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中华农历论坛 (http://bbs.nongli.net/index.asp) -- 历法知识 (http://bbs.nongli.net/list.asp?boardid=2) ---- [转帖]“寡妇年”恐慌是否定传统历法的恶果。 (http://bbs.nongli.net/dispbbs.asp?boardid=2&id=3241) |
|
-- 作者:春光 -- 发布时间:2006/4/25 9:22:00 -- [转帖]“寡妇年”恐慌是否定传统历法的恶果。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5-5 9:39:04编辑过]
|
|
-- 作者:春光 -- 发布时间:2006/4/25 9:25:00 -- 本人赞同其中的一部分观点 并希望加强对中国传统农历的保护和传承 |
|
-- 作者:历改委西电 -- 发布时间:2006/5/5 8:17:00 -- 春光版主先生转载直言了的造谣文章令人遗憾 春光版主先生: 您转载直言了的此篇文章,不知您是同意其中的哪些观点?在今贵网倡议"八荣八耻"之际,转载此种造谣和谩骂式的文章令人遗憾! 直言了的此文贴于去年初的网骂高潮时期,参见曾一平、曹培亨和我的当时载文:G-12抢婚避婚皆荒唐,迷信“农历”是科盲!J-5曹培亨:春节科学定日,闭眼乱骂不太好!J-7曾一平:图腾不能救中国,春节也不是中国的图腾,G-11改革历法是反邪教的一种治本举措(6月5日在陕西省反邪教理论研讨会上的发言)。 直言了在此文章中一再地造谣,说我们研究“我国历法改革的现实任务”是污蔑传统历法是“迷信”,而其根据即指G-11,此文早已在贵坛载出,请版主仔细查阅此文,是否其中有说传统历法是“迷信”?欢迎指教。 直言了在此文中还造谣说,“当前波及全国的无春年是“寡妇年”和不利婚姻的心理恐慌,根本不是“专家”们说的来自中国传统历法,而恰恰相反,是来自否定传统历法。”,这更是无稽之谈。曹培亨的文章G-12发表于2004年12月29日,南京新华报业网记者韩红林的文章(“寡妇年”不宜结婚?)发表于2005年1月5日,都是在南京多报报道“春节科学定日”(2005年1月11日)之前,参见近日曹培亨同志的新文:M-16“怪事”连篇翻旧事——纪念“历战”一周年。 至于直言了指责不懂历法和不会科普,就更是可笑。太原科技大学原院长曾一平教授曾经与他在网上展开辩论,至今仍在网上宣传历法科普知识,参见人民网强国社区的“深入讨论区”(笔名为“自然历法”)。我们与直言了先生的不同之处,是辩论决不能依靠造谣和谩骂!而是依靠科学真理。我们的150篇文章载于《网络文集》,欢迎对比检验荣耻观。
|
|
-- 作者:春光 -- 发布时间:2006/5/5 10:16:00 -- 尊敬的章前辈: 真是对不起,我转此贴的目的是破除迷信,而不是针对您,我现在把带有漫骂性质的言辞删除了。 我从天文学的角度不赞同他说的如“阳历有月”的说法 我认为太阳历的“月”是汉语的借称, 它只是“年”的分段没有明显的天文意义, 它更应称为“宫”才是。 太阳历无“月”(朔望月), 太阴历无“年”( 回归年), 而阴阳合历却即有“朔望月”又有“回归年”。 我赞同的是实行的阳历和阴历的双轨结合制而不是太阳历的单轨制, 这是因为离地球最近的天体是月球, 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是太阳, 除了太阳对人的影响最大外就是月球了, 但它对人的影响不象太阳那么显性而是隐性的, 因此不能忽略月球的重要性。 另外我国的传统历法也不是单纯的阴阳历 ,而是包含有定二十四节气和定七十二候及十二干支节历(类似沈括所说的十二气历)的特殊的太阳历和特殊的阴阳历混合统一历法 ,而且是现今世界上仅存的几部天文年历性质的民用历法之一 ,有很强的科学性和实用了及其它性质 。它和中华民族的历史息息相关所以它只能完善不能把其中的阴历成分剔除, 否则就会伤害中华民族的感情的。 中华民族传统历法的岁首---“年”——春节是“阴阳年” ,另外传统历法中还有几个重要的带有回归年性质的时间即定立春时刻(不是定立春日)和定冬至,还有其他少数民族规定的“年”等。 另外,破除迷信靠的是科学教育的发展,不是废除我们的优秀传统天文年历性质的历法-----紫金历法。 |
|
-- 作者:历改委西电 -- 发布时间:2006/5/7 10:07:00 -- 春光版主: 欣见您已删除直言了文章中的谩骂词句,使讨论历法改革问题回复到理性和德性,对于如此复杂的问题存在分歧观点不足为怪,通过正常的研讨是可以减少分歧增加共识的,然而在学术研讨中靠造谣和谩骂是不允许的,它只能表明缺乏理性和德性。 我们研究“我国历法改革的现实任务”,赞同陈元方的改历主张“走太阳历之路,创制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农历”,欢迎大家提出科学简明的新历方案。在已提出的多个新历方案中,都在短期年历表中设有朔望月规律,并已考虑了我国的传统民俗节日,或移植于阳历或依阴历(与月相有关的节日)。本会并未提出废除夏历,有些民俗学者把历改研究与民俗节日对立起来,这是主观偏见,天文学者是很少有这种偏见的。您认为我们是忽略月球的重要性,剔除夏历中的阴历成分,这不符合事实,欢迎您拿出证据加以评论。提出新历方案者20人都是以我国传统的24节气为纲,其中仅有最初两人未对此明确。本会的观点十分明确,“日心说”问世已近400年了,“地心说”时代的“阴历主政,阳历(24节气)附属”,应该改革为当代的“新阳历(以24节气为纲,而不是西历格里历或您称呼的紫金历)主政,阴历附属”。您说夏历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又说紫金历法是优秀传统天文年历,希望列出评比指标加以详细的论述,十年前我已列出三种历法(公历、夏历、新阳历)的性能指标对比表(《网络文集》D-1),不作详细的性能对比怎能得出正确的结论。我国传统夏历在古代是先进的,尤其是它粗疏调和了阴阳两历,然而这种置闰月法早已陈旧了,沈括早有论述“气朔交争,岁年错乱,四时失位,算数繁猥”。请问不改革这种置闰月编历法则,能够消除旧历的这些缺点吗?您提出要完善夏历是令人赞赏的,欢迎您提出具体的新历方案来。我们希望贵坛坚持科学发展观,分清传统历法中的精华和糟粕,在宣传科学和破除迷信、创新我国历法文明方面作出贡献。 陕西省老科协历改委 章潜五 2006-05-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