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都爱吃糖,不只为着甜甜的滋味,也为那花花绿绿的糖纸。透过五彩缤纷的糖纸,看到赤橙黄绿的世界,能让他们乐上大半天。
糖纸虽小,却是孩子们观察世界的窗口。其实,孩子们不相信眼睛,他们是用心去看世界的,世界对他们来说是一个童话,一个幻想的天堂,而糖纸便是这天堂的入口,是幻想的保护膜。
孩子们开始步入青春期了,注视世界的眼光中添了些青涩,多了份理智,可从童年带来的那张糖纸,尽管失却了往日的魔幻色彩,却谁也舍不得扔,因为这是他们童年的梦。于是,他们寻找偶像,疯狂追星,不管政治的、娱乐的、军事的、男人或女人、老师或路人,只要和自己的糖纸颜色相近就行。
终有一天,他们会发现,糖纸下的偶像竟那么的干瘦、软弱,远没有自己的糖纸漂亮。微风轻拂,偶像随风而逝,甚至连同那糖纸。于是,仿佛天崩地裂,绝望降临。丢失了糖纸的孩子--成熟了。
我们都曾有过自己的那张糖纸,张张形状不同,可本质如一。它是人类童年对生命原朴的本真追求,是对时间与存在的终极追问,是埋藏在全人类心底的理想。这原朴的精神,只有同样原朴的孩子才最能体会。
丢掉糖纸,人成长了,犹如蝉蜕。可人类的理想能够这样失去吗?
其实,孩子们个个都有两张糖纸,一张在手上,一张在心里,手因心而美。我们丢掉手上的糖纸,也就丢掉了自己的不成熟,而心中的糖纸将更加美丽,只要你留住它。
对于每一个人而言,手中的糖纸可以丢弃,心中的糖纸永不能忘。
你心中的那张糖纸,还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