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浪-淘-沙
-- 发布时间:2009/7/15 17:14:00
-- [讨论]关于“梅”“伏”等杂节气的推算起始日的疑问
农历中有好多杂节气。
比如“梅”(霉),“伏”等。
杂节气的推算,与“干支”有关。
入梅:芒种后丙日;
出梅:小暑后未日。
初伏(头伏):夏至后第三个庚日;
二伏:夏至后第四个庚日;
三伏(末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
这里,出现异义的是“节气”当日要不要计算在内?
我查了一下浙江出版的历书,不同时代用的计算方法是不同的。不知该采信哪个说法?
1972年8月7日,是立秋节气,干支为庚午日。
浙江人民出版社编的《一九七二年历书》,末伏标注在8月7日(庚午日)这一天。
寿星万年历标在8月17日(庚辰日)。
1979年6月22日,是夏至节气,干支为庚申日。
浙江人民出版社编的《1979年历书》,初伏标注在7月12日(庚辰日)这一天。
寿星万年历标在7月22日(庚寅日)。
1981年6月21日,是夏至节气,干支为庚午日。
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编的《1981年历书》,初伏标注在7月11日(庚寅日)这一天。
寿星万年历标在7月21日(庚子日)。
1987年6月6日,是芒种节气,干支为丙戌日。
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编的《一九八七年(丁卯年)历书》,入梅标注在6月6日(丙戌日)这一天。
寿星万年历标在6月16日(丙申日)。
以上是寿星与浙江的历书不同之处。
*************************************************
2000年6月21日,是夏至节气,干支为庚戌日。
浙江人民出版社编的《2000年新历书》,初伏标注在7月21日(庚辰日)这一天。
寿星万年历也是标在7月21日(庚辰日)。
这一年二者是相同的。
浙江的历书从2000年开始改版了,杂节气的推算起始日也改了。不知哪一种推算方法更合理?
*****************************************************
原本我有紫金山天文台编《十年袖珍月历》,可惜目前找不到了,应当没丢失,以后找出来再核对一下。
图书馆内的藏书《十年袖珍月历》也暂时借不到,不知是什么原因。否则今天就可以作出定论了。
我是相信紫台的推算结果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7-20 22:16:13编辑过]
|