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中华农历论坛 (http://bbs.nongli.net/index.asp) -- 历法知识 (http://bbs.nongli.net/list.asp?boardid=2) ---- 干支纪日应该是远古历法的残留 (http://bbs.nongli.net/dispbbs.asp?boardid=2&id=58557) |
||||||||||||||||||||||||||||||||||||
-- 作者:txwdx -- 发布时间:2012/8/19 11:47:00 -- 干支纪日应该是远古历法的残留 彝族太阳历,据说是一年十个月,每个月三十六天,从寅虎到丑牛轮三圈纪一月。 而后来的历法是每月约三十天。 由此推测,远古时代可能有两个比较大的部落联盟。 一个部落联盟比较靠内陆,以农牧为主,采用十月太阳历。以地支纪日,三轮纪一个月。 一个部落联盟比较靠海边,以渔猎为主,采用太阴历。以天干纪日,三轮纪一个月。 到后来,林子大了。历法开始转到农牧、渔猎兼顾,于是就把两个弄到一起。就成了天干地支。 可能到后来月权上升,十月太阳历逐渐被淡忘,人们渐渐忘记了一年还有那么几天不排地支。于是干支就变成了流水账。 |
||||||||||||||||||||||||||||||||||||
-- 作者:浪-淘-沙 -- 发布时间:2012/8/19 21:21:00 -- 你推测的部分,不知与事实有几分相符?
十月历,确实是有的。 但我还是不明白为何他们把一年分成十个月,一个月36天? 这个“月”以什么天象来分界?
古代人编历法,通常还是以天象为基础的。 那有什么天象会大约经36天而循环一次? |
||||||||||||||||||||||||||||||||||||
-- 作者:皇皇者華 -- 发布时间:2012/8/20 11:36:00 -- 提醒一點:「干支」上古稱「日辰」。 |
||||||||||||||||||||||||||||||||||||
-- 作者:txwdx -- 发布时间:2012/8/21 20:06:00 -- 与事实有几分相符,就不知道了。 至于这个36天的周期,称之为“月”,只不过是套用“月”。 人们最初编历的时候,说不准先根据冬至拿到一年三百六十多天,然后再分下去,也说不准。 大火星周期?? |
||||||||||||||||||||||||||||||||||||
-- 作者:浪-淘-沙 -- 发布时间:2012/8/22 8:43:00 -- 以下是引用txwdx在2012-8-21 20:06:00的发言:
与事实有几分相符,就不知道了。 至于这个36天的周期,称之为“月”,只不过是套用“月”。 人们最初编历的时候,说不准先根据冬至拿到一年三百六十多天,然后再分下去,也说不准。 大火星周期?? 你说的大火星是指五行中的“火星”(荧惑)?还是“心宿二”(古人称它为大火)? 如果是火星,它与地球的会合周期约780天,似乎与36这个数字无关。
如果是心宿二,它只是一个普通的恒星,也与36这个数字不相关啊。
如果你说是因为一年(二个冬至之间的日期)360天,把它十等分,就成了“十月历”,似乎还说得通。发明“十月历”的古代人是如何想的,我还是搞不明白。 |
||||||||||||||||||||||||||||||||||||
-- 作者:txwdx -- 发布时间:2012/8/22 19:40:00 -- 冬至、夏至应该是很早就知道的。 然后,人们可能认为冬至夏至间的182/183天,时间太长,于是就分成五份(手有五个指头,分成五份比较自然) 但分不尽,加之冬至日、夏至日可能没办法测得那么准确,可能会上下浮动。 于是就数够五节,然后就开始观测是不是到了至日。 最后就成了下面的模式
过了“冬至”,就开始新的半年;过了“夏至”,就开始新的半年。 端午节,说不准就是上半年的最后一日。 |
||||||||||||||||||||||||||||||||||||
-- 作者:txwdx -- 发布时间:2012/8/22 22:39:00 -- 路径一: 1)冬至、夏至的发现,十月太阳历,冬至为年之终,夏至为半年之终,冬至夏至前置闰日。 2)春分秋分的发现,十二月太阳历,春分、夏至、秋分、冬至为四季之终,分至前闰日。 3)(吸收阴历成分),月的发现,置闰阴阳历(秦历),冬至月为年之终,冬至月前置闰月。 路径二: 1)月的发现,太阴历,朔日月始。 2)时令的发现,划分年份。春正月。十二或十三个月为一年。 3)(吸收太阳历成分),分至的发现,开始置闰,分至之前置闰月(西周)。 4)感觉麻烦,将闰月置于年末,并出现分流(战国时期) 4a)维持“春正月”的传统,夏历寅正 4b)路径一的岔道介入,维持“冬至年终”的传统,殷历丑正 4c)路径一的岔道介入,维持“冬至前置闰”的传统,周历子正 路径一、路径二合流: 1)年岁分离,春正月、冬至月为岁之终、冬至月前置闰,(秦始皇)颛顼历 2)廿四节气的确立,春正月,冬至月为岁之终,无中气月置闰,太初历。农历体系基本成型。 3)定朔制度的确立,戊寅历 4)定气制度的确立,时宪历 5)西化,放弃阴阳历的主体地位,1912 目前面临的问题 置闰难题,春正月和冬至月岁终之间的矛盾(1645年后的400年间,有5处问题点,康熙38/39年、道光12/13年、咸丰1/2年、1984/1985年、2033/2034年,前三个有无争议不得而知,但1984/1985年和2033/2034年争论挺多的)。 解决思路 放弃冬至岁终的传统,维持春正月的传统,采用以下规则 1、以立春日之后(不含)的第一个满月为正月望(参照ISO8601“ 以1月4日所在的那个星期为当年的第一个星期”)。 2、有13个月的年份为闰年,该年内第一个无中气月为闰月。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8-23 18:49:01编辑过] |
||||||||||||||||||||||||||||||||||||
-- 作者:浪-淘-沙 -- 发布时间:2012/8/23 8:02:00 -- 在计算机时代,历算起点选冬至与选立春,没有难度上的区别。
选了立春为历算起点,是否就可以避免“跨年置闰”问题? 我没有验证过,但凭感觉,问题是照样存在的。 因为农历的年度与公历的年度,总是有一个月左右的偏差。即使把历算起点改了,也不能保证以后不存在跨年的闰月。等我有空时,找几个特例出来。 |
||||||||||||||||||||||||||||||||||||
-- 作者:浪-淘-沙 -- 发布时间:2012/8/23 8:08:00 -- 还有,你用“望”为年首的起算点,可能问题会更大。 通常是以“朔”为年首的起算点。
农历本来就是照顾二个天象:冬至、朔,已经造成规律性不强。 如果再把望也加进来,不知编算出来的历法,会有多大的优点。
|
||||||||||||||||||||||||||||||||||||
-- 作者:txwdx -- 发布时间:2012/8/23 18:15:00 -- 以下是引用浪-淘-沙在2012-8-23 8:08:00的发言: “望”只是表述方便,说白了就是立春月较多的部分在立春前归前一年,在后归后一年。还有,你用“望”为年首的起算点,可能问题会更大。 通常是以“朔”为年首的起算点。
农历本来就是照顾二个天象:冬至、朔,已经造成规律性不强。 如果再把望也加进来,不知编算出来的历法,会有多大的优点。
理论年,立春至立春 实际年,将立春月划入其所占比例较大的理论年中。 思路相当简洁。 如果你觉得看着“望”别扭,也可以改成“大寒后的第一个朔日为年首”。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8-23 19:18:54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