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农历论坛休闲娱乐区灌水乐园 → 团队管理并非是神秘的事情?


  共有3330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

主题:团队管理并非是神秘的事情?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fyjfyjgyk
  1楼 个性首页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新手上路 帖子:25 积分:510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14/5/4 16:28:00
团队管理并非是神秘的事情?  发帖心情 Post By:2014/5/26 16:08:00

说起团队管理,我想但凡超过一个人的团队,都会面临这个问题。团队规模小,个体能力强,依靠个人能力就能维

持住团队;而如果团队规模较大,一般就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来建立良好的团队协作体系,依靠文化和制度建立团

队的执行力。从微软到Google再到Facebook,概莫能外。

当然,规模与团队管理的方式并不能简单地划等号,巨大如Google这样的公司,仍然在良好的工程师文化的基础之

上,保持了相对宽松和灵活的团队管理体系。

团队管理www.liudu.com并非是什么神秘和高端的事情,采用什么样的团队管理方式,既与组织的目标和文化根基

相关(说白了就是公司的创始人和早期员工),也和当下的环境(包括行业环境与公司内部环境)相关。随着一波

一波的组织兴起,一阵一阵的环境变化,团队管理领域的新名词也如长江后浪推前浪般层出不穷。在2013年的舞台

上,全端工程师、自组织团队、新兵训练营等名词闪闪发光。

有句老话说:“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这话放在团队管理领域显然极为适合。纵观技术团队的氛围,从软件领域

史前时代单兵作战的黑客群体,到重量级软件工程束缚下的“开发资源”,再到轻量级软件工程对个体能力的重视

,团队管理的方式明显在“注重个体”与“注重流程”之间走了一个轮回。显然,采用什么样的团队管理方式无非

是“现阶段能够最大化收益的做法”与“团队成员期望”之间的博弈结果。

幸好,这种博弈不必是零和博弈,而可以是一种协作博弈。敏捷方法把软件开发看作团队的“合作博弈”,尝试在

软件开发效率、客户满意度和工程师的满意度之间找到新的平衡。过去若干年敏捷思潮在软件领域迅速地攻城掠地

,一方面固然是由于这种方式能够提升效率,满足了客户和公司业务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敏捷方法较好

地平衡了团队与开发个体的需要。

不管怎么说,软件行业发展到了现在,软件从最初的个体手工制作进入需要某种规模的协作时代,软件从业人员快

速增长,软件开发工具正在逐渐降低开发的门槛,各种软件开发方法与实践层出不穷,这些都使得软件行业中的团

队管理方式愈发丰富。在当下,恐怕我们已很难用某种特定的模式或者架构来描述软件领域的技术团队管理趋势,

反而活跃在2013年技术团队管理舞台上的新名词,或许能够给我们打开一扇窗,让我们能够透过这些名词窥视到技

术团队管理领域的大潮。

支持(0中立(0反对(0单帖管理 | 引用 | 回复 回到顶部

返回版面帖子列表

团队管理并非是神秘的事情?








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