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中华农历论坛 (http://bbs.nongli.net/index.asp) -- 民俗民风 (http://bbs.nongli.net/list.asp?boardid=4) ---- [原创]杂技名门街头乞讨(多图) (http://bbs.nongli.net/dispbbs.asp?boardid=4&id=6208) |
-- 作者:shangli -- 发布时间:2007/3/23 19:02:00 -- [原创]杂技名门街头乞讨(多图) 笔者按:近几年来,随着时代经济发展,个人状况的改变,许多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为了更好的传播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唤醒人们对传统文化沉睡的意识,偶决定每天播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要闻十条,并每天进行相关的名词解释,进行文化遗产扫盲,同时传递给读者,也希望大家能支持!如果有广告行为,希望管理者能够多多谅解! 每天关注!2007.03.23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要闻! 1、民间文化危机:杂技名门街头乞讨(多图) 2、海南民间手工技艺面临失传危机(组图) 3、洋蛇灯:中华一绝 包公故里工艺奇葩(图) 4、青海戏种 五彩缤纷 地方戏何日花更香 5、南京仅剩6位风筝老艺人 至今没有传人 6、灵动的生命 访风筝工艺大师陈兆吉(图)
7、临夏砖雕工艺:精美生动 神韵十足(多图) 8、传承和复兴:拯救濒危地方戏“二人台” 9、广州灰塑积淀500年 角逐非物质文化遗产 (组图) 10、申端锋:民俗的式微与乡村文化的重建 蘸水面何年何月何人创始,史料未曾记载,尚无从考证。但蘸水面确实是多年来杨凌、武功一带人最爱吃的面食。夏季,它汤汁可以放凉,新鲜蔬菜、多样佐料相随,是上好的防暑降温食品;冬季,它汤汁可以加热,鸡蛋、辣子油、姜蒜、蔬菜敷上,又是驱寒保暖的美味佳肴。老年人爱吃,小孩也喜欢吃;小伙子端起大碗只吃不够,女士细嚼慢咽越吃越有味,越嚼越上瘾。吃后辣子把嘴染红一圈,唏溜唏溜地还说:“香,香,香!美,美,美!” 西北人爱吃的面食各有特色,但杨凌蘸水面概括起来只有20个字:“面白薄筋光,汤汪蒜辣香,汤面分盆装,越嚼越觉香。” “面白薄筋光”是对面的要求,蘸水面用的是上好的麦面,小偃六号麦面最为优秀。要达到薄筋光,和面揉面最为重要,因为再好的小伙子也难过揉面这一关。一天到晚揉面,胳膊肿胀是很正常的,这个活太费劲了。然后是在油渍渍的铁皮案上拌面,越拌越长,越拌越薄,越拌越筋,越拌越光。 “汤汪蒜辣香”,这就是说熬制的鲜汤要菜油多,汤内突出的就是油泼的生姜大蒜泥和油泼鲜红辣子,再加上鲜醋和炒熟的西红柿鸡蛋花。即使不吃面,就是品尝一口汤,也顿觉神清气爽,食欲大增,香味满腹。 “汤面分盆装,越嚼越觉香”,因为蘸水面汤和面分开盛,吃时把面用筷子拉到汤碗内,然后再入口,这样始终保持汤味浓郁,先后如一,要吃的面可多可少。因为汤内由可口的开胃佐料,即蒜泥、油泼辣子、粮食醋和鲜菜。 2002年10月15日,中央电视台《走进西部》栏目组来杨凌拍摄长达110分钟的《走进神农故里》专题电视片,还专程拍摄了蘸水面的整个制作过程,摄制组人员当场品尝蘸水面,赞不绝口。 前几年,杨凌有位司机去外省出差,一位当地老乡知道他是来自杨凌的,惊奇地问:“你是不是卖蘸水面的那个杨凌?”司机大笑:“蘸水面比杨凌的名气还大”。 “杨凌蘸水面”是关中饮食百花园中一朵绚丽奇葩,越来越受到更多人的品尝与夸赞。愿她香飘三秦,四海为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