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去年3月曾提到,中国经济将进入滞胀期,经济景气度将逐月下滑;5月则提醒:“全社会高利贷”现象已开始蔓延,银行业“体系内存款大战”,体系外“高利贷泛滥”必将导致银行业巨大的道德风险,以及社会上多角债断裂,最后是经济长期萧条,到处是烂尾楼和半拉子工程,企业亏损面扩大,银行业大量坏账出现。这个周期的末尾是,高利贷市场歇火,经济的景气度也没有了。而目前阶段,应该就是这个阶段。
不幸的是,受宏观调控影响最大的不是房地产业,而是实体经济中最大的过剩产业——钢铁业,未来一定会影响到至今表面上还好看的银行业。时下,银行内流传出这样的顺口溜:“防盗防抢防钢贸”,折射出社会上的金融乱象以及银行业内的高度恐慌。
所谓“防盗防抢”,并非针对社会上游荡的犯罪集团,而是针对银行业内的道德风险——即内盗。近期,暴露出一些银行行长携款潜逃的恶性案件。如此前农业银行江阴市下属的一个支行行长;影响较恶劣的,是近日爆出的中国银行辽宁盘锦市兴隆大街支行行长李军转走储户1000万元存款,据说李军已被刑拘。而李军的一名同伙在笔录中承认,他同李军共挪用3097万元。显然,银行业的内盗比社会上的抢劫盗窃集团更凶。而银行业内为何会有这样多的恶性案件,绝大多数都与去年频发的高利贷和非法揽储相关,同时也与“钢贸商”所谓的金融创新贷款相关。
国家实行宏观调控政策以来,很多人都以为最先倒下的一定是房地产商,很少有人会想到钢贸商比房地产商更惨,未来银行业比房地产商更惨。
今年3月,笔者在南京曾对钢贸商提到,在经济景气度越来越差的大周期,如何保存实力,并特别强调,不能丧失信心。没想到,笔者离开后不久,南京就传出一女钢贸商王某自杀的消息;而在此前,已有很多有关钢贸商跑路的消息传出。可以说,当前阶段,处在宏观调控风口浪尖上的不是房地产商,而是钢贸商。
为什么钢贸商会成为宏观调控打击下的最大“受害者”?与银行业信贷紧缩相关,更与全社会高利贷盛行及金融乱象相关。
其实,从2010年二季度开始,银行业已对房地产商收紧贷款,但为什么房地产商没有倒下?源于大量社会资金体外循环,源于房地产商有经验,早就开始忙销售积累资金,同时利用房地产抵押借入高利贷。从宏观调控的结果看,房地产商虽然也吃紧,但资金链相对很多实体经济企业更宽松。而当银行业不能针对房产和地产进行抵押贷款后,针对钢贸商的贷款却一时火爆,虽然钢贸行业自去年下半年开始也进入低迷期,但钢贸商的存货却导致了所谓的金融创新——仓单抵押贷款。据统计,这一类贷款在2011年达到五万亿左右,仅次于房地产抵押贷款规模。
人口老龄化的原因 http://chaoshi.pingan.com/zixun/article/26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