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103年规律是否存在
有盲派资料提到,103年里,立春的干支和交节时间基本重合。现以许剑伟的寿星万年为基础,分析103年的立春资料。
公元 立春时间 立春日干支
664 14:00:48 戊申
767 14:00:45 戊申
870 14:02:05 戊申
973 14:04:55 戊申
1076 14:09:00 戊申
1179 14:11:00 戊申
1282 14:01:35 戊申
1385 14:15:36 戊申
1488 14:02:56 戊申
1591 14:05:51 戊申
1694 13:56:49 戊申
1797 14:11:25 戊申
1900 13:51:31 戊申
2003 14:05:20 戊申
2106 13:58:12 戊申
2209 13:53:41 戊申
从上表可以看出,从公元664年到2209年,共14个回归年计历年1442年时段里,立春日干支总是相同(非每年),立春的交节时间从14:00:48,降为13:53:41,下降了7分钟,平均每个回归单位下降30秒。也就是说1442年中,立春交节的时间是逐步提前的,每103年后退30秒左右。由于寿星万年历考虑了天体的摄动因素,某些年份的立春交节时间有些出入。但这不影响我们研究规律。寿星万年历,664年以前,和2209年以后的数据波动超越了上表所显示的规律,有些阶段,甚至形成激烈的波动,个人认为那是由于推算时间过长,算法方面不够完善造成的,暂不做分析。
既然知道了103年立春干支是可预知的,并且知道立春交节时间基本在30秒左右的差距,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确认,只要知道103年里每年的立春,就可以推演其他任何年的立春呢?
此外,经过统计,其他每个节气的交节时间,也和立春一样有着103年规律。
每三十三年,六十六年,九十九年,也有着规律,其交节时间的间隔也是非常近似的。
四年,八年,十二年,也有着可循的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