tid=55054
刘洪涛:古代历法计算法[4月第1本
http://bbs.gxsd.com.cn/viewthread.php?tid=132509
张闻玉《古代天文历法讲座》(6月第一本)
http://bbs.gxsd.com.cn/viewthread.php?tid=146978
常玉芝著:殷商历法研究(吉林文史出版社 1998),pdg
http://bbs.gxsd.com.cn/viewthread.php?tid=56698
武家璧:观象授时_楚国的天文历法,pdf
http://bbs.gxsd.com.cn/viewthread.php?tid=64574
张闻玉:古代天文历法论集(贵州人民出版社 1995),PDF
http://bbs.gxsd.com.cn/viewthread.php?tid=61170


国学论坛 -- 天文历算与地理方志 

《周厉王三十三年至考王十三年经朔历谱》(先秦两汉历法研究之三 天文历算与地理方志 
http://bbs.guoxue.com/viewthread.php?tid=257044
 
周厉王三十三年至考王十三年经朔历谱(先秦历法研讨之三十) 天文历算与地理方志 
http://bbs.guoxue.com/viewthread.php?tid=256557
 
周厉王三十三年至考王十三年经朔历谱(先秦历法研讨之廿九)
http://bbs.guoxue.com/viewthread.php?tid=255838

通鉴汉纪朔闰勘误(残稿)
http://bbs.guoxue.com/viewthread.php?tid=50756

BC1567—BC428年经朔表(先秦两汉历法研讨之廿六)
http://bbs.guoxue.com/viewthread.php?tid=239661

先秦历法研讨
http://bbs.guoxue.com/


古代天文历法论集
http://ishare.iask.sina.com.cn/cgi-bin/fileid.cgi?fileid=4368851
常玉芝:殷商历法研究
http://ishare.iask.sina.com.cn/cgi-bin/fileid.cgi?fileid=3823761
中国古代的天文与历法
http://ishare.iask.sina.com.cn/cgi-bin/fileid.cgi?fileid=3794193


支持(0中立(0反对(0单帖管理 | 引用 | 回复 回到顶部
总数 31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返回版面帖子列表

求:中国古代农历算法








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